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9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李白一生喝了50+噸酒,他到底都喝了些什麼?

李白愛酒盡人皆知。杜甫著名的《飲中八仙歌》裏,以李白“酒中仙”壓軸,“李白鬥酒詩百篇”。

其一次飲酒的量可能就達到4斤。當然,唐朝的酒精度數偏低,水分也是很大的。

但李白好酒是毋庸置疑的,直觀來說,李白一生寫詩上千首,其中提及酒的詩的大約有200首之多...

涉及的場景,可以說,李白得意時喝酒,失意時喝酒,一個人時喝酒,赴宴會時喝酒,懷念人時喝酒,重逢時也喝酒,他拜訪別人要喝酒,別人拜訪他就買酒,在酒樓喝酒,在家裏喝酒,在宮廷裏也喝酒...

好吧,說嗜酒如命一點也不過分,他自己稱自己為“酒劍仙”。

李白寫酒的詩太多了,雖然大多數都是用“酒”這個泛指的詞匯,我們仍然能夠從其中一些篇章中看到李白日常飲用的酒的種類:

1

白酒、清酒、綠酒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唿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

“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淥酒生微波。”

“金樽清酒鬥十千”,一鬥的白酒,可以賣十千的價格,這雖然可能是詩人的浪漫,但是同時也顯示出白酒的珍貴。

而所謂綠酒,是白酒的一個品種,在反複釀造的過程中,加入數十味草藥,使得成品酒成為自然的通透綠色而得名。

2

葡萄酒

“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

唐朝定都西安,再向西遠行,可到達所謂的西域諸國,終唐一世,唐王朝和他們一直保持著時戰時和的關係,同時,文化和生活習慣上的交流也從未間斷。唐人把西域諸國通稱為“胡”,而大量“胡人”也行走於西安甚至遠達江南,胡人胡姬胡馬胡食胡酒胡旋舞,已經融入唐人之正常生活。

葡萄酒,就是正宗的“胡酒”。李白到底有多喜歡葡萄酒,現在很難知道了,不過李白很可能是見過葡萄酒的釀造過程的,所以才能寫出“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這樣的詩句。

3

魯酒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複情。”李白這首懷念杜甫的詩裏,講的“魯酒”,來源於一個典故:“魯酒薄而邯鄲圍。”原文出於《莊子》,因魯國的酒不夠味而導致趙國的首都邯鄲被圍,意指無端蒙禍,而魯酒也落下個“薄”的名聲,故“魯酒不可醉”。

隻是,魯酒並非都薄,至少有一種魯酒李白還是大為讚揚的,“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這首詩裏的魯酒能讓李白忘記長安的失意,“不知何處是他鄉”,也算是對魯酒的讚揚了吧。

4

菊花酒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上麵一句的作者是孟浩然。李白年輕時對孟浩然崇敬有加,曾寫《贈孟浩然》一首,上來第一句:“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可見李白對孟大大的崇拜程度。而最後兩句“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簡直誇到天上了。

李白也是喝過菊花酒的,同時還追憶了“采菊東籬下”的陶淵明: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

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當然,陶淵明采菊,也是為了下酒的。

所謂菊花酒,是用菊花泡的酒,也有直接在釀酒過程中加入菊花和枝葉,古人多在重陽時飲用,據傳有祛災辟邪,延年益壽之功效。

5

桂酒

李白詩中曾有一次提到桂花酒,《魯郡堯祠送吳五之琅琊》:“堯沒三千歲,青鬆古廟存。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日色促歸人,連歌倒芳樽。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

桂酒在中國的傳統,上可追溯到屈原時期:“蕙肴蒸兮蘭藉, 奠桂酒兮椒漿。”以花入酒,為酒增加香氣和口味,甚至有益健康,如《本草綱目》所載:“其花有白者名銀桂,黃者名金桂,紅者名丹桂。惟花可收茗、浸酒、鹽漬及作香搽、發澤之類耳。”

上麵列了五種,皆為李白詩中所能看到其飲過的美酒。李白嗜酒,自然熱愛能釀好酒之人,一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讓這對好基友名滿天下,要知道,這汪倫,就是因為善釀一手好酒才得以讓李白如此留戀,但是假如李白認識小扁鵲的話,估計劇情要改寫,因為,我們家有好酒啊。

我們倡導小酌慢飲輕飲酒,適度健康真朋友,我們追求平衡自然的生命狀態,讓每一位飲者享受生命之度,健康之度。

關注「扁鵲穀艾健康」

了解更多中醫資訊

獲取日常養生動態

最後更新:2017-10-16 20:54:15

  上一篇:go 馬雲歌手新身份讓外媒驚奇,個人魅力助力阿裏發展
  下一篇:go 在新一集《南方公園》裏,紮克伯格是一個保護假新聞的惡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