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下的智慧停車 讓智能化找到車位
近年來,國家政策明確提出大力推動智慧停車係統、自動識別車牌等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智慧停車是指將無線通信技術、移動終端技術、GPS定位技術、GIS技術等綜合應用於城市停車位的采集、管理、查詢、預訂與導航服務,實現停車位資源的實時更新、查詢、預訂與導航服務一體化,使停車位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停車場利潤最大化和車主停車服務最優化。
智慧停車
智慧停車的目的是讓車主更方便地找到車位,包含線下、線上兩方麵的智慧。”申奧表示,線上智慧化體現為車主用手機APP、微信支付寶,獲取指定地點的停車場、車位空餘信息、收費標準、是否可預訂、是否有充電、共享等服務,並實現預先支付、線上結賬功能。
簡單來說,智慧停車的“智慧”就體現在:“智能找車位+自動繳停車費”。服務於車主的日常停車、錯時停車、車位租賃、汽車後市場服務、反向尋車、停車位導航。
我們可以將智慧停車劃分為城市級、場庫級和車位級來闡釋。他說,在城市級,停車設備數據通過物聯網方式上傳到城市平台,政府的城市級雲平台與停車企業的雲平台進行線上對接,獲得停車場地數據,形成全城停車場“一張網”格局,提供線上公益性服務,便於大眾查到停車位,還可以解決部分停車用戶的“逃單”問題。
今年興起的NB-IoT技術和LoRa技術就是城市級的智慧停車所應用的技術。NB-IoT技術利用窄帶通信的功耗低、覆蓋廣、密度高優勢,使停車設備直接聯網,地磁、地鎖、充電樁、道閘可以把信息源源不斷傳輸到網絡平台,這項技術目前由華為聯合多家通信運營商在研發及推廣。LoRa技術則在近年形成了行業規範和共同平台,可以使小區聯網組成大網絡。
場庫級應用場景包括停車場、停車庫、路側停車等。最主要技術是車牌識別技術和不停車電子收費(ETC)技術。利用攝像頭拍攝車牌或ETC以準確識別車輛身份,記錄車輛進出場時間以準確收費,使車輛快速通過,無需停車進行人工記錄。值得一提的是,ETC技術是智慧停車道閘領域近年獲得迅速發展的重要技術。不過,近年明星級的“垂直循環型”立體停車庫,核心技術仍是一種機械技術,智慧化控製仍采用傳統PLC控製。
停車位級別有三種技術,視頻樁技術、地磁技術和智能車位鎖技術。視頻樁技術,即視頻識別技術。地磁技術利用無線傳感器技術,通過識別大地磁場,一旦感應有車輛駛入,便開始計費。第三種是智能車位鎖技術,通過藍牙技術控製車鎖的升降,車鎖升起,車輛無法進入停車位,車鎖降下,對應車輛駛入。
智慧停車(www.leadtorch.com)讓停車人更好地停入車位。快速通行,避免過去停車場靠人管,收費不透明,進出停車場耗時較大的問題。可以提供特殊停車位,比如寬大車型停車位、新手司機停車位、充電樁停車位等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升級服務。
最後更新:2017-11-02 11: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