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2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犯上葛賊”:諸葛亮為什麼會“搶”了劉備的昭烈帝廟?

在中國曆史上,劉備與諸葛亮是最令後世讀書人神往的一對“君臣際遇”。他們不僅在生前君臣相知,共同成就一番霸業。甚至在去世後,祭祀劉備與諸葛亮的祠廟都在一起,同為成都武侯祠(昭烈帝廟),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廟。

不過這裏有個問題:中國古代的禮法講究君臣分明,等級森嚴,祭祀的時候尤其如此。劉備與諸葛亮雖然是一對幾乎完美的“君臣際遇”,但畢竟還是君臣,不應該在同座祠廟裏享受祭祀。那麼成都武侯祠和昭烈帝廟為什麼是同一個地方呢?

根據《三國誌》記載,諸葛亮去世後,蜀漢百姓自發祭祀心中敬愛的丞相,結果遭到劉禪的嚴禁,引發民怨。後來為了緩解矛盾,劉禪下詔在漢中修建了第一座武侯祠,即如今的勉縣武侯祠,其他地方則不許立祠廟祭祀諸葛亮。

可見在蜀漢時期,劉備與諸葛亮不要說在同一個祠廟,他們各自的祠廟甚至都不在同一個城市裏。

蜀漢滅亡之後,劉禪的禁令也就作廢了,蜀中百姓便在成都為諸葛亮修建了武侯祠,每時祭祀。到了唐朝的時候,成都的武侯祠位於昭烈帝廟附近。杜甫在《詠懷古跡·四》中提到的“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指的就是這座武侯祠。

明朝初年,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被封為蜀王,就藩成都。到了成都之後,朱椿發現諸葛亮的武侯祠與劉備的昭烈帝廟在城中並立,而且祭祀諸葛亮的百姓明顯要比劉備的多。這讓重視君臣等級名分的朱椿非常不高興,決定要整頓一下。

於是朱椿下令拆掉成都武侯祠,將諸葛亮遷入昭烈帝廟,與關羽、張飛一樣成為祭祀劉備的配享大臣。在明清兩朝的時候,成都武侯祠在官方名義上是不存在的,隻有漢昭烈帝廟,這也是如今成都武侯祠正門上掛著“昭烈帝廟”匾額的原因。

可是讓朱椿沒想到的是,老百姓才不管什麼“君臣名分”,依然是祭祀諸葛亮的人比劉備多,而且堅持把祭祀諸葛亮的祠廟叫“武侯祠”。朱椿把諸葛亮遷入之後,昭烈帝廟的名字在民間逐漸被遺忘了,武侯祠反而成了這座祠廟流傳最廣的名字。

新中國建立之後,根據人民的意願,四川省在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時候正式將這座中國唯一君臣合祀的祠廟命名為“成都武侯祠”。不過門上那塊“昭烈帝廟”匾額是曆史文物,依然保留了下來。

最後更新:2017-10-27 08:18:01

  上一篇:go 諸葛亮的《誡子書》為何成為千古絕唱?
  下一篇:go 汪涵的五大超級致命缺點致越來越多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