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11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这一次,成龙弄丢了自己的风格

在最热闹的国庆档,我们又看到了最熟悉的大哥——成龙。

几乎每一次新片上映,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大哥这么老了,还打得动吗、说好了最后一部动作片呢……

从1971年成龙大哥以武师身份进入电影圈开始,到如今2017年。

成龙大哥已经在电影行业摸爬滚打了46年。

在这46年时间内,他换回了一座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换回了圈里圈外人人尊称他一声“大哥”;

换回了《红番区》《醉拳》《警察故事》系列以及《A计划》系列……

《警察故事》

成龙作为香港警匪电影辉煌年代的见证者、开创者,他早已形成了强烈的个人的风格:

有乱打一气的街头冒险,也有打斗技术极其高超的大师,更有活泼敏捷以小博大的武者(也是成龙最具代表性的风格)。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很容易受到他强烈的个人风格的影响。

换句话说,所有成龙的电影,都是成龙本人与导演的博弈。

近年来,尤是如此。

2010年,丁晟导演执导的《大兵小将》,大哥所扮演的是一个小丑般的角色。

灰头土脸、诡计多端,最大的愿望便是有朝一日不再打仗,过安定的日子。

可以看出,导演丁晟想要的是从两个“狼狈”的、小人物小坚强的“大兵小将”里,探讨战争这一主题。

但源于成龙大哥的气场太过强大。

这部电影里成龙朴实、憨傻的农民形象,看起来着实别扭。

另外,依照成龙的江湖地位,在这部电影里——

从前期的挑选演员、到后期的宣传推广,甚至影片里小人物式的喜剧情节,处处都充满着成龙大哥一贯的风格和行为方式。

2015年,李仁港执导的《天将雄狮》里,成龙的角色是一个维护西域和平的大都护。

沉稳老练,一心以大局为重。

这与成龙擅长的小人物式喜剧截然不同。

但热评里的最高票却是在说“成龙现在的电影,最可惜的是失去了早年小人物的杂耍和自嘲”。

其中,不乏是因为以往的成龙个人风格太强烈,观众对《天将雄狮》里“大都护”的角色无法认同——

为什么?

因为导演李仁港的想要的,就是一个以家国天下为大,主张维护和平的大都护。

成龙的最擅长的是什么?

是小人物随着剧情成长改变,角色更加饱满,极易深入人心。

大都护这个角色,失败就失败在离观众太“远”了。

既搞丢了成龙本有的特色,又不能给我们一个崭新的成龙。

但导演们也并非全军覆没,在各个导演与成龙个人风格的“博弈”里,最成功的一个就要属尔冬升导演了。

2009年那部《新宿事件》,也是成龙近年来最成功的一部电影之一。

成龙仍然饰演一位小人物,与以往不同的是,他变成了一位偷渡到日本的农村青年。

体会的是小人物辛酸的底层生存。

不可否认,这同样是一部“很不成龙”的电影,但尔冬升对成龙的把控,堪称完美。

在这部电影的评价里,少有再提及成龙个人的内容,大多是在讨论影片想要表达的“偷渡人群的生存现状”这一主题。

这也从侧面说明,尔冬升很好的将成龙本人与影片融为了一体,成功挖掘了他的另一面。

尔冬升

与《新宿事件》相似的,就是正在热映的《英伦对决》。

它几乎打破了成龙的所有既定印象。

成龙不再是以小博大的正义形象,而变成了一个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老父亲。

当那个打不死的成龙,一脸皱纹、满脸沧桑的站在你面前,甚至因为电影中女儿的死有些步履蹒跚。

即使你明白这只是一部电影,你也忍不住动容。

当这样的一个形象,为了自己女儿奋不顾身前去复仇——

这样的对比,使影片具有强大的张力。

不信?你看电影预告片里,成龙抱着已死去的女儿时,无助又彷徨的眼神。

这是希望被打碎的绝望。

失去女儿后一夜憔悴,皱纹更深、白发更白。

你可以看得到他内心的五味杂陈,酸咸苦辣,唯独没有甜。

“英雄迟暮仍是英雄。”

成龙饰演的父亲,在备受打击后仍然会为了讨回女儿的公道,深陷敌人内部。

这样的成龙,你可见过?

实质上,这部电影,从预告片就开始大爆。

48小时内,打败了《敦刻尔克》《猩球崛起3》等等超级大片,登顶IMDB最热预告片第一。

Facebook播放量超过5千万,微博转发数上万条,B站播放量破十万。

想尝鲜的小伙伴可点击预告片,先睹为快

这样不一样的成龙,你还喜欢否?

《英伦对决》里,成龙与导演马丁·坎贝尔的最新“博弈”,谁输谁赢?

最后更新:2017-10-09 02:01:32

  上一篇:go 心疼,易烊千玺说过的那些发自内心的话,不经意间,眼睛就潮湿
  下一篇:go 易烊千玺当公益形象大使 穿西装弄侧分发型 帅到爆了 网友很有大佬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