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25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奇怪,司马懿最终夺了曹家天下,曹操为何不杀司马懿,反杀杨修

曹操的江山,最终被司马懿给夺过去了。而且曹操生前并不是没有看到司马懿的危险,他自己就说,司马懿“有雄豪志”,性格上有“狼顾之相”,但是,为什么却并没有杀他,反而杀了杨修呢?

“有雄豪志”,就是说有大志向,不是一个甘居人下的人。“狼顾之相”是指狼在往前走的时候,总会左右看看,往后看看。意思是说它相当谨慎,做事滴水不漏。一个有远大志向,做事又滴水不漏的人,其实是相当危险的。既然这么危险,曹操为什么没有杀掉司马懿,为他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无遮无碍的天空呢?

(曹操,图片来息影视)

我认为,主要有这些原因。

第一,曹操虽然看出司马懿是个危险人物,但是还没有想到司马懿会威胁到自己子孙后代的江山。那时候,曹操虽然早已是北方军事集团实际的领导者,但是,实际上他还没有做皇帝。他的一门心思,就是让自己的儿子能够顺利当上皇帝。也就是说,他这时候关注的重点,是那些能够给儿子当皇帝带来威胁的人。是谁会对儿子当皇帝说三道四,甚至是军事威胁。而不是儿子当了皇帝,乃至孙子当了皇帝,谁会从他曹家夺走江山。

司马懿虽然有大志,但是那时候他不过是他儿子曹丕的一个幕僚而已,不属于阻碍他儿子登位的人。因此,曹操还不觉得司马懿会有多大的威胁。

(司马懿与曹丕,图片来自影视)

第二,司马懿对曹操的儿子曹丕看起来很忠心。曹操当时正在考虑是让曹丕继承皇位,还是让曹植继承皇位。本来他是最喜欢曹植的,也在极力培养曹植。但是曹植这个人,实在是华而不实,不堪大用。因此,最后他改变了主意,转去培养曹丕。

当曹操着力培养曹丕的时候,他考虑的问题就是,谁会对曹丕当皇帝带来威胁。显然,杨修是一个威胁。因为杨修是曹植的人,同时又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他要是一直存在,肯定会撺掇曹植对抗曹丕。这样,他的两个儿子就会内乱。所以,他肯定是不会容忍杨修的。而司马懿是一心帮助曹丕的人,他也没有像杨修那样,撺掇曹丕搞内乱,所以,曹操没有理由要杀他。

第三,曹操是个爱才的人,对于人才他一般不会随便杀。

在曹操的时代,举荐人才虽然实施的是“察举制”,但其实当时门阀非常严格,一般只有士族,才有被察举而当官的可能,下层知识分子当官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曹操极为重视天下有才能的人,提出了一个“唯才是举”的口号,不管门阀,获得了一大批人才。司马懿就是曹操发现的人才,命令他来应聘。

(杀杨修,图片来自影视)

不过,司马懿其实最早是不愿意跟着曹操干的。曹操召见他,他却装病不去。而曹操是以丞相的名义下了死命令,他怕死,才不得不去的。所以,曹操没来由召一个人来杀死。当然了,曹操确实也杀了不少知识分子,包括孔融等人。但他其实也是多次容忍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杀掉他们。包括他杀杨修,也是有多次容忍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曹操去世后,他“唯才是举”也没被他儿子继承,他儿子曹丕重新搞了一套九品中正制,差不多就是之前门阀制度的翻版。

(被提防的司马懿,图片来自影视)

第四.曹操实际上已经多次在抑制司马懿,不让他做大。比如215年,司马懿随军讨伐张鲁时,他向曹操建议直接把获得益州的刘备给干掉,避免刘备做大。这其实是个好建议,但曹操没有听他的。后来再打仗时,就没有带上司马懿了。

不过曹丕却很重视司马懿,多次在曹操面前为司马懿请功,采用司马懿的计策,屡获大功。曹操也曾对曹丕说过,让他提防司马懿,但是曹丕却总是护着司马懿。这种情况下,曹操想让曹丕做大,也只能由了他。

总之,司马懿最终发展起来,只能说是曹操的后代实在是太弱,才让司马懿抓住机会。如果曹操的后代也和曹操一样强大,司马懿再有心机,他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这实在是怪不得曹操的。

最后更新:2017-10-25 15:12:22

  上一篇:go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诗中的杨贵妃究竟有多美
  下一篇:go 鹿晗实打实纯爷们,网友爆料打球时鹿晗帮被欺负队友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