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5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雲最佩服的人:順豐總裁王衛:我信佛

馬雲最佩服的人:王衛,:22歲窮小子,25歲成”快遞王國”總裁,三年如何磨就”順風一劍”?

作為中國快遞業裏最有影響力的民營企業,人們對順豐了解得太少了,這家公司既不打廣告,對外也異常低調。身為掌管百億快遞王國的順豐董事長王衛,則比順豐本身還要含蓄得多,此前從未正麵接受過任何媒體專訪,網上也極難找其照片。就連順豐的企業內刊《溝通》,出版7年來,也從未出現過這位掌門人的麵孔。

最低調神秘的大佬——王衛,22歲開始創辦順豐,25歲公司初具規模,賺得了第一桶金,那時的他也是一副標準的暴發戶作風。這個曾經目空一切,恨不得告訴全世界自己是個有錢人的企業家,如今卻從佛教的經義中找到了內心的精神寄托。2014年胡潤大中華區富豪榜單中,王衛以身價240億人民幣位列榜單的第70位。這篇來自物流新聞的文章,是王衛的最新撰文、公司內部講話,從中可以一探他的修行心得與心路曆程。

之前談了不少關於創新、變革、服務等方麵的內容,現在我想和大家談談與之配套的軟環境——信仰、文化和道德。

一、信仰讓人自律和感恩(信佛是迷信嗎?很多人對信佛有誤解,總認為隻有”看破紅塵”,”事業遭受打擊”才會去信佛,事實果真如此嗎?請誤解佛法的朋友仔細看看王衛的感言吧)

很多同事都知道我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信仰佛教。為什麼會有這個信仰,這個信仰給我帶來了什麼,了解了這些之後,相信大家對我王衛和順豐的所作所為,以及順豐未來的發展會有更好的理解。

首先我簡單地描述一下我自己的成長經曆。我22歲開始創辦順豐,25歲公司初具規模,算是賺得了第一桶金。可能有人會說王衛很難得,年輕得誌,卻沒有頭腦發熱變成“土豪”。其實,我25歲的時候也曾經是一副標準的暴發戶做派。

不過這一切都是有背景和原因的:我們全家1976年從中國內地移居香港,當時麵臨的境況是一窮二白,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我父母之前在內地是大學教授,但是去到香港學曆不被承認,就隻能去做工人,收入微薄。

所以我窮過,相當清楚貧窮和被人歧視的滋味。後來當我25歲賺到人生第一桶金之後,有點目空一切的感覺,恨不得告訴全世界,我王衛再也不是從前那個樣子了,我也是有錢人了!

所幸,這個過程沒有持續多久,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隨著事業不斷邁上新台階,個人的眼界和心胸不一樣了;

第二,得感謝我的太太,她在我得意忘形的時候,不斷潑我冷水,讓我保持清醒和冷靜;

第三,是找到了精神依托,信了佛教。

佛教讓人內心平靜,並且讀懂了裏麵的因果關係能夠讓人醍醐灌頂。人這一輩子的成就、際遇,是跟上輩子積下來的福報有關聯的,不管你權力多大、財富多少,很多東西你都掌控不了,比如說你是男是女,什麼地方出生,長相什麼樣,家庭是否富裕等等,你更加控製不了的是今天運氣好壞,明天成功與否……

對話王衛:做企業不隻為賺錢

王衛,1.75米左右,穿著純白的polo襯衣,搭配土黃色的休閑褲,手表也隻是普通運動款,年輕、樸實而英俊,是記者對王衛的第一感覺。“我知道要來的總會來,避也避不開的,隻是能躲一時就一時吧。”王衛的開場白,坦誠而幽默。

談低調:賺到錢隻是因緣際會

羊城晚報:這是您第一次接受媒體專訪?

王衛:是的,這是我第一次直接麵對媒體,今天豁出去了,我能說的,一定言無不盡,但還是不要拍照。我總是站在旁邊的那一個,習慣了享受低調的生活,做一個平常的老百姓、一個凡人很舒服,沒有威脅。

羊城晚報:這就是您保持低調作風的原因嗎?

王衛:我信佛,我認為,人的成就和本事是沒有關係的,成就是與福報有關係,所以有錢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擁有本事也沒有什麼了不起,賺到錢隻是因緣際會而已。所以我認為,個人事業上的一些成績不值得驕傲渲染。(事實的確如王衛所說,在他剛建立快遞公司的時候,網絡購物(淘寶京東)等平台剛剛開始運營,(在網買了東西就必須要通過快遞)正是這些網絡平台的興旺才催生了快遞行業的發展,王衛在那個時候恰巧趕上了機遇,選擇了快遞這個潛力股,所以他的成功主要得益於”機遇”,這個機遇從佛法的角度解釋就是”福報”.

低調一點對於管理企業也有好處,沒有員工認得出你來,你才可以深入到基層去了解到最真實的情況。

談融資:上市會讓企業變得浮躁

羊城晚報:有沒有讓順豐上市融資的打算?

王衛: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回到宗教信仰上來,我認為,做企業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我是想做成一個平台,通過這個平台我可以實現我的價值和理想。

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上市後,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我做企業,是想讓企業長期地發展,讓一批人得到有尊嚴的生活。上市的話,環境將不一樣了,你要為股民負責,你要保證股票不斷上漲,利潤將成為企業存在的唯一目的。這樣,企業將變得很浮躁,和當今社會一樣的浮躁。

羊城晚報:您認為上市會對順豐的發展不利嗎?

王衛:是的,做企業應該踏踏實實地,真正想做好企業,不一定要上市。要做基業長青的企業,就要有遠大的遠景,要為未來進行大膽的投入、大量的投入。成為上市公司後,你的每一筆投入,都要向股民交代,說服他們這筆投入是有利可圖的,是可以在短期內獲得利潤的,要有業績出來,這個我恐怕做不到,我真的沒有辦法保證對未來的戰略性投入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更不能保證我不會失敗,這也違背了我做企業的精神。

同時,在國內快遞行業麵臨著國際上四大快遞巨頭的競爭,一旦上市的話,就要信息披露,企業就要變得透明,這樣將不利於我們製定戰略性的計劃,作為一家正在快速成長的企業,更加有需要保護好自己的商業秘密。

所以,作為企業的老板,你一定要知道你為了什麼而上市。否則,就會陷入佛語說的“背心關法,為法所困”,可以說,順豐在短期內不可能上市,未來也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為了圈錢而上市。

談行業:市場步入細分時代

羊城晚報:新的《郵政法》出台後,快遞行業的準入門檻提高了,順豐也從港資企業轉成內資企業,這些變化對順豐有何影響?

羊城晚報:業界大多認為,快遞行業將進入大整合的時期。小型的快遞企業將紛紛關門或者被並購,大型快遞企業最終將徹底壟斷市場份額的90%以上,最後幸存的快遞企業隻會有10家左右。你對此有何看法?

王衛:提高門檻之後,我不認為這會導致很多企業關門。從美國快遞的發展來看,在FedEx、UPS等快遞巨頭的統治下,美國還是有大量的小型快遞公司,這類快遞公司的定位大多都是“同城快遞”。所以說,在中國,我覺得未來不會有很多小型快遞公司會關門,快遞行業會進入一個細分市場的時期,市場劃分將越來越清楚,不是所有的快遞公司都一定要在全國鋪設網點的,找準定位最重要。可以說,快遞行業細分市場的時代已經來臨。

業內人士談順豐

一位順豐的供應商說:“順豐一定會成為中國的聯邦快遞(FedEx)。這是不可避免的,你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它10年之內也許會買100架飛機,全國八成以上的機場周圍將來都會有順豐的地。光這兩樣,已經沒有第二家能跟它比了。”

廣東省郵政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得益於在產品多樣化、運作標準化、全程計算機係統智能控製和質量考核的層層推廣,順豐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提高得很快,近幾年來順豐快件遺失率、損壞率等,均為行業較低的水平。

從第三方發布的速遞行業客戶滿意度調查報告來看,順豐集團客戶服務滿意度處於規模以上速遞企業前列。”

最後更新:2017-10-08 07:31:19

  上一篇:go 劉詩詩前任,曾紅遍亞洲的偶像劇天王!怎麼淪落到街頭賣紅薯?
  下一篇:go 馬雲王思聰拋棄iphone,改用國產手機,背後原因原來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