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9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構建IoT基礎設施,國內最大高精度定位服務商如何玩轉“自動駕駛朋友圈”?

構建IoT基礎設施,國內最大高精度定位服務商如何玩轉自動駕駛朋友圈?

自動駕駛初體驗

10 月 12 日,雲棲大會第 2 天,杭州仍是整天的降雨。在雲棲小鎮,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試乘了千尋和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的自動駕駛測試汽車。

車輛啟動。坐在前排的駕駛員手自覺遠離方向盤,並刻意使腳與離合、刹車保持一定距離,車輛在小鎮的雙向單車道上開始行駛,並最終保持在 20 km/h 的速度上。

我們乘坐的是一輛九龍的商務車,車輛共配置了 1 個 16 線的 Velodyne 激光雷達, 1 個毫米波雷達和 1 個 Mobileye 攝像頭,這是自動駕駛汽車上常見的傳感器組合。但不易被直接感知的是,行駛過程中,直行、轉彎、巡航、避障等各個環節,都伴隨著千尋高精度定位與高精度地圖的配合,為車輛的感知、決策與控製提供強大支持。

構建IoT基礎設施,國內最大高精度定位服務商如何玩轉自動駕駛朋友圈?

雖然是封閉園區,但因為雲棲大會巨大的人流量,路上行人、車輛不斷,而因為恰好趕上降雨天氣,激光雷達和攝像頭的作用大打折扣,車輛在此次行駛過程中基本完全依賴毫米波雷達,高精度地圖與高精度定位。

行至 200m 處,兩個行人出現在前方右側路邊,車輛減速,並在距離其 4m 時開始調整方向,方向盤左轉,繞過行人,繼續前行。

2 分鍾後,車輛進入第一個轉彎處,平穩劃過路口後,又如剛才一樣繼續勻速行駛。坐在後排的雷鋒網·新智駕,沒有感到明顯的顛簸感。

構建IoT基礎設施,國內最大高精度定位服務商如何玩轉自動駕駛朋友圈?

短短幾秒鍾內,車輛究竟如何確認方向盤轉向的時間和幅度,同行的千尋智能駕駛事業部和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成員共同向雷鋒網·新智駕解釋了這一原理。

“精確的位置定位,與高精地圖上的特定路段進行匹配之後,可確認車輛位置以及各種現實情境,實現自動駕駛的路徑規劃與確認,進而實現車輛的安全駕駛。”

20 分鍾後,車輛結束行駛,停靠在雲棲小鎮的入口處,整個行程中,幾乎覺察不出車輛和一位嫻熟的老司機駕駛時有任何差別。

位置服務如何助力自動駕駛

實際上,這並非千尋位置首次與合作夥伴組織自動駕駛試乘,作為國內最大的精準位置定位服務商,千尋從 2016 年起就在建築、農業之外,將自動駕駛作為重要布局領域,做出了大量投入。

去年 10 月的雲棲大會上,千尋與智行者科技、鑼卜科技共同推出的、搭載千尋 FindCM 服務的低速自動駕駛汽車也進行了試乘,車輛實現了封閉路段內的自主避障、行人跟隨、定點停車、自動泊車等功能。而一年後,有千尋 FindCM 支持的九龍商務車已經實現了半開放路段內的自動駕駛。

眼下,大多數廠商和科技公司對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高精地圖的自動駕駛融合方案已經有了基本認同。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可以互相彌合短板,在可靠性方麵實現互補,但依然有其不可預測的盲區,這就需要高精度地圖提供準確、詳細的環境信息為車輛提供實時指引,而高精度地圖要真正落地,還需要高精度定位,把車輛行駛的實時信息上傳,與其進行匹配,如此一套流程之後,車輛才可更精準地確認自身內外環境,實現安全可靠的駕駛。

構建IoT基礎設施,國內最大高精度定位服務商如何玩轉自動駕駛朋友圈?

自動駕駛中,高精度定位在具體情境中究竟如何發揮作用,千尋位置智能駕駛事業部總監虞磊曾經舉過兩個簡單的例子。

“通常在定位不準的情況下,即使你已經到了路口,從手機上看,可能依然還差 5 米;在山區,道路歪歪扭扭,駕駛員眼睛看不到前方的路是怎麼轉的,有的標識提示是急轉彎,但你也不知道這個急轉彎到底有多大。”這些都可能為駕駛帶來巨大隱患。

“有了地圖上的數據支持,再加上精準定位,車子就可以做出判斷,在快駛入一個高速彎的時候,幫你主動減速,上坡的時候幫你助力,下坡的時候幫你踩刹車......”

自動駕駛過程中,即使是 1 米的誤差帶來的威脅也可能是致命的,車輛行駛中要求必須最大可能地提高精確度,因此,自動駕駛所要求的定位精度一般都須達到厘米級。

目前,美國的 GPS 導航定位精度是 10 米級,兼容北鬥、GPS 雙模的大眾導航終端定位精度在 3-5 米,基於北鬥導航和龐大的全國地基增強係統的千尋位置定位精度則已經達到動態厘米級,正如虞磊所說,在其支持下,即使在彎道、坡道等位置,車輛也可實現主動安全控製,擁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德、博世、德爾福......左右逢源的千尋如何玩轉“朋友圈”

雖然成立不過兩年多時間,但基於準確的市場前瞻和判斷,千尋步伐迅速,已經在自動駕駛、農業、建築、安全等多個領域與各行業內的重要玩家建立深入合作。

2016 年 5 月,千尋位置與清華大學汽車工程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自動駕駛電動車、智能汽車共性技術研究與工程化、智能網聯汽車雲平台等方麵展開深度合作。

緊接著,千尋又宣布將與智行者科技、鑼卜科技共同推出商用低速自動駕駛電動車,合作中,千尋仍然忠於自己最擅長的定位服務,智行者科技和鑼卜科技則分別負責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與整車設計。

這也正與 CEO 陳金培對千尋的定位契合——“作為高精度定位服務商,幫助下遊合作夥伴開發出更多可靠的產品。”而之所以把低速自動駕駛汽車作為一個重要合作方向,也正是看中了後者在快速商業化方麵的可行性。 

2016 年 10 月份,這款名為“南瓜車”的自動駕駛電動車在雲棲大會發布之後,就在雲棲小鎮與浙江德清地理信息產業園投入試運行。 未來,三家共同推出的低速自動駕駛汽車還將陸續推向全國多個景區、園區。

與高德的聯手是千尋眾多業務合作中較為突出的一筆,兩家一個是地圖導航服務商,一個是位置定位服務商,前者在 2016 年年底就完成了全國高速公路的高精地圖采集,後者則建設了全國最多的基準站點——目前,千尋已經在國內建設了 1450 個地基增強站,形成了強大的“全國一張網”,並依托衛星定位、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在國內大部分地區實現了 7×24 小時的車輛精準駕駛、航向控製功能。

構建IoT基礎設施,國內最大高精度定位服務商如何玩轉自動駕駛朋友圈?

高德副總裁韋東對兩家的合作頗為重視:“未來在定位上麵,需要千尋的定位技術對高德進行支撐。 千尋會成為物聯網、自動駕駛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這個“基礎設施”也是陳金培一直強調的千尋的核心定位。

今年 8 月份,兩家在發布會上宣布正在研發一款幫助無人駕駛精準定位的服務 Tier1 與整車企業的解決方案,並將在年底正式揭曉。

此外,國際著名 Tier1 廠商博世、德爾福,也在其車機係統中集成了千尋的高精度定位能力。

昨天千尋在雲棲大會舉行的發布會上,德爾福亞太區技術總監王忻也對千尋在自動駕駛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進行了詮釋。

“當自動駕駛來臨的時候,我們想要的是一個生態環境,這個生態環境不僅需要感知自己的位置,還有其它車輛的位置,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高精度地圖和定位,隻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有一個自動的環境和土壤,從而把技術搭建起來。和千尋的合作,在我們的自動駕駛道路上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高精度地圖和定位,要實現 L5 的自動駕駛,基本是不可能的。”

從這一連串緊密的動作來看,左右逢源的千尋位置正在建立自己穩固、廣泛的“自動駕駛朋友圈”,並頗有一種開門宴四方賓客的陣勢。

加速中的千尋

今年上半年,陳金培就表示,2018 年,千尋要實現全國範圍內的厘米級服務覆蓋,2019 年底,更要完成米級服務的全球覆蓋。顯然,千尋的這張自動駕駛“大網”正在越拉越大,也越來越加嚴密。

在談到如何“鎖定”合作夥伴,將這個“局”越攢越大時,陳金培的回答是:“隻做服務和核心平台, 賦能合作夥伴,從而幫助其創造越來越多的價值。”

這是千尋一直堅守的定位,也決定了其在行業玩家麵前所顯示的巨大引力。有著前期良好的鋪墊,在自動駕駛的道路上,被眾多夥伴簇擁的千尋還將不斷加速。


本文作者:張夢華

本文轉自雷鋒網禁止二次轉載,原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11-06 16:35:15

  上一篇:go  打車服務馬上就要上線,左轉彎和鳳凰城的街道卻成了 Waymo 的大敵
  下一篇:go  專訪 | 特立獨行的Voyage,要讓每輛自動駕駛出租車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