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53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融会一生学识,临终写给儿子一封家书,入选语文教材

诸葛亮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物,距今已有1800年,但他依然被家喻户晓,甚至许多华裔、外国人都知道他的传说故事。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智全能的人物,在政治、军事、发明、文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忠”和“智”的代表。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曹魏,率军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因长期的积劳成疾,诸葛亮病倒了。

有感于命不长久,诸葛亮对于善后之事一一作了安排,想起年仅8岁的儿子诸葛瞻时,心生愧疚。诸葛亮晚年得子,可惜因为政事太忙,从来没有亲自教育过孩子,甚至很少见面。于是,诸葛亮将自己平生所学,写成一封家书,指导诸葛瞻修身立志,这就是传唱后世的《诫子书》,全文仅有86字。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白话译为: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诸葛亮的这封家书,通俗易懂,易于让人接受,展示了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也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处世箴言,如今已入选语文教材。

我是趣味的历史,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我。

最后更新:2017-10-08 13:14:07

  上一篇:go 杨幂谈论潜规则问题:看导演值不值得去睡,这会是一种动力!
  下一篇:go 同样一条超短裤 杨幂被夸成天仙 马苏却被吐槽成像尿不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