閱讀69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提出的簡單易行的股票投資策略

股神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是股票投資界的大師,對於投資的風險與回報,他有一個不同於我們普遍認知的觀點:

他認為:投資者能夠指望的回報,在一定程度上是與其承擔的風險成正比的——這一原則並不合理。

而實際上投資者的目標收益率,更多的是由他們樂於且能夠為其投資付出的智慧所決定的:

圖省事且注重安全性的消極投資者,理應得到最低的報酬。

那些精明且富有經驗的投資者,由於他們付出了最大的智慧和技能,則理應得到最大的回報。

這個論述或許過於強調了投資者的主觀因素,不過還是有一些道理的。

因為付出不單單是時間成本,資金的使用成本,當然還包括腦力智力的投入。

而對於不願過多投入時間和腦力的投資者,格雷厄姆也給出了一個非常棒的投資法則:

首先格雷厄姆認為,投資者的投資品種選項中一定要包括一定份額的股票資產和債券資產,兩者缺一不可。

投資股票的資金不能少於25%,且不得高於75%。 與此相應,債券投資的比例則應在75%和25%之間。

一般來講,兩種主要投資標的之間的標準分配比例應是各占50%。

如果持續的熊市導致了“低廉交易價格”的出現,那麼這就是一個增加股票比重的合理理由。可以將股票投資的比重增加至不超過75%

反之,投資者認為市場價格已經上升到危險高度時,則應將股票投資的比例降至50%以下,但不要低於25%。

格雷厄姆解釋說,這個策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它與過度看漲牛市或過度看跌熊市這一人類的本性相抵觸。

而如果投資者覺得自己無法把握好股市牛熊,也可以僅僅是使用股票和債券各占50%的簡單平衡策略:

首先,投資者在其實際操作中保持對債券和股票的均等投資。

如股票上漲導致股票投資的比例提高到55%,就賣出1/11的股票,並將該筆資金買入債券,以恢複兩者之間的均衡。

相反,如果持股比例僅為資金總額的45%,就應當賣出1/11的債券,將其轉為股票投資。

堅持這樣做,會讓投資者感覺到,自己至少是在對市場變化作出某種反應。

並且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投資者在市場日益走高直至危險的程度時,仍不斷加大自己的股票投資。

這種股債55平衡的資金分配法則,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投資策略,它不一定會取得最優的結果。

這種策略並不複雜,難點在於,接受它並堅持下去,而不在乎其結果可能會證明這種策略過於保守。

最後更新:2017-10-21 19:13:09

  上一篇:go 邢台沒買房的恭喜了!馬雲正式出手,樓市傳來3大消息
  下一篇:go 不是香奈兒就是歐米茄 劉詩詩真的特別愛戴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