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1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李彥宏首談中俄搜索引擎合作:數據交換沒有成本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

9月19日,第四屆“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敦煌舉辦,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受邀出席開幕式。在演講中,李彥宏首次談及此前曾造訪俄羅斯互聯網巨頭Yandex。在他看來,中俄搜索引擎之間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因為“數據交換沒有成本,數據合並隻會使雙方更強”。

據悉,在本月初,李彥宏曾攜百度副總裁向海龍等一眾高管,在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Yandex總部與該公司創始人阿卡迪·沃羅茲和伊亞·塞加洛維奇進行了會麵。這是百度與Yandex的首次會麵。雙方就人工智能等公司業務進行了交流與會談,並展現出合作意向。

Yandex是俄羅斯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該公司目前所提供的服務包括搜索、新聞、地圖、百科、電子信箱、電子商務、互聯網廣告及其他服務。Yandex在俄羅斯本地搜索引擎的市場份額已遠超穀歌,因此被認為是俄羅斯的“百度”。

在9月19日的演講中,李彥宏談到造訪Yandex的感受時說道:“在俄羅斯上像百度這樣的中國網站,速度很快,說明“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公路、鐵路,互聯網的帶寬也已經發展得不錯了。第二個,我覺得我們和“一帶一路”國家中互聯網公司、媒體公司、人工智能公司之間的合作還沒有真正地展開。”

李彥宏表示,不僅僅是傳統媒體公司,互聯網公司、人工智能公司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也有很多合作的機會,因為“數據的交換是沒有成本的,你有了我再有不會增加你的成本,但是我們把數據合並起來,它的力量就比以前強大了很多”。他指出,數據上的合作和交換的機會還有助於進一步降低“一帶一路”國家溝通交流的成本。

附:李彥宏演講全文

尊敬的楊振武社長、林鐸書記,各位中外嘉賓:

大家上午好!

我是第一次參加“一帶一路”的媒體合作論壇,非常高興。我想講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新時代下媒體麵臨的機遇和挑戰;第二個問題,我想講一講,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媒體合作的一些想法。

在過去二十年間,媒體一直在麵臨著新技術的挑戰。大家知道,過去二十年也是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二十年。最早的時候,互聯網上的內容主要形式是文字,早期的時候,像《人民日報》這樣的媒體最早感受到了互聯網的衝擊。後來,網速越來越快,網上的圖片越來越多,像《讀者》這樣的雜誌,或者更確切一點說是時尚雜誌、依靠美圖來吸引讀者的媒體,也受到了衝擊。今天,網絡上的視頻已經非常的普及,無論是帶寬、服務器,還是智能手機都已經足夠強大,大家習慣了在手機上看視頻內容,這也對電視台造成了比較大的衝擊。今天的年輕人看電視已經越來越少,但是我們能夠看到,年輕人對視頻內容的消費需求仍然非常的旺盛。在中午吃飯之前,我看到我們公司的年輕人,隻要還沒有找到他想看的視頻內容,他是不會開始吃飯的。哪怕花十分鍾才找到他想看的內容,然後放在那兒,當這個視頻內容開始播的時候,他才開始吃飯。用戶消費內容,用戶和媒體接觸的方式是在不斷改變的,這要求我們的媒體公司隨著技術的演進,要不停地更新自己的內容,去適應新的時代。

最近兩年,社交網絡也非常的火。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內容和傳統媒體傳播的內容也有非常大的不一樣。剛才,西班牙埃菲社社長何塞·維拉先生也提到這一點,媒體要堅守自己的職責,要尊重事實,而網上發表的內容更多的是評論,有些甚至是假新聞。去年,我記得有一件事情影響還蠻大的,網上有報道說CNN在波士頓的廣播被黑客攻擊,播放了半個小時的黃色內容,後來有各種各樣的人出來撇清責任,說這不是我們媒體的問題,是技術提供商的問題。等到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大家才發現這是一個假新聞,其實CNN從來沒有被黃色網站攻擊過。網上傳播的內容真假難辨,在中國也有很多類似的情況,我想,微信公眾號也在花很多精力不斷去刪除被證實是假消息的內容。百度選擇了另外一種做法,大家在手機百度中看信息流的話,經常會在文章的末尾有一個百度百科的詞條,我們相信百科詞條是相對比較權威、公正的信息,所以我們用了一種技術,對於任何一篇報道提取其中一些關鍵的主題詞,如果我們覺得這些主題詞是用戶有必要了解它的背景情況時,我們就用百科詞條的形式附在後麵,給大家做一些背景知識的補充,避免以訛傳訛,以及一些虛假的消息或者低質量的內容在網上獲得較大範圍的傳播。這是過去互聯網對於媒體的衝擊。

其實,現在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在中國,互聯網的滲透率已經高達50%,該上網的人基本上都已經上網了,該用智能手機的人也都用上了智能手機,也許媒體覺得“互聯網對我們的衝擊結束了”,但是我覺得恰恰相反,技術對媒體的衝擊其實才剛剛開始。在新的時代、在人工智能時代,很多過去不敢想的事情現在可以做到了,比如用機器人來寫稿。對於傳統媒體來說,編輯、記者將來工作的安全性都可能會受到挑戰。比如,昨天百度宣布了一個新的CFO的任命,我看到外媒也有大量的報道,但是大同小異。其實,類似這樣有套路的文章機器都可以寫出來。還有,像上市公司的財報,長篇大論中其實就那麼幾個重要的點,完全可以用機器來寫這樣的報道。當然我覺得,未來高水平的編輯和記者還是有自己發揮的空間,人工智能再強還是沒有人強。人怎麼能夠利用技術,利用能夠獲得的信息提供高質量的報道,提供高質量的內容,這是未來媒體所麵臨的機會,也是很大的挑戰,就看我們怎麼來用它。

第二個問題講一下“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媒體合作。中國人到“一帶一路”其他國家去旅行的話,經常會遇到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我們要帶一個電源轉換插頭,因為每個國家的製式、甚至電壓都不太一樣。這就是在工業革命時代,“一帶一路”國家沒有很好地配合所導致的結果。未來在人工智能革命時代,我們希望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希望通過合作,通過數據的交換,使得各個國家無障礙地進行溝通、進行交流。今天,百度翻譯已經能夠支持28種語言、700多個方向的互相翻譯,翻譯出來的效果可能不像人翻譯的質量那麼好,但是也基本上能夠看懂了。這樣的技術繼續發展下去,會使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溝通障礙大大降低。那麼,我們怎麼能夠讓它更快地降低呢?這就存在數據上的交換和合作機會。機器翻譯的質量之所以能夠提高,除了技術的迅速進步之外,也需要大量的人工去標注很多數據。在中國,我們有強大的標注團隊,但是在很多國家我們還沒有這種團隊,我覺得這是一個合作點。

這個月早些時候,大概兩個多星期之前,我在俄羅斯出差,有兩個感受。一個是在俄羅斯上像百度這樣的中國網站,速度還是很快的,說明“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公路、鐵路,互聯網的帶寬也已經發展得不錯了。第二個,我覺得我們和“一帶一路”國家中互聯網公司、媒體公司、人工智能公司之間的合作還沒有真正地展開。我去拜訪了Yandex,大家知道這是俄羅斯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和最大的搜索引擎。我們發現其實大家在認識上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在數據上也是有很多可以交換的。大家知道,數據的交換是沒有成本的,你有了我再有不會增加你的成本,但是我們把數據合並起來,它的力量就比以前強大了很多。所以我們覺得,不僅僅是傳統媒體公司,其實互聯網公司、人工智能公司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也有很多合作的機會。

百度是一個技術基因比較強的公司,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開發了各種各樣的技術,其中包括語音識別的技術,自然語言理解的技術,圖象識別的技術,用戶畫像的技術,希望這些技術能夠給我們的媒體朋友們提供一些工具,讓大家不是丟掉工作,而是越來越好的工作。

謝謝大家!

最後更新:2017-10-08 13:38:49

  上一篇:go 周冬雨要帶媽媽看《喜歡你》 爆料導演初見奚夢瑤
  下一篇:go 周冬雨竇靖童又合體!親密同行相互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