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终盘点: 京东规则已经不是你认识...
从电商这个业态形成到体量逐渐变大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亚马逊,能有今天的卓越成就,离不开十年以上的积累和迭代的。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口流量,在中国市场的本土企业竞争激烈的同时,迫使行业巨头们抓紧时间更新换代,想必京东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迭代升级。2017年年终京东盘点——这一年的变化
京东作为电商行业的知名企业,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有很大的触动,而2017年京东的变化最大,从寻求多边合作就可以看出来,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流量入口的变化。
想必大家都知道京东8月26日在官方微博及官方微信宣布京东品牌LOGO和吉祥物“Joy”进行了调整。新形象用“京东”二字替换了以往的“JD.COM”和“多·快·好·省”等字眼,包括Joy的“眼、耳、口、鼻”和头部角度也做了调整。
但人们更关心的是京东和阿里的口水战,或是618和双11这两次的大促。吸引眼球的背后不是大促本身而是京东发生了哪些变化。
总结京东2017年的八大变化
1.业务多元化——孵化两家百亿美金的公司;
2.业代的升级——零售商向零售服务的转型;
3.全渠道战略——线上线下全渠道无界零售;
4.区域的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布局的速度;
5.供应链变革——投资了Farfetch和唯品会;
6.技术的升级——采销运营驱动到技术驱动;
7.流量方合作——单枪匹马转纵横联合模式;
8.福利留人才——福利的升级只为保留人才。
业务多元化——孵化两家百亿美金的公司
电商行业人们议论探讨最多的就是阿里和京东。
因为阿里和京东两家电商企业体量占我国电商总市场份额的80%以上。从数据上看,阿里和京东正在用自身实力领导中国电商格局。
据阿里最新Q3数据分析,阿里营收主要来自电商业务,将近80%,也就是说目前盈利板块还是电商业务。即使布局的阿里云、菜鸟物流、阿里健康、阿里娱乐等大约每季度亏损几十亿。
京东的主体业务是电商,多年的业务积累和竞争促使京东业务短时间多元化。京东金融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如同阿里的蚂蚁金服一样。
2013年起,京东金融开始修炼内功,拥有了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2015年的京东金融升级至2.0时代,拥有了技术输出的能力。而今年3月1日京东金融重组,到Q2正式分拆,预计现在的京东金融估值不会低于六百亿元
四月份将京东物流正式独立运营,12月1日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表示,目前京东物流SKU数量扩大至530余万个,运营500余个大型仓库,收入规模接近300亿元,实现盈利。数据分析,现京东物流的营收可以占到2016年顺丰收入的50%以上,同时远超上市公司的“三通一达”。
据顺丰控股发布的2016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为574.8亿元。而京东物流在未来五年计划目标是过千亿元,约是2016年顺丰收入的1.7倍。现阶段顺丰物流的市值是2216亿,京东物流虽尚未单独融资,但估值也不会低于百亿美金的。
业代的升级——零售商向零售服务的转型
起初的阿里和京东没有任何渠道竞争,毕竟一个在努力完善平台服务,一个努力优化物流体系,但随着市场变化,双方逐渐开始凸显竞争势头,逐渐演变至今天的多渠道竞争,好像一种“你有我也要有”的竞争态势,只要有机会,吐槽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京东的变化,不仅仅增加平台化的业务,还从底层业务逻辑发生了改变。
由于传统零售企业效率低、成本高、缺少数据决策、供应链能力弱的劣势,而像阿里、京东等电商企业能有效的规避线下劣势。今年起京东加大线下门店布局,依托门店靠近用户的优势,重塑自己的价值,也为日后的京东生态、抢占市场提供有效保障和支持,京东提供了基础零售设施服务,利用自己的供应链、物流和大数据优势,提升自己市场份额和规模的同时,也对传统线下商家提出了更多盈利可能。
起初,微信的坚挺流量让人们认为是风口的到来,流量如何使用?如何变现?电商是最好的变现渠道,只要解决微信电商的供应链和服务体验就可以,腾讯选择京东作为基础服务商在好不过,双方互惠共赢。我们都知道一个电商变现体系的成立最基本需要流量、供应链和服务体验。流量微信有,供应链京东解决,服务由线上体验和线下物流体验双方完成。比如微信自媒体“罗辑思维”就是很好的例证。
接下来京东将进一步开放供应链、物流配送、营销及大数据等搭建和输出的能力,这也将京东物流从负资产到持平到盈利更多的利润中心。要知道微信的流量、线下的门店以及线上的京东商城都离不开高效的“京东物流”。较阿里相比,京东不像阿里一样收取流量费而已,物流的支撑体系将达成供应链、物流、数据等方面的费用。
全渠道战略——线上线下全渠道无界零售
前面也聊到关于京东加大线下布局的力度,京东称之为“无界零售”说白了就是线上的流量会逐渐减少,谁先进入到线下零售场景,就可以用线下流量弥补,进一步提高销售额。毕竟在互联网行业里,隔壁老王切糕的事经常发生,这个“无界零售”更能嗅出京东“切糕”能力。与阿里相比,京东比阿里在新零售中更具主动。
阿里的线下布局依托是盒马鲜生,但截止年底门店还不足30家,产品的单一,门店的数量都不足以与京东相比,目前京东已在超市、母婴、家电、3C数码布局了数以万计的门店,而且京东生鲜、图书的线下门店也陆续开始营业。其中京东3C数码店今年已经开出了三百家店,京东线下母婴店五千家,京东家电店一万家,而京东的线下超市在未来五年规划的目标要开出一百万家。
区域的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布局的速度
京东在海外业务很早就有布局,但都没有起色,主要原因还是投资跟不上。2014年布局俄罗斯市场,当然这也和当时负责人退出也有关系。
如今的京东则大不一样,与尚泰集团的合资可谓是京东的重大突破,斥资5个亿美金。海外京东印尼站也在双11期间出了大力,同时,京东在美设立多个实验室,吸引了大量海外人才。
供应链变革——投资了Farfetch和唯品会
2017年,京东的每次投资都给市场带来冲击,比如6月投资的Farfetch,10月全资开发的全新奢侈品服务平台TOPLIFE,12月与腾讯联手投资了全球最大的特卖电商唯品会,一系列投资动作都足以证明京东对时尚业务市场布局和开拓,目标只有一个,只要拿下女性消费群体,投资都是分分钟的事。
别看京东目前女性用户比男性用户增长快,但从销售额看,还是以男性为主。京东此前很多类目都做的有声有色,唯独服饰百货品类无法与阿里相比。为了破局阿里让品牌“做二选一”,京东不遗余力的投资并购垂直领域电商就是要打破现在的被动局面。
技术的升级——采销运营驱动到技术驱动
值得注意的是的今年京东的全智能物流配送体系,“路空”全线打通,而亚马逊还在阶段,当然论技术还和亚马逊有差距的,毕竟亚马逊比京东早布局十年,这十年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超越的。但不论怎么样,已经形成技术上的1:1了,仓储自动化京东也是在提速,,京东无人仓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已经完全覆盖,保证京东物流的时效性。如果说顺丰是行业第一,那京东对整个物流领域而言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京东无人车也是被媒体抢先报道,毕竟“无人、低碳、精准、效率”已经是他们的标签。
目前已经布局有数百辆无人车投入使用。京东技术可能不是最领先的,但可以确定京东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
流量方合作——单枪匹马转纵横联合模式
京东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腾讯这个互联网巨头的帮助,我们都知道腾讯的流量入口很多,毕竟是社交软件发家的。2014年腾讯战略入股京东,直接给京东提供了微信和手Q的二级流量入口。凭借着这么多的流量入口,时不时的会去切下其他同行的蛋糕,比如当当网、苏宁易购等,末了再吞并几个,比如当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京东好斗,比如易迅网、1号店,感觉这是有大哥撑腰,没事就会撩一撩。而在今年,我们都发现京东从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战略合作项目越来越多。
“京x计划”在本年度上镜率可是很高的,“京x计划”基本上可以触达100%的中国互联网用户,这样一来打通了全网的数据格局,让品牌企业商家精准对接消费群体。
京东通过一系列的战略合作,终将建成了自己的流量生态,为日后吸引更多商家入驻提供了又一个资源入口。
福利留人才——福利的升级只为保留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媒体宣传上京东无论是在员工内部会议上,还是对外的讲话上,只要牵涉到员工福利的,都会提到“安居计划”,这个计划也在今年做了升级,支持全国员工工作地购房,总部购房地范围扩大百公里,至天津、河北地区,最高100万无息无抵押借款+50万低息借款。同时,“教育保障”也做了升级,相继引入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落户宿迁、助力人大附中、小学落户亦庄,兴建总面积2600平米的京东幼儿园。
这一切表明京东为留住人才,在福利方面的投入更多。为的就是让员工有归属感和自豪感。京东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可以在薪资福利做了其他一些电商公司不敢也不愿做的事情。很简单,一个能够成长起来的公司是离不开众多员工的支持,但有些公司不愿意这样做的原因主要还是盈收不够,只有盈利的前提,领导人才敢说出去,要么一切都是望梅止渴的希望,不落地!要知道,京东第三季度净营收为83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2个亿,这个体量足以支撑领导说出去的话都是能够实现的,利润就在这摆着。
说了这么多,书生和大家做个总结,第一,2018年京东会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更多的是品牌商家;第二,2018年京东女性类目的品牌企业的营收有望提升;第三,2018年京东跨境电商应该也是一个赚钱的入口;第四,作为京东的品牌企业,商家能不能驾驭平台的游戏规则,毕竟京东的大数据越来越完善,平台越来越规范化。
Think 竞店宝:专注竞品分析、跨平台竞品监控,全面监控竞店数据及排名,更有行业数据大盘、无线操作。免费试用:https://fw.jd.com/492413.html 发表于 2018-1-2 10:57
最后更新:2018-01-02 1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