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創的始人馬克·紮克伯格:未來學校在技術和製度上都會發生巨變
Facebook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公布了給女兒的一封長信,公開宣布女兒Max出生,並表示將把99%的Facebook股份捐給慈善組織“陳·紮克伯格倡議”。這是紮克伯格和華裔妻子普莉希拉·陳2009年成立的慈善組織。捐贈金額現值約450億美元(約2879.8億人民幣)。
國內很多媒體都報道了此事、刊登了長信,有人恭喜,有人大讚父愛,還有人給慈善點讚,但幾乎沒人注意到:在這封給女兒的長信裏,紮克伯格對未來的教育模式、趨勢進行了預測,並表達了順應、推動、參與構建未來社會教育體係的意願。
1
Facebook嫁接教育
紮克伯格預言四大教育趨勢
和所有父母一樣,紮克伯格夫婦也表示希望孩子能在“比我們現在更美好的世界裏成長”。
那,怎麼才能讓世界更美好呢?
紮克伯格夫婦在信中明確提出了兩點:開發人類潛能和促進平等。
信中,紮克伯格夫婦解釋說,開發潛能意味著不斷拓展人類生活的美好極限,促進平等則是為了確保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我們的社會必須這樣做,不僅出於正義、慈善,也是為了偉大的人類進步。”
開發人類潛能+促進平等=?
正確答案當然是“教育”。
信中提到,開發潛能和促進平等這兩大使命需要新的方法來實現,而紮克伯格夫婦願意也有誌於為此投資。
“我們這一代在教室中長大,在那裏以同樣的速度學習同樣的東西,無論我們是否感興趣或需要。
你們這一代將可以為自己將來要做什麼設定目標,比如,工程師、醫生、作家或社區領導人。你們將擁有新的技術,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學習,你將可以在自己最感興趣的學科取得快速進展,並在你最具挑戰性的領域獲得盡可能多的幫助。你可以探索今天學校並未開設的科目,你的老師也會有更好的工具和數據,幫你實現自己的目標。”
此外,信中多次提到了社區的重要性,以及人與人的連結將產生怎樣的奇跡。
整封信,紮克伯格夫婦預言了四大未來教育的趨勢:
1.個性化、定製化學習: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需要和目標,找合適的老師有針對性地學;
2.突破時空限製:不受生活地點的束縛,不受同齡人學習進度的束縛,這點當然要通過互聯網實現;
3.學習將成為一種探索:學習將不再是記憶前人的經驗、知識,而是掌握可實踐的技能,甚至探索前所未有的領域。
4.教師將不再是一種全職職業:它將不受年齡、職稱、學曆的限製,隻要某個人在某個領域很牛就可以在這個領域靈活性地教學生。
Facebook用戶數量龐大,其社區基礎完全可以實現“人找人”,也就是想學的人找到能教的人、同學的人,所以,對接資源、嫁接教育、開啟個性化的互聯網學習時代隻是個技術問題。
紮克伯格夫婦表示他們正在研發相應的技術,測試結果很好,“學生不僅在考試中表現更好,還能獲得技能和信心”,並認為“旅程已經開始”,未來的學校在技術和製度上都會發生巨變。
2
基層學校和AltSchool
紮克伯格數字時代教育的樣板間
紮克伯格和妻子正在建的學校名叫“基層學校(The Primary School)”,位於加州東帕羅奧圖(East Palo Alto),專收貧困兒童。
這個學校的誕生和紮克伯格的華裔妻子普莉希拉·陳有很大關係,普莉希拉·陳本科畢業於哈佛大學,之後在舊金山大學醫科攻讀博士學位。她曾在矽穀最頂級的Hacker私立學校做過幾年教自然科學的老師,還曾在舊金山綜合醫院擔任兒科醫生。
婚後,紮克伯格和妻子一直熱心於教育和醫療事業,多次向學校和醫院捐款。
因此,他們建的學校就有了以下特點:
1.學校位於高犯罪率、高失業率、低收入家庭聚居的城市
東帕羅奧圖距離Facebook總部所在的Menlo Park僅有十多分鍾的車程,但這個地方是有名的高犯罪率、高失業率、低收入家庭聚居的城市,當地公立學校的教育質量也很低。
普莉希拉曾多次表示,性侵、家暴等家庭問題會形成慢性壓力,進而影響腦部發展,導致學習障礙。所以,“基層學校”致力於給弱勢群體的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機會,進而促進他們的潛能發展。
2.完全免費,學生還享受全方位的醫療服務
普莉希拉就讀哈佛大學時曾輔導波士頓貧民區的學童,她發現課業輔導無法為學生的人生提供實質性幫助,真正有效的做法是改善他們的家庭環境、提供完善的醫療保障。
所以,“基層學校”接受未出世的孩子搶先“入學”,孩子的母親可以得到適當的產前保健。
3.和家長一起製定孩子的成長計劃
學校將為每個家庭配備一個健康和教育教練,教練將與父母一起為孩子製定成長計劃。
這所學校將從2016年8月開始運行,最開始隻有3個學前班,未來每年會增加一個年級,一直增加到八年級。
今年5月,獲得紮克伯格1億美金投資的個性化定製學校AltSchool也符合了紮克伯格在給女兒的信中所提到的兩大使命。
創辦AltSchool的馬克斯·文迪拉(Max Ventilla)之前在穀歌負責個性化服務,並創立了Google+等產品。當他想在舊金山為女兒找一所小學時,發現大部分學校都是填鴨式的,個性化的學校數量少,又都很貴。他覺得美國教育太落後了,於是決心改變現狀。
2013年,他創建了個性化教學培訓學校AltSchool,還開發了定製化的教育硬件和軟件,可以大規模複製到其他國家。
他認為數字時代的學校應該是這樣的:
1.學校不再是一個孤立的機構,AltSchool是由一係列微型學校組成的。每校有80-150名學生,目前共規劃了8個校區。
2.學校有著由技術專家開發的個性化在線平台,老師可以在線集中備課,而學生可以在平台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個性化學習策略。Altschool的雇員中有三分之一是軟件工程師。
3.不分年級,社區化學習:年齡相近的孩子分在同一個班,堅持25人以下的小班教學和高師生比,讓老師充分了解學生、因材施教,保證效率。
4.以完成項目為驅動實現個性化學習:每個學生的Playlist(和課程表相似)包含了一周20-25個需要完成的項目,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感興趣的方向都不同,沒有任何一個學生會收到完全相同的Playlist。
此外,孩子們在Altshcool 每周外出考察一次,實地探訪博物館或參加科學研討會,接觸更廣闊、更真實的世界。學生們每天還有 SEL(social-emotional learning,社會情感學習),幫助孩子和世界、社會建立關係。
在Business Insider的一篇報道中,詳細描述了學生在Altschool的學習情況:
每天早上學生進門後在IPad上用學校開發的APP簽到。這個平台,從簽到、成績、食物過敏信息、個性化學習方案(PLP),到學生的興趣、優勢、劣勢應有盡有,老師和家長都能拿到孩子在學校的一手信息。孩子每周通過平台接收“個人任務列表”,包含個人及小組清單。
除了“基層學校”和AltSchool,矽穀大佬們似乎都在進軍教育領域,比如: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為自己的兒子建立的私立小學Ad Astra,其名字來自拉丁文,意思是“前往星際”(to the stars),除了馬斯克家的5個娃,學校裏還有不少SpaceX公司員工的孩子。
曾投資了Skype、百度、Tesla、Hotmail、Twitter、Tumblr、Yammer、Box等諸多科技創業明星公司的風險投資人蒂姆·德瑞普(Tim Draper)創辦了Draper University,其目標是為矽穀乃至世界培養一批具備創業素質、追求遠大夢想、果敢堅毅、絕不放棄、追求完美、能承受失敗打擊、不斷全力以赴、衝破阻礙、成就偉大事業的年輕人。
為什麼矽穀大佬都熱衷投資教育?
因為回報率高?
因為自己的娃到了上學的年齡?
可能吧。但有一點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共同期望,也是紮克伯格給女兒的信裏開頭的一句話,也是每個家長的心願:
我們希望,你長大後的世界比我們現在的更好。
以下是紮克伯格與妻子寫給女兒的信:
親愛的馬克西瑪,
我和你的母親無法用言語來描述你帶給我們的未來希望。你的新生活中充滿了希望,我們希望你能保持快樂和健康。你已經給了我們充分的理由,讓我們反思我們希望你生活的世界。像所有父母一樣,我們希望你在比我們今天生活得更好的世界中快樂成長。
但是新聞中往往更多提及負麵的東西,實際上,從很多方麵來看,我們的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好。健康正獲得改善,貧困水平正在降低,知識正在增長,人們之間的聯係變得更為緊密,每個領域的科技進步都意味著你的生活應該比我們今天好得多。
我們將努力實現這個目標,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愛你,也因為我們對所有下一代孩子擁有道義上的責任。我們認為所有生命都有平等的價值,包括人數超過今天的未來一代。我們的社會有義務投資於現在,以改善那些即將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的生活,而不僅僅是已經降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人的生活。
但是現在,我們並非總是將所有資源集中於你們這一代將麵臨的最大機遇和問題上。以疾病為例,今天我們在治療疾病方麵的花費是投資於將來你們不會生病的研究的50倍。在不到100年時間裏,我們會看到某些疾病完全被治愈,其他疾病獲得更好治療。隨著科技進步加速,我們在接下來的100年中,將有機會預防和治愈疾病,同時在大多數疾病方麵作出重大突破。
今天,大多數人死於五種疾病,分別是心髒病、癌症、中風、神經退行性疾病以及傳染病,我們可以在這些和其他疾病方麵取得更快進展。一旦我們認定你們及你們的孩子一代不會在受某種疾病困擾,我們有責任向未來傾斜投資以便實現這個目標。我和你的母親想要盡我們的責任。
我們希望你們這一代集中做兩件事:推進人類潛能和促進平等。其中,推進人類潛能就是竭力推動人類生活發展。你能學習和體驗超過我們今天100倍的東西嗎?我們這一代能治愈疾病,這樣你們就能夠更長壽、健康地生活嗎?我們能連通整個世界,這樣你們能夠獲得每個創意或機會嗎?我們能利用更多清潔能源,這樣你們能夠投資更多我們今天無法實現的事情同時保護好環境嗎?我們可以培養創業精神,這樣你們就能創建任何企業,解決任何挑戰,促進和平與繁榮嗎?
促進平等就是要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這些機會,不分種族、家庭或出生環境。我們的社會必須這樣做,不僅因為出於正義或慈善,也為了偉大的人類進步。今天,我們被剝奪了潛力,因此許多人更需要機會。而唯一充分發揮我們潛力的方式就是為人才、創意以及世界上所有人的貢獻提供渠道。我們能夠消除貧困和饑餓嗎?我們能為每個人提供基本健康保障嗎?我們能建立包容和樂於接受的社區嗎?我們能在所有國家之間培養和平與理解關係嗎?我們真的能讓每個人獲得平等權利嗎,比如女人、孩子、少數族裔、移民以及未聯網者?如果我們這一代做出正確投資,這些問題都可以獲得肯定答案,並有望在你們有生之年成為現實。
這兩大使命將需要新的方法來實現。我們必須進行25年、50年乃至100年的長期投資,最大挑戰要求有遠見卓識,它們無法用短期思維來解決。我們必須與我們為之服務的人們直接接觸。如果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的需求與渴望,就無法幫助他們。我們必須建立足以改變現狀的技術。許多機構都在投資應對這些挑戰,但最有效地就是通過創新提高生產力。
我們必須參與政策與宣傳以便形成辯論。許多機構不願意這樣做,但要想取得進展必須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行動支持。我們必須支持每個領域最強大、最獨立的領導者。與更高效的專家合作,而非自己嚐試領導努力。我們今天必須冒險去學習明天的經驗,我們很早就開始學習,我們嚐試的很多事情都會失敗,但我們將會繼續學習,不斷保持進步。
我們的個性化學習體驗、互聯網接入、社區教育以及健康已經形成了我們的哲學。我們這一代在教室中長大,並在那裏以同樣的速度學習同樣的東西,無論我們是否感興趣或需要。你們這一代將可以為自己將來要做什麼而設定目標,比如工程師、醫生、作家或社區領導人。你們將擁有新的技術,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學習,幫你集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你將可以在自己最感興趣的學科取得快速進展,並在你最具挑戰性的領域獲得盡可能多的幫助。你可以探索今天學校並未開設的科目,你的老師也會有更好的工具和數據,幫助你實現自己的目標。
更好的是,全世界的學生都將可以通過互聯網使用個性化學習工具,即使他們並未生活在好學校附近。當然,除了科技之外,每個人也需要擁有生活中更公平的起點,而個性化學習是一種可擴展的方式,可以給所有孩子更好的教育和更平等的機會。
我們正開始投資這種技術,結果顯示其非常有希望。在測試中,不僅學生的表現更好,他們還能獲得技能和信心,以學習任何他們想要了解的東西。這個旅程已經開始,你所在學校的技術和教學每年都會發生巨大改變。
我和你的母親都曾教過學生,我們已經看到這項工作需要什麼。它需要教育界最強大的領導者幫助全世界的學校普及個性化學習,它需要與社區交流,這就是我們為何以舊金山灣區作為起點的原因。它需要研發新的技術,嚐試新的創意。在實現這些目標前,它可能犯下錯誤,同時也吸取更多經驗。
一旦我們理解了我們能夠為你們這一代創造的世界,我們就有責任集中我們的投資於未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現在正一起努力。當我們開始時,個性化學習不僅可以幫助好學校的學生,它也會為那些聯網的人提供更多平等的機會。
對於你們這一代人來說,許多最好的機遇將來自人人都能聯網。人們經常將互聯網視為娛樂或交流工具。但是對於世界上大多數人來說,互聯網實際上可以成為生命線。如果你不住在好學校附近,它可以為你提供更好的教育;如果你不方便看醫生,它可以為你提供健康信息,比如如何避免生病或撫養健康孩子;如果你附近沒有銀行,它可提供金融服務;如果你的經濟不太景氣,它可提供就業機會。
互聯網已經變得如此重要,每10個可聯網的人,其中就有1人通過互聯網擺脫貧困或找到新的工作機會,盡管世界上還有半數人(超過40億)沒有聯網。如果我們這一代能幫助他們聯網,我們可以幫助數億人擺脫貧困,還可以幫助數億孩子接受教育,並通過幫助人們避免生病挽救無數人的生命。
這是利用科技進步和合作的另一項長期努力。但這需要發明新技術,以令互聯網變得更廉價,並可連通無網地區。這需要與政府、非營利組織、公司合作,需要與社區接觸以便理解他們的需求。我們的共同努力定可取得成功,創造一個更加平等的世界。
科技無法自己解決問題,建造更好世界需要以建造更強、更健康社區為起點。孩子們學習時需要有最好的機會,而隻有他們身體健康才能保證更好地學習。健康從很早就要開始,包括相親相愛的家庭、良好的營養以及安全穩定的環境。生活早期受過創傷的孩子經常出現不健康的思想和身體。研究顯示,大腦發育的變化可導致認知能力降低。
你的母親是一位醫生和教育者,她親眼見證了這些情況。如果你有不健康的童年,很難完全發揮潛力;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食物或居所,或擔心受到虐待或犯罪,那也很難發揮潛力;如果你擔心自己因膚色將會進入監獄而不能上大學,或這你的家人因為你的身份地位可能被驅逐,或你因為宗教、性傾向成為暴力受害者,你也很難發揮全部潛力。
我們需要能夠了解這些問題的機構,並將他們聯合起來。這就是你的母親正在創建的新式學校的理念。通過與學校、健康中心、家長團體以及當地政府合作,通過確保所有孩子從小都能獲得良好的食物和照料,我們開始將這些無法獲得平等機會的人連通起來。隻有那時,我們才能真正開始給每個人以平等機會。
要想完全實現這個目標,可能需要多年時間,但這是推進人類潛能與促進平等之間緊密相聯的另一個例證。如果我們要實現這兩個使命,我們必須首先建立包容性的健康社區。
對於你們這一代生活在更好世界中的人來說,你們將能夠比我們做的更多。今天,我和你的母親承諾,我們將竭盡全力幫助解決這些挑戰。我將繼續擔任Facebook CEO多年,但這些問題太重要,可能需要你們長大或我們老時才會開始產生效果。可是從年輕時開始,我們希望在生活中能看到更多變化。
當你作為紮克伯格與陳氏家族的下一代出生時,我們也開始了陳-紮克伯格倡議活動,加入世界各地許多致力於推進人類潛能和促進平等的人的行列。我們最初關注的領域將是個性化學習、治愈疾病、連通人們以及建立強大社區。在我們有生之年,我們會捐出持有的Facebook 99%股份幫助實現這些使命。我們知道,與那些開始應對這些問題的天才相比,我們的貢獻相當小,但我們將竭盡全力。
一旦我們適應新的家庭節奏,並從育兒假回歸後,我們將在未來數月分享更多細節。我們知道,你們對我們為何和如何做這些項目存在許多疑問。隨著我們為人父母,並翻開生活的新篇章,我們希望對每個人深表謝意。
我們之所以要做這些工作,隻因為我們的背後有強大的全球社區支持。建立Facebook已經創造了為下一代改善世界的資源,Facebook社區的每個成員都在發揮作用。我們隻有站在專家的肩頭才能取得進展,我們的導師、合作夥伴以及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人,都在為這些領域的建設做出貢獻。
我們隻關注服務社區和這個使命,因為我們被相親相愛的家庭、真心相待的朋友以及和睦相處的同事所包圍。我們希望你的生活中也能擁有同樣深刻和鼓舞人心的親情和友情。麥克斯,我們愛你,並覺得為你和所有孩子打造一個更好世界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希望你的生活中充滿了同樣的愛與希望,我們甚至已經等不及將你帶入這樣的世界。
辣麼,教育變革離我們究竟還有多遠?
教育變革大勢所趨,
但是真正有影響力的根本變革還尚未到來
不管願意不願意,其實教育變革早就在悄悄在發生。美國的可汗學院、Coursera項目、mooc學院、Altschool、K12、Google虛擬課堂等模式。
國內的有慕課網――程序員夢工廠、果殼網——提供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學習、網易公開課,都在嚐試中創新、在創新中悄然發展。
現在的教育變革,雖然目前確實還沒有完全觸動到“一間教室、一個老師、幾十個學生”的課堂基礎教育領域,也未撼動中國教育模式的基石,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教育的現狀,但是,現在沒有,不代表未來不會。
更大膽、更接近教育本質的創新,正在醞釀之中,我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隻要符合大的趨勢,就不怕弱小,不怕勢單力薄,不怕影響的人數少。
為什麼說,個性化的互聯網教育是未來的大趨勢呢?無數的教育APP,無數的網絡學院,風起雲湧,已經說明,互聯網教育與在線教育,確有這方麵的需求。
現在啥年代了,星球大戰都原力覺醒了,二胎也放開了,人民幣也進SDR了,想想看,我們的基礎教育已經原地踏步多少年了?
現在很多小朋友的爸媽基本上都是80、90後,和60後和70後,有很多的不同,她們的思想更開放,視野也更廣泛,受互聯網的熏陶也更深入,她們希望對孩子的教育更個性化、更開放、更平等。
其實現在很多舊的行業已經被顛覆了,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比如說零售業、金融業、出租車行業等。而教育行業由於根基龐大牢固,暫時還沒有被撼動,但是教育對每個人來說是重中之重,沒有理由可以在互聯網大潮中可以依然故我。
這種趨勢不是某個政府、機構或者個人可以去阻擋的,當大潮席卷過來的時候,沒有任何力量可以與之抗衡。
變革的內在驅動力,
是為了孩子的明天會更好。
進行教育變革,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學的更好,更快樂,更好的麵對以後的工作、生活和人生。她們是最容易、最願意接受這種變革的人,因為變革的內在驅動力就是孩子的需求。
有網友這樣評論:“終於有人提出把教育體係底層重建到互聯網的平台上的宏圖了,個性化方案,而且人人可以為師,這才是教育,未來大趨勢啊,完全讚同。希望速度和微信傳播的速度一樣快,希望這樣一天早日到來。也許10年之後,期待。
未來的任何行業隻有在互聯網平台上搭建才有生命力。不然淘汰是很快的事。將來應該是每個人都擁有個體商戶一樣的均等機會,真像微信公眾平台說的,人人都是品牌。所以人的教育真的是能力教育了,在這個互通的,透明的平台上,沒幾把刷子,必然遭淘汰。一直以為教育轉型互聯網挺難的,看來還是可以的,另外也可以看到,教師的職業也許10年後就會有大變革。不提升技能,可能還真得失業了。”
最後更新:2017-11-06 20:08:39
上一篇:
馬雲主演《空守道》,網友稱馬雲的出場費能值多少錢?
下一篇:
美不過三秒?宋祖兒曬照變“精分小仙女”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