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07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马云说不懂点艺术将来找不到工作?让画廊般的家来熏陶你的艺术气质

点击播放 GIF/15K

「是平淡生活家,也是高级艺术感」

“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艺术,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最近马云的这句话反复被讲,的确,艺术之于我们的生活,似乎一直是个亟需恶补的非必要品。

要解决这个问题也简单,首先从每天待时间最久的地方下手,买来的艺术品如何安放?一个与艺术相融的家,绝对能够潜移默化地浸染你、影响你,使你获得感知世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今天尖叫君给你介绍6个家的案例,告诉你在一间公寓里诗意地栖居,可以是平淡生活家,也是高级艺术感。

「一个摆满艺术品的前厅」

剑桥公寓@美国马萨诸塞州

by Stern McCafferty Architects

这是波士顿当代艺术学院董事会主席的家,住宅原建于1905年,位于哈佛大学所在的马萨诸塞州剑桥市。

Stern McCafferty建筑工作室将这个乡村小屋修葺一新,它的入口处在改造时被设计为房主私人艺术收藏的展厅。地板上、楼梯转角处、墙面上和家具上,艺术品错落有致地摆在其间。

“我们去掉了二楼的一部分来创造一个双层的层高,极简而现代的藏品恰到好处其填充了室内的细节。”设计师说。

扩展过的生活区变得宽敞而明亮,白墙壁和轻木地板作为呈现艺术品的中性色背景,类似于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和纽约MoMA博物馆的布局。

而在入口右侧,餐厅的深灰色墙壁是一片亮色中的不同之处,这样的配色平衡了原有大窗户带来的大面积采光。

连着房子新加的小屋采用红色与黑色的钢架,在尊重原建筑的基础上拓展了一个惬意的户外露台。

「一个精致如画廊的厨房」

FOOTSCRAY公寓@澳大利亚墨尔本

by BoardGrove Architects

第一眼看这个墨尔本郊区的少女粉公寓,就感受到一股温暖的性冷淡风格。粉白的基调、简洁的线条,每一件家具和陈设都有着艺术品一般的外观,房主一定是个纯真而明朗的妹子。

BoardGrove建筑事务所想传递一种“没有主题的美感”,因此设计师们重新调整了室内布局,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线,进一步打破封闭的空间,来增加公寓的流通互动。

客厅、厨房和用餐区三者的界限被模糊化处理,合成单个开放式的空间。常用的厨具和家电被隐藏起来,冰箱、微波炉被藏在了粉色的金属拱门中,只剩下线条利落的简单家具,使这里看上去简洁清爽。

室内大量使用淡粉色、白色,柔化中和了混凝土地板与墙壁硬朗的灰色,营造出温暖、静谧的氛围。

三个新设计构成了主要视觉陈设,一张可丽耐材质的烹饪台和橱柜、一扇带激光切割拉手的大金属拱门,和墙上那个很能藏东西的拱形灶台。

房屋的主人热爱收集艺术与设计书籍,因此设计师决定让书籍成为房屋装饰的一部分。一条8米长的隔板置物架将书和画陈列出来,为空间点缀出更多色彩和趣味。

「隔板两头的家与画廊」

画廊×公寓@德国柏林

by Raum404

这间130平米的公寓坐落在柏林一个典型的19世纪老房内,由瑞士Raum404工作室设计改造,既可做私宅使用,也能当向公众开放的展厅,充分满足了艺术家房主的需求。

房子尽可能地保持了原本的简约风格、白色基调和宽敞的空间,浴室、厨房、储藏间都隐藏在白色面板之后,大面积的一块块白色是展示主人作品的绝佳背景。

白色隔板是两个世界的连接与隔断,藏于其中、相对封闭的空间是生活,对外展示的敞亮空间则是艺术,从而让公寓兼具了画廊的用途。

为了得到足够的展示空间,设计师将公寓内的几面墙体移除,使之变为一个整体的宽敞空间,然后用面板进行修饰,遮一遮那些杂乱的日常生活空间。

当白色的面板关上时,琐碎的生活空间消失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纯粹、抽象、素净的整体空间,从而避免干扰到艺术品与观众间的直接联系。

同时,三米多高的天花板、四个全高的窗户,和一个通往手工制作室的小阳台,保证了整个展示空间所需要的光线。

「一个画框组成的白房子」

白房子@美国华盛顿

by SkB Architects

这座位于华盛顿的90年代建筑经过改造,充分满足了展示主人艺术收藏品的需求。

正面的墙壁大窗户如同一个画框,定格了餐厅的画面,画中是白色餐桌、黑色餐椅、工业吊灯。

厨房、餐厅以黑白为主色调,没有多余的装饰,唯有落地窗延伸了空间感,连通室外的景色。

客厅采用白色的墙壁、深色的木地板,搭配简洁的家具,让艺术收藏品引人注目。

起居室的一面壁炉将空间巧妙划分。

通往二楼的楼道采用天窗与窗户的设计,充分满足通风采光的需要,又为“家徒四壁”带来别样的光影。

后院里有石块堆砌的矮墙、绕泳池铺展而开的鹅卵石,与蓝天白云树林构成一幅别具禅意的景致。

「艺术工厂风的老建筑」

老建筑房@西班牙马德里

by Lucas y Hernández-Gil Arquitectos

这栋位于古老城市中心的原建筑历史可追溯至1950年代,是马德里建筑师Gutierrez Soto的作品,原本封闭的空间经过一番改动与保留,成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家。

房子内大部分空间是白色的,加上一些中性色作为点缀,使之看起来开敞干净,一边墙上挂着蒙德里安派的几何抽象画,增色不少。

“我们将混凝土的结构展露出来,感觉就像坐在家里与画廊之间,又不失原有的舒适空间。”Lucas说。

橡木地板与混凝土相协调,在保证舒适的居住面积的前提下,一半空间留给存放艺术收藏使用。

卧室可以说是极简的代表设计了,营造出一个纯粹的休憩地。

浴室则运用了马塞尔大理石材质,两个洗手台的摆设,似乎一个为画廊准备,一个用于居家,强化了居住在家与画廊之间的感觉。

「隈研吾的借景木屋」

木房住宅@美国波特兰

by 隈研吾

如果你足够有钱,那就请一个名设计师来建造,从里到外地透出一股艺术气息。继日本文化村和竹帘天花板的日料店之后,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在美国波特兰的第三件作品是一个住宅。

概念住宅为日本建筑商Suteki而设计,隈研吾采用“借景”的原理,以远景和近景来补充和突出建筑,为现代建筑赋予古典风格。

“借景”的方式可追溯到17世纪,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主义建筑师常用它创造室内外的连续性,尤其在日本常用。

巨大的木板环绕整个住宅的屋檐,明净的落地窗也遍布整个住宅。无论刮风下雨,你都可以在长长的屋顶下放一张藤椅,端一杯清茶,在大自然中享受最本真的艺术。

大量天然木材、瓷砖和石头是住宅的主要构成,房间主体均由温暖的黄色原木构成,给人一种温馨、经典的感觉。

户外空间的设计也被隈研吾承包了,他引培了一棵橡树和一棵红衫木,环绕住宅还有一条潺潺小溪,平添了一份宁静和灵动。

人要平淡踏实的生活,也要想象力和艺术。看过这些案例以后,你学会怎么在家里增添艺术感了吗?

撰文_元子|编辑_惟斯

-END-

最后更新:2017-10-24 20:00:59

  上一篇:go 马云的无人餐厅今天正式开业,没有一个点菜员、收银员!而下一个行业竟然是会计行业!
  下一篇:go 1993年的《济公》周星驰恶搞无厘头,完全架空了导演杜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