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3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手機行業競爭加劇,OPPO堅持本分不做偏科生

OPPO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裏,創造了國產手機的一項又一項紀錄。IDC的數據顯示,2016年OPPO在國內手機的出貨量達到9500萬,首次問鼎國產手機第一名。與2015年相比,OPPO增長率達到122%。更重要的是,2017年OPPO增勢同樣迅勐。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2017年第二季度,OPPO出貨量為2950萬,市場份額增至8.2%。

其實,2017年從1月至8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23億部,上市新機型700款,同比分別下滑高達8.3%和31.4%。而在逆境中談及OPPO的成功,外界將原因更多歸為渠道和品牌,顯然這不是答案的全部,手機行業競爭加劇,偏科生已經沒有參賽資格。

1、核心功能,穩紮穩打

事實上,OPPO對與用戶直接相關的核心功能會下大工夫做到極致,比如閃充和拍照,但對於用戶要求本來就不高的配置,原則是“夠用就好”。一直以來,高通作為手機芯片的最大賣家,幾乎不會為哪家廠商提供定製芯片,“高通芯片有800、600、400等不同的係列,對於用戶而言800係列的CPU很難用到極致,600係列的拍照功能又不夠出色,他們想要兩者的結合。”高通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相信整個市場的表現也能說明,此次OPPO R11在拍照方麵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在用戶的滿意度調查中,“攝像頭拍照效果”憑借近五成的滿意度高舉首位,其采用“前後2000萬”拍照組合,1600萬廣角鏡頭+2000萬長焦鏡頭的後置雙攝,不僅能夠實現無損變焦,搭配專業級人像模式,還可以輕鬆拍攝大景深強虛化的人像大片;此外,2000萬像素的美顏自拍,更是滿足了年輕人愛美愛自拍的習慣。

國內手機廠商和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的角力過程,在上遊供應鏈得到體現。七年前,高通總部的人來亞洲,第一站是三星,第二站是HTC,之後是日本索尼、LG等,但今天,或許會先飛到國內見OPPO、vivo和小米,之後再飛到韓國見三星。

如今,手機行業已經進入存量市場,各家的狀態都是此消彼長,華為2016年9月發布的nova係列無論是價位還是目標群體,都被認為是在爭奪OPPO、vivo擅長的年輕人用戶。當然了,消費者非常明白自己心裏所屬的那塊地方。

2、在誘惑和壓力麵前,堅持做認為對的事情

據說,有上遊供應商曾經追問陳明永,OPPO是否會做類似華為Mate係列的產品,對方給出否定的答案。陳明永的理由是,OPPO目前對商務群體的理解不如華為,如果想通過做競品的方式攻打對方腹地,能量有限。

而副總裁吳強則認為品牌定位需要堅持,OPPO的品牌形象是年輕時尚,如果推出一個定位高端商務的係列,用戶會模煳OPPO的品牌。“OPPO現在主要價位段是3000元左右,當用戶有向上遷移的需求時,OPPO可以提供更好的產品。”產品經理黨壯麗認為OPPO的能力已經準備好了。

在OPPO的邏輯中,不會貿然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領域,“沒有人進入意味著失敗的概率更大,我們不會為了爭第一而盲目向前衝。”吳強解釋。而一旦被證明行得通之後,則會做到“後中爭先”,“進入的時間點不重要,重要的是進入之後要比別人跑得更快。”從近兩年的R9、R9s再到R11,OPPO的精品戰略也很好的說明了這些。

“OPPO能走到今天,企業文化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作為OPPO的合作夥伴,盛況也如此評價。哪怕你走到他們公司去問一下門口的保安,他也能說出OPPO的企業文化是本分。如果你夠細心,你會發現OPPO的產品從來都是踏踏實實做營銷,不搞噱頭不詆毀友商,消費者的踏實感也和其本分的企業文化有著莫大的聯係。

寫在最後:

全麵屏被視為手機下一個重要戰場,2017年年中吳強接受采訪,在回答對全麵屏產品的規劃時,他反複表態“會觀望”。而事實上,在蘋果、小米等廠商相繼推出全麵屏產品之後,OPPO的全麵屏產品也將在下半年麵世。而且據小道消息,很可能會在10月底推出以趕上雙11這班車。

每一次手機行業的大風向,OPPO都能完美抓住用戶的核心需求。從全麵屏手機陸續亮相以來,大部分的產品還是沒有達到一個高水準。OPPO能否複製R9s、R11的傳奇,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最後更新:2017-10-18 17:17:30

  上一篇:go 新價格屠夫!VIVO Y75新機亮相,千元全麵屏手機引混戰
  下一篇:go 堅持本分!OPPO堅守品牌定位 敢為天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