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奇怪,司馬懿最終奪了曹家天下,曹操為何不殺司馬懿,反殺楊修

曹操的江山,最終被司馬懿給奪過去了。而且曹操生前並不是沒有看到司馬懿的危險,他自己就說,司馬懿“有雄豪誌”,性格上有“狼顧之相”,但是,為什麼卻並沒有殺他,反而殺了楊修呢?

“有雄豪誌”,就是說有大誌向,不是一個甘居人下的人。“狼顧之相”是指狼在往前走的時候,總會左右看看,往後看看。意思是說它相當謹慎,做事滴水不漏。一個有遠大誌向,做事又滴水不漏的人,其實是相當危險的。既然這麼危險,曹操為什麼沒有殺掉司馬懿,為他的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無遮無礙的天空呢?

(曹操,圖片來息影視)

我認為,主要有這些原因。

第一,曹操雖然看出司馬懿是個危險人物,但是還沒有想到司馬懿會威脅到自己子孫後代的江山。那時候,曹操雖然早已是北方軍事集團實際的領導者,但是,實際上他還沒有做皇帝。他的一門心思,就是讓自己的兒子能夠順利當上皇帝。也就是說,他這時候關注的重點,是那些能夠給兒子當皇帝帶來威脅的人。是誰會對兒子當皇帝說三道四,甚至是軍事威脅。而不是兒子當了皇帝,乃至孫子當了皇帝,誰會從他曹家奪走江山。

司馬懿雖然有大誌,但是那時候他不過是他兒子曹丕的一個幕僚而已,不屬於阻礙他兒子登位的人。因此,曹操還不覺得司馬懿會有多大的威脅。

(司馬懿與曹丕,圖片來自影視)

第二,司馬懿對曹操的兒子曹丕看起來很忠心。曹操當時正在考慮是讓曹丕繼承皇位,還是讓曹植繼承皇位。本來他是最喜歡曹植的,也在極力培養曹植。但是曹植這個人,實在是華而不實,不堪大用。因此,最後他改變了主意,轉去培養曹丕。

當曹操著力培養曹丕的時候,他考慮的問題就是,誰會對曹丕當皇帝帶來威脅。顯然,楊修是一個威脅。因為楊修是曹植的人,同時又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他要是一直存在,肯定會攛掇曹植對抗曹丕。這樣,他的兩個兒子就會內亂。所以,他肯定是不會容忍楊修的。而司馬懿是一心幫助曹丕的人,他也沒有像楊修那樣,攛掇曹丕搞內亂,所以,曹操沒有理由要殺他。

第三,曹操是個愛才的人,對於人才他一般不會隨便殺。

在曹操的時代,舉薦人才雖然實施的是“察舉製”,但其實當時門閥非常嚴格,一般隻有士族,才有被察舉而當官的可能,下層知識分子當官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曹操極為重視天下有才能的人,提出了一個“唯才是舉”的口號,不管門閥,獲得了一大批人才。司馬懿就是曹操發現的人才,命令他來應聘。

(殺楊修,圖片來自影視)

不過,司馬懿其實最早是不願意跟著曹操幹的。曹操召見他,他卻裝病不去。而曹操是以丞相的名義下了死命令,他怕死,才不得不去的。所以,曹操沒來由召一個人來殺死。當然了,曹操確實也殺了不少知識分子,包括孔融等人。但他其實也是多次容忍他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才殺掉他們。包括他殺楊修,也是有多次容忍的。

還需要說明的是,曹操去世後,他“唯才是舉”也沒被他兒子繼承,他兒子曹丕重新搞了一套九品中正製,差不多就是之前門閥製度的翻版。

(被提防的司馬懿,圖片來自影視)

第四.曹操實際上已經多次在抑製司馬懿,不讓他做大。比如215年,司馬懿隨軍討伐張魯時,他向曹操建議直接把獲得益州的劉備給幹掉,避免劉備做大。這其實是個好建議,但曹操沒有聽他的。後來再打仗時,就沒有帶上司馬懿了。

不過曹丕卻很重視司馬懿,多次在曹操麵前為司馬懿請功,采用司馬懿的計策,屢獲大功。曹操也曾對曹丕說過,讓他提防司馬懿,但是曹丕卻總是護著司馬懿。這種情況下,曹操想讓曹丕做大,也隻能由了他。

總之,司馬懿最終發展起來,隻能說是曹操的後代實在是太弱,才讓司馬懿抓住機會。如果曹操的後代也和曹操一樣強大,司馬懿再有心機,他也隻能是曇花一現。這實在是怪不得曹操的。

最後更新:2017-10-25 15:12:22

  上一篇:go 雲想衣裳花相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詩中的楊貴妃究竟有多美
  下一篇:go 鹿晗實打實純爺們,網友爆料打球時鹿晗幫被欺負隊友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