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5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與郭嘉同生一個時代,孰強孰弱已有定論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確是事實,但並不是說諸葛亮怕郭嘉。正所謂“知天易,逆天難”,諸葛亮有信心與郭嘉一爭長短,但他卻鬥不過郭嘉身後的天下大勢。為什麼這麼說呢?答案源於三國時期“三大戰役”的第二戰——赤壁之戰。

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諸葛亮於南陽,我們來看看當時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戰略是怎麼說的:第一,曹操“此誠不可與爭鋒”;第二,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在此情形之下,劉備若想有所作為,天下也隻剩下荊州與益州兩處可以爭鋒。

於是“隆中對”確定了劉備的戰略方針:跨有荊益、外結孫權,待天下有變時兵分兩路,一路自荊州背上,另一路出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裏有一個關鍵前提,那就是曹操不能贏得赤壁之戰。如果在赤壁之戰中曹操直下荊州,便可順勢消滅孫權,天下便會迅速統一,也便不會有“三國”之說。第二步,如果曹操敗於赤壁,劉備要搶在孫權之前占據荊州,否則天下會成南北對峙之勢,也便不會分成“三國”。

最終曹操敗於赤壁,諸葛亮在戰後成功地促成了孫權聯盟,使孫權“借”南郡給劉備,為之後的三足鼎立打下了基礎。但是,如果曹操打贏了赤壁之戰呢?諸葛亮縱有通天的才華,也不能逆轉大勢——因為曹操若敗,孫權是可以通過“人謀”來爭取的,諸葛亮有這個能力說服孫權接受孫劉聯盟;但若曹操獲勝,天下一統便成天數,這便不是通過“人謀”可以逆轉的了。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周瑜魯肅,其戰略的實現都必須建立在曹操敗於赤壁的基礎之上。

那麼問題出來了,如果赤壁之戰爆發時郭嘉未死,曹操還會失敗嗎?很難說。以郭嘉在討伐呂布、袁紹、烏桓等軍事行動的表現來看,其軍事才能至少不亞於諸葛亮、周瑜魯肅;而其麾下的將士卻多於後者數倍。相同情況,郭嘉敗的可能性很小。而如果赤壁之戰的贏家是曹操與郭嘉,那諸葛亮萬事皆休,根本沒有青史留名的機會,漢朝也可能很快就變成魏朝了。

時勢造英雄。郭嘉與諸葛亮都是三國時期一等一的謀士。如果當時與曹操一見如故的是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遇到的是郭嘉,就可能會變成“臥龍不死,郭嘉不出”了。

最後更新:2017-10-08 22:42:02

  上一篇:go 諸葛亮新皮膚黑板新彩蛋,甄姬祝貂蟬中秋快樂!
  下一篇:go 全省語言文字管理幹部研討班長沙開班 汪涵受聘語言文字工作者協會名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