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03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李白与崔颢之间发生过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诗在唐代,是一个传媒,也是一个文人擂台。人与人比,诗与诗比,这种不确定主题、富有趣味性的文学竞赛时至今日仍然沿袭不衰,将寂寞的文坛弄得热闹生动,花絮繁多。

比如崔颢先到黄鹤楼,题诗一首,力拔头筹,竟然使得后来的诗仙李白大伤脑筋,面对美景,诗兴全无,只是嘟嘟嚷嚷地说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话语显得勉强和无奈,大约面对崔颢的诗,只有闷头喝酒。以李白的文名,“哲匠敛手,无作而去”,甘于服膺别人,实在少有。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黄鹤楼有幸,天下人来来去去的,在里面聚会观赏,平静无常,但崔颢和李白这样的大才子一到场,立刻风生水起,骤起波澜。崔颢和李白的无形比赛,没人推动,旁观者也少,居然也搞得有声有色。

估计是崔颢先来了一趟黄鹤楼,登高望远,心有所动,写了一首感怀诗,放在那儿,也没有大不了的。时隔许久,李白也来了。大文豪来了,接待的当地官方自然也不肯放过这个机会,请赐墨宝。有人顺手就将崔颢的诗稿递了过来。李白不该看的。一看之下,顿时觉得心空脑塞,写不出更好的诗了。干脆认输,走人!

细细品察,这则轶事,其实多有可疑之处。依李白写诗的功底,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常常是在酒后信手拈来,应该早已适应了各个场景、各类求诗者的种种情境。而他若干次地题写天下名山大川,也不乏多有前人(更有名气的前人)佳作,他哪里会顾得了前人脸面,但管借着一腔酒意,写他的李氏文章。甘为崔颢之下,罢笔不写,哪有这么简单啊!。

文人之名,除了白纸黑字的着作文章,还有一个重要的传名途径,便是别人的评论。炒作的厉害,半虚半实地生炒,夸大其辞地硬炒,美其名曰地爆炒,是非不辩地恶炒,无中生有地瞎炒……

崔颢与李白同赋黄鹤楼的轶事,以李白夸赞未写而告负,但后来还是有人从李白的另两首诗《鹦鹉洲》和《登金陵凤凰台》中,找出崔颢作品的影子,再揭李白的伤疤。如果在现代,遇有好事者,说不定会爆出疑似剽窃之类的噱头新闻,弄得沸反盈天。文坛这类事情时有发生,因此便始终不会寂寞。如此一来,一段佳话便成了一段恶炒。

为了李、崔二人这首小诗,历代文坛也议论纷纷,严羽在《沧浪词话》中称,“唐人七律,当以崔颢《黄鹤楼》第一”,但是刘克庄则含糊其辞,“真敌手棋也”,甚至连清代的纪晓岚,也饶有兴趣地加入其中参与讨论。

崔颢只凭这一首诗,便将唐诗世界搅得风生水起,借着李白的名声,这也是自我营销的经典案例吧。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诗词天地”:shicitiandi,送你一份古典与优雅!

最后更新:2017-11-09 12:22:23

  上一篇:go 《功守道》主题曲发布,马云口中的顶级高手原来是王菲啊
  下一篇:go 扎克伯格投资2亿美元的altschool关门是创新教育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