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張頤武:鹿晗現象的背後,有本土大眾文化崛起的萌芽

本文大概2400字,讀完共需3分鍾

【編者按】中國內地影視明星鹿晗近日在微博公布脫單一事,成為網上焦點。這一現象引發熱議,不少學者開始反思中國本土“小鮮肉”的影響力。北京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頤武認為,不少本土的年輕明星受到本土年輕人的喜愛其實就是好的征兆,這也是構成文化影響力的一個現實的,不可忽視的方麵。本文刊於10月11日張頤武微信公眾號。

有不少朋友對中國大眾文化和文化創意的現狀感到不滿,覺得缺少全球傳播,也沒有什麼全球或東亞有影響的明星。因此感到中國在大眾文化領域的影響力還存在很多局限。在我看來這其實也是正常的現象。現在看,其實已經有一些好的兆頭,不少本土的年輕明星受到本土年輕人的喜愛其實就是好的征兆。現在需要思考的是正視當下的狀況的同時需要在大眾文化領域中不斷努力。

文化的影響力當然有很多方麵,但大眾文化方麵的影響力其實往往對社會產生更重要和切實的作用,往往影響公眾對一國文化的認知和理解。人們認為美國文化“軟實力”很強,其高端的文化固然有作用,但其大眾文化的影響力其實是具有重要的意義的。美國的好萊塢電影、綜藝節目、流行音樂等方麵許多年的積累,眾多的偶像明星其實是其“軟實力”的重要的、不可忽視的方麵。因此,不理解大眾文化傳播的意義,不能在大眾文化領域中具有影響力,一個社會或國家的“軟實力”就有自己的局限性。這也是文化傳播的規律性的現象。在這個領域中,影視創作、綜藝節目、流行音樂等方麵的發展是重要的。其中大眾流行偶像的作用也不能輕忽,現代的消費社會,在中產化之後,青少年的文化消費力和影響力都在彰顯。他們對於偶像明星的追求,當然有其一定的負麵效應,也都引起了關切,但偶像明星所形成的認同方麵的影響,任何社會都不容小覷。如果沒有青少年喜愛的偶像明星,其實文化的傳播力就會有相當的局限。這也是構成文化影響力的一個現實的,不可忽視的方麵。

大眾文化的傳播也是有規律的,它相對於經濟的發展往往相對滯後。在大眾文化方麵的影響力,隻有在經濟實力和綜合實力的支撐之下才可能有更大的彰顯,這也是具有規律性的現象。美國其實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GDP就已經超越英國,但真正文化上影響力在全球確立要等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之後,直到二戰結束才徹底形成支配性的地位。美國當年有許多全球風靡的偶像明星,其影響力的全球傳播對美國的文化“軟實力”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至於日本經濟起飛是在六十年代,韓國經濟起飛是八十年代,但真正形成東亞的文化影響力卻有二十年左右的滯後。日本是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日本偶像和日劇才風靡。韓國是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影響力才真正起來。而且有個特點,光有綜藝節目或好劇還不行,一定要有很強的年輕偶像。這種積累的時間還是不可少的,這也可以說是一個難以逾越的規律。因為文化的傳播就是比經濟滯後些,它門檻更高,運作更複雜,需要的支撐力更多。最典型的是韓國的例子,九十年代初,日本偶像在東亞影響巨大,當年都認為韓國明星很土很不入流,都看不上。但韓國先在本土發力,到九十年代後期有了一些個別亮點,但現在似乎已經影響力遠超日本。這也是有規律的,也無需自卑。

文化產業發展需要有很多方麵,偶像的培養等其實也是一個方麵,都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積累和模仿的過程。日本經曆過對美國文化的模仿或挪用的階段。韓國也經曆過對日本的模仿階段。這其實有些像製造業的發展,一開始都經曆過山寨的階段,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日本貨在西方也是便宜質量不行的,到了七八十年代才快速提升。韓國貨在最初也是讓人瞧不起的,後來才有迎頭趕上。有些路徑和竅門就是不好掌握,需要通過引進模仿來借鑒。然後才能綜合創新。其實中國製造的路徑也基本相似。從製造業看文化產業或偶像製造也是如此,需要長期的借鑒,中國的市場大,其實是我們的優勢,別人都願意進入你的市場,借鑒的機會模仿的機會就多。當然模仿階段被人看不起都是常態。不是什麼特別的現象。很簡單,美國積一百年,日韓幾十年的經驗積累,不可能一天超越。有人說,中國文化傳統這麼深厚,為什麼不能直接搞文化的新創造,為什麼不能馬上就躋身世界第一流和美國分庭抗禮?培養明星還不是易如反掌?還需要什麼努力,隻要長得好就行。其實這其實是簡單的想法,大眾文化傳播也是很複雜的過程,資本的運作,文化規律的掌握,明星的培養等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其實這裏的門檻相當高。你隨便弄的就是不行,說“小鮮肉”隻要長得好誰都能行,其實是一種極為簡單的看法。像韓國對於明星的培養相當的成係統,有其相當成熟的係統。因此,在中國有影響的偶像明星,往往經過韓國的造星機製的培養。這其實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而不是簡單地抹煞。你可以不認可它的機製,但你不能沒有自己的一套機製。自己的一套機製不成熟,相對還粗率,就使得其他社會相對成熟機製下培養的明星有更大的影響。這也是現實的狀況。我們的文化傳統深厚隻是一個很好的條件,但顯然不是充分條件。這其實容易理解。有人對今天的一些年輕明星從韓國出道有微辭,其實,這也是借鑒和挪用的過程。也談不上有什麼問題。

現在看,關鍵是要在自己的很大的文化市場上先占優勢,先有自己的影響力,先讓本土的年輕人喜歡。其實看看世界電影史,美國也經曆過歐洲電影占優勢的早期,但後來逐漸占據市場,形成全球的巨大影響也是經曆了相當的過程。像流行音樂等也都經曆過這樣的過程,才逐漸地美國自己在本土占絕對優勢,然後才擴展到全球,其實日本韓國也是如此。沒有在本土還立足未穩,就能全球傳播大成功的例子。這說明其實還是需要從現在做起,年輕偶像明星當然有這樣那樣問題,但能夠在本土市場和其他地方的明星競爭,就有自己的價值。當然要避免盲目追星造成不良後果,但本土的偶像明星的出現,在現實中還是積極的。青少年在全球性的中產社會中的文化偏好的作用,靠簡單的認識是難以有理性和客觀的理解的。他們是在一個全球和東亞的水平上發揮影響的,沒有本地的偶像明星出現,就會讓人這些事其實也無需自卑。還是需要久久為功,長期地走下去。

中國文化市場規模大,是大優勢,誰也不能忽視這個市場,因此,在這裏容易學到更多經驗,也容易更快發展。這些事其實並沒有想象得那麼容易,也沒有想象得那麼難。隻要既加強監管和社會的監督,也要讓市場本身更好發揮作用,其實中國人的能力並不差。我們在製造業等方麵的成功最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我們現在看到的其實是那個過程的新的展開。像高鐵的創新現在全球矚目,但也是在引進基礎上,經過努力的綜合創新。互聯網的發展如QQ當年就是模仿ICQ,現在微信就是本土創造了。大眾文化的創新也需要這樣的狀況。本土的影視作品、綜藝節目、音樂作品或偶像明星等的產生,都需要有這樣的過程。

我們對文化“軟實力”的建構中大眾文化的作用,存在一種矛盾的態度。一麵是認為我們的大眾文化多半是模仿的,覺得比起美日韓相對較弱,影響力不夠,覺得這是不足。但另一方麵,又覺得大眾文化無足輕重,不需要高水平的運作就可以成功,往往從消極麵上認識的多,從積極麵上理解的少,認為大眾文化產品或偶像明星等都是不需要認真對待,隻是隨便弄弄,或者簡單說靠資本一堆就能成功,很容易流行的,對於這方麵的進展往往看不起,或不想看。其實這種看法是很簡單的,它既忽視了大眾文化對“軟實力”的巨大作用,也忽視了這種運作的複雜性和難度。用這樣的理解和態度其實很難客觀地認識大眾文化的作用。

現在一方麵應對很多萌芽的新現象謹慎對待,對正在發展中的現象冷靜理智地看待,鼓勵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麵還是要有耐心,不必就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同時給予大眾文化相對的重視和認真的理解。當年對高鐵,不是很多人覺得根本不可能成功,是多餘的,現在看看就很可笑。其實對大眾文化也如此。大眾文化的狀況其實還是基本上正麵的,在防止出現弊病問題的同時,更積極地看待也是非常重要的。

(歡迎關注人大重陽新浪微博:@人大重陽,微信公眾號:rdcy2013)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集團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億元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旨在把脈金融,鑽研學術,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大眾。人大重陽聘請了來自 10 多個國家的 96 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與 30 多個國家的智庫開展實質合作。

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3個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被中國官方認定為 G20智庫峰會(T20)共同牽頭智庫、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秘書處、“一帶一路”中國智庫合作聯盟常務理事、中國-伊朗官學共建“一帶一路”中方牽頭智庫。2014年來,人大重陽連續三年被選入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推出的、國際公認度最高的《全球智庫報告》的“全球頂級智庫150強”(僅七家中國智庫連續入圍)。

最後更新:2017-10-15 17:15:59

  上一篇:go 鹿晗到底有多漂亮?為什麼喜歡鹿晗的不是男人而是女人?
  下一篇:go 公布戀情又怎樣?鹿晗連被偷拍都是笑,這樣的男孩怎麼讓人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