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10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企业低效会议泛滥成灾,王健林乔布斯是怎样开会的?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进行,会议室的显示屏仍然没有调整好,众人尴尬地坐着,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

再过十分钟,会议就要开始了。新上任的办公室总经理急得跑来跑去,汗水氤氲了后背的衬衫。这次来访的是公司的VIP客户,头发花白的董事长带领管理层,前来洽谈下半年的战略合作。为了服务好这个长期客户,公司上下做了万全的准备,下午的会议特地安排在24楼的会议厅,大老板亲自出面主持会议,没想到如此重要的关头,显示设备却出了差错。

在IT部门的协助下,问题终于在双方领导人步入会议厅前一刻解决了。不过是一场虚惊罢了?办公室总经理却按捺不住内心的忐忑,“大老板日理万机,为了这次会议特地调整工作安排,取消了另一桩重要的活动,要是因为设备问题耽误了会议进程,影响了双方的合作进展,让领导在客户面前脸上无光,相关人员一定会吃不了兜着走,说不定还会有人被炒鱿鱼……”

彼得·德鲁克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类会议——如果没有办法做到富有成效,那么开会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实际上,那些卓有成效的企业管理者,没有一个不是极其注重开会效率的“会议高手”。在他们的企业当中,绝对不允许显示屏故障这样的低级失误发生。

大佬会议模式

王健林每年的工作报告都是自己手写的,每次万达开会王健林讲话的时长误差不会超过5分钟,如果向他做报告用的PPT超过三页还没把问题讲清楚就等着挨批吧。公司的层级越多,信息流动和决策速度就越慢,因此领导者在精简组织的同时,异常重视会议的效率。

推行金字塔式管理的恒大集团有10万名员工,许家印在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能在半小时内就能传递到一线员工,曾经有一名中层管理者在开会时看手机,结果连同上司直接被降了三级。

史蒂夫·乔布斯憎恨包括会议在内的一切低效事务,有一次他直接拒绝了奥巴马总统的会议邀请,在他看来这次没有明确目的的会议无异于浪费时间。耐人寻味的是,乔布斯认为幻灯片会掠夺人们的注意力,让开会者无法专注于思考会议的内容,因此在苹果公司做出一项禁止使用PPT开会的规定。

马克·扎克伯格也抱有相似的观点——意识到人们用于准备会议的时间常常超过会议本身,他在Facebook倡导精简的开会文化,如果没有必要绝不召集会议,“一个不起眼的小会也会毁掉一个下午,它会把下午撕成两个较小的时间段,以至于啥也干不成。”

开会是把双刃剑

会议是一种上传下达、内外交互的管理手段。现代企业的运转离不开会议。不管公司大小,都需要通过形形色色的会议收集信息、讨论问题、做出决策、分发指令——会议已经成为公司运行程序的一部分,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许多公司来说,脱离了会议可能陷入瘫痪。不过,硬币的另一面则是,低效会议大肆泛滥,成为公司管理的一大“隐疾”

会议以协作的形式展开,是对公共时间的占用,而时间属于一种零和资源,一旦消耗就无法再生,因此会议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管理水平,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

精心组织一场会议可能需要公司上下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一个小小的失误,譬如网络故障、显示设备问题等,就可能让前期的努力付诸东流。没有那个老板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然而现实却并不如愿,“一场混乱的会议搞砸一桩生意”的现象比比皆是

大公司管理层级较多,一级一级地召集会议,传递信息,成为驱动组织行动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大约有15%的公共时间用在开会上。高管们需要通过会议布置任务、收集反馈、推动协作,而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开会除了可以接收工作指令,就成了“一项不得不应付的固定流程”,甚至演变成一种逃避责任的偷懒。会议为基层员工“磨洋工”提供了掩护。

一些互联网公司加班文化盛行的背后,是白天大量时间被会议占用,不得不增加夜晚的工作时间。随着会议越来越多,会议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紧张,预约会议室成为常态,临时召集的会议根本没有会议空间。为了调整故障百出的会议设备,有时候甚至需要花费比会议本身更多的时间

很多创业公司有随时召开会议的工作作风,但往往并没有明确的会议议题。“开会的目的是什么?”、“开会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对于这些问题,很多创业公司的管理层压根就没有真正思考过,这一次会议无法解决的问题成为召开下一次会议的理由,于是“为了开会而开会”成为一种常态,结果就是大量宝贵的时间消耗在了公司内部的会议上。

被林林总总的会议包围已经成为当今管理者工作的常态,他们忙于应付一个又一个的会议,根本无暇思考“如何提升会议效率”这样的问题。看起来,他们被高薪聘请过来就是为了开会。

据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如今的企业管理人员平均每周花在会议桌上的时间多达23个小时,比60年前增加了1.3倍。60多年前,会议是提升公司效率的驱动器。阿尔弗雷德·斯隆以每周开六天会的高强度工作,把通用汽车带入巅峰。如今会议则成为扼杀公司竞争力的慢性病,当今的美国公司平均每天要召开1100万场会议,无效的会议每年消耗370亿美元

让会议更具效率

根据2015年的一项调查,28.2%的中国白领每天参加1到5个小时的会议,30%的职场人士认为他们参加的会议毫无意义,没有人清楚中国人在会议上消耗了多少热情和资源。

既然会议是公司管理中无法规避的刚性需求,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会议的效率?

基于这个良好的愿望,明基公司以用户诉求为中心,组织了一支13人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团队,由世界三项大奖工业设计师领衔,基于会议的种种痛点,潜心发掘会议用户的使用行为,以android系统为基础,开发出智能化的会议利器——“明基智能商务一体机”

顾名思义,奉行“使灵感可见(Make inspiration Visible)”的明基智能商务一体机是可视化的会议工具。

它的无线传输功能,可以允许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等设备通过热点直投技术进行多屏投射,完全不受会议室网络状况的影响,在无须繁琐的线材接入,便能完美解决了设备兼容性问题;依托高度定制化的白板软件EZwrite4.0,以流畅的书写激发了讨论的热情,参会人员可以在屏幕上自由书写,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

如果需要插入文字、图片和表格,只需通过“一键切换”功能就能快速加入更多的会议素材,无须反复切换APP,节省了大量的操作时间;会议的内容可以打印成文,也可以生成二维码进行分享;在任何界面中两指长按就能换出圆盘浮动工具,让使用者不管站在哪里,都可以方便取用。

明基智能商务一体机的问世,通过智能化手段解决开会的种种痛点,“让沉重的会议变轻松”,让参与者能够专注于会议本身,让会议真正成为激发创造的源泉,有效达成会议的最大公约数

说明: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者:方外

最后更新:2017-10-08 13:39:48

  上一篇:go 曾舜晞斩获微博电视年度新锐演员大奖
  下一篇:go 胡歌前女友不但是个学霸,还是健身狂人,只为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