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證明,喬布斯錯了!
按:今天,iPhone 8和iPhone 8 Plu以及iPhone X上市了,想起了這篇稿子。喬布斯曾經說過,“永遠沒有人會去買大屏手機(No one is ever going to buy a big phone) ”,但事實證明,他錯了。
大屏手機的勝利
華說
新鮮上市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表現之強勁,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包括蘋果公司本身在內。
昨天,蘋果公司宣布,在9月19日推出的這個周末期間,新版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銷量超過了1000萬部,創下了新高。對於這個“史上最好的開始銷售業績,並大大地打破了我們此前的所有銷量記錄”的成績,讓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笑不動:“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銷量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我們感到無比開心。”
來自生產工廠和蘋果商店的消息可以印證這“愛瘋6”在市場上有多“瘋”。作為蘋果5.5英寸iPhone 6 Plus唯一組裝商的富士康已經將產能發揮到了極致,每天都要生產140,000部iPhone 6 Plus和400,000部iPhone 6,這是該企業有史以來最高的日產量,但這樣的產量仍無法滿足訂單需求。而在已經發售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國家和地區,蘋果商店前,是通宵達旦的排隊人群以及泛濫的“黃牛”。
蘋果是全球範圍內智能手機的第一塊牌子,其產品受人追捧並不令人意外。但甫一上市三天之內就銷售出1000萬部手機,熱銷至此,確乎讓人驚訝。自然要問,是什麼原因讓人們為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瘋狂?是蘋果有口皆碑的創新麼?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無疑納入了創新技術:兩款新手機配置了蘋果設計的具有第二代64比特桌麵架構的A8芯片,配置了高級iSight和FaceTime高清攝像頭,超快速的無線技術,以及蘋果支付係統Apple Pay。但這樣的改進,不過是常規的創新,並不具有顛覆性和革命性。這樣的創新,顯然也並不足以甩開競爭對手,讓消費者為之癡迷。毋庸諱言,自喬布斯離開之後,蘋果在創新方麵漸趨平庸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當然,這裏要說一句客觀而公道話,顛覆性和革命性創新終究是靈光一現,可遇而不可求,細節的改進才是創新的常態。
是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一亮相便贏得“滿堂彩”,不是因為兩款手機的技術創新,相比於競爭對手有多麼過人之處。以愚觀之,其驚豔的市場表現,是源自一個簡單的外在改變,iPhone的尺寸由小變大了!作為蘋果iPhone係列的第八代產品,此次新上市的iPhone 6的顯示屏尺寸為4.7英寸, iPhone 6 Plus的顯示屏尺寸則為5.5英寸在,是蘋果曆史上發布的顯示屏尺寸最大的手機。
一個顯示屏尺寸大小的改變,果真具有“重大意義”麼?回答是,對蘋果而言,的確如此。這一看似不起眼的簡單改變,在別的廠家那裏,其實根本算不上什麼事,但在蘋果這一麵,卻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因為這一改變,不僅僅是顯示屏尺寸由小變大,更是蘋果對固步自封畫地為牢觀念的自我突破:在抗拒了N之後,蘋果終究不得不順應市場,加入了智能手機大屏化潮流。
實際上,蘋果的競爭對手敏感地看到了這一變化。在蘋果對外發布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的當天,三星菲律賓分公司的員工發了一條推文:在“永遠沒有人會去買大屏手機(No one is ever going to buy a big phone)”的名言下,補了一刀,“看看是誰出爾反爾(Guess who surprised themselves and changed their minds)。嘲諷意味明顯不過。
熟悉掌故之人知道,“永遠沒有人會去買大屏手機(No one is ever going to buy a big phone) ”是喬布斯的一句名言。這位蘋果神話的締造者當年固執地認為,3.5英寸是最適合人類的屏幕,而超過這個最佳尺寸的手機則會鮮有顧客問津。“教父”的這句話,也在N年內成為蘋果公司的教條,讓後繼者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便是在迫於形勢下推出4英寸的iPhone 5之時,也保持著顯示屏寬度不變,而僅是將長度拉長,其小心翼翼之狀可掬。因而對蘋果公司而言,此次推出4.7英寸的iPhone 6和5.5英寸的 iPhone 6 Plus.,算得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作為競爭對手,三星顯然有資格和理由嘲諷蘋果當初的傲慢和如今的跟隨。畢竟在市場這一方麵,三星是第一個敏感地捕捉到了手機大屏化的趨勢,並引領了這一大屏化浪潮。這種預判,當然不是三星及其主事者一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來自於市場實踐。不同於蘋果隻做單一產品,三星做的產品多而雜,幾乎覆蓋了所有的消費人群。因而相比蘋果,三星對不同層次的消費者的需求訊息,遠比蘋果掌握得多,多的多,也因此更容易、更準確地預判市場的走勢。預則立,不預則廢。此所以在品牌號召力遠不如蘋果的情況下,三星能夠在市場上攻城略地咄咄逼人,尤其是大屏幕手機市場所向披靡也。由此也可以推斷,當傲慢的蘋果放下身段,突破自我束縛的教條,主動順應市場潮流,加上其無人可及的品牌號召力,那些曾經流失的顧客會重新回來。新版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三天銷量超過1000萬部隻是一個開始,未來的銷售數據還將會不斷驗證,這是一個極為暢銷的產品。
然則為什麼智能手機越做越大,大屏化成為一種趨勢?這裏的關鍵局限,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勐發展和廣泛應用!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已經不再是一個電話,而是一個綜合性的智能終端,幾乎所有人們想象到的事情,如今都在這個手機上操作和實現:可以通話,可以收發郵件,可以打遊戲,可以看電影電視,可以網上購物,可以電子導航,可以炒股,可以購買基金和理財產品……總而言之,幾乎無所不能,不怕辦不到,隻怕想不到。如是情形下,對消費者而言,手機屏幕尺寸越大,操作體驗無疑越好。大屏幕手機的應運而生,理有固然,勢所必至也。(可參見本博客中的《手機尺寸為什麼越來越大》一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拘泥於什麼“3.5英寸是最適合人類的屏幕”當然是教條主義,不亦惑乎!傲慢的蘋果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明白無誤的。此番推出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也算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狂妄的福特認為他的T型車永不過時,市場證明他錯了;偏執的喬布斯認為3.5英寸是最適合人類的屏幕,市場證明他錯了。由此可見,再偉大的企業和企業家,也要對市場存“敬畏”之心。道理簡單不過:市場是檢驗產品的唯一標準。
最後更新:2017-10-08 20:15:43
上一篇:
趙麗穎走紅毯衣品飆升氣場初顯,周冬雨露美背,兩者誰更美呢?
下一篇:
卓偉高徒再爆實力女明星戀情,趙麗穎、周冬雨皆上榜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