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1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這一次,成龍弄丟了自己的風格

在最熱鬧的國慶檔,我們又看到了最熟悉的大哥——成龍。

幾乎每一次新片上映,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

大哥這麼老了,還打得動嗎、說好了最後一部動作片呢……

從1971年成龍大哥以武師身份進入電影圈開始,到如今2017年。

成龍大哥已經在電影行業摸爬滾打了46年。

在這46年時間內,他換回了一座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換回了圈裏圈外人人尊稱他一聲“大哥”;

換回了《紅番區》《醉拳》《警察故事》係列以及《A計劃》係列……

《警察故事》

成龍作為香港警匪電影輝煌年代的見證者、開創者,他早已形成了強烈的個人的風格:

有亂打一氣的街頭冒險,也有打鬥技術極其高超的大師,更有活潑敏捷以小博大的武者(也是成龍最具代表性的風格)。

在這樣的情況下,電影很容易受到他強烈的個人風格的影響。

換句話說,所有成龍的電影,都是成龍本人與導演的博弈。

近年來,尤是如此。

2010年,丁晟導演執導的《大兵小將》,大哥所扮演的是一個小醜般的角色。

灰頭土臉、詭計多端,最大的願望便是有朝一日不再打仗,過安定的日子。

可以看出,導演丁晟想要的是從兩個“狼狽”的、小人物小堅強的“大兵小將”裏,探討戰爭這一主題。

但源於成龍大哥的氣場太過強大。

這部電影裏成龍樸實、憨傻的農民形象,看起來著實別扭。

另外,依照成龍的江湖地位,在這部電影裏——

從前期的挑選演員、到後期的宣傳推廣,甚至影片裏小人物式的喜劇情節,處處都充滿著成龍大哥一貫的風格和行為方式。

2015年,李仁港執導的《天將雄獅》裏,成龍的角色是一個維護西域和平的大都護。

沉穩老練,一心以大局為重。

這與成龍擅長的小人物式喜劇截然不同。

但熱評裏的最高票卻是在說“成龍現在的電影,最可惜的是失去了早年小人物的雜耍和自嘲”。

其中,不乏是因為以往的成龍個人風格太強烈,觀眾對《天將雄獅》裏“大都護”的角色無法認同——

為什麼?

因為導演李仁港的想要的,就是一個以家國天下為大,主張維護和平的大都護。

成龍的最擅長的是什麼?

是小人物隨著劇情成長改變,角色更加飽滿,極易深入人心。

大都護這個角色,失敗就失敗在離觀眾太“遠”了。

既搞丟了成龍本有的特色,又不能給我們一個嶄新的成龍。

但導演們也並非全軍覆沒,在各個導演與成龍個人風格的“博弈”裏,最成功的一個就要屬爾冬升導演了。

2009年那部《新宿事件》,也是成龍近年來最成功的一部電影之一。

成龍仍然飾演一位小人物,與以往不同的是,他變成了一位偷渡到日本的農村青年。

體會的是小人物辛酸的底層生存。

不可否認,這同樣是一部“很不成龍”的電影,但爾冬升對成龍的把控,堪稱完美。

在這部電影的評價裏,少有再提及成龍個人的內容,大多是在討論影片想要表達的“偷渡人群的生存現狀”這一主題。

這也從側麵說明,爾冬升很好的將成龍本人與影片融為了一體,成功挖掘了他的另一麵。

爾冬升

與《新宿事件》相似的,就是正在熱映的《英倫對決》。

它幾乎打破了成龍的所有既定印象。

成龍不再是以小博大的正義形象,而變成了一個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的老父親。

當那個打不死的成龍,一臉皺紋、滿臉滄桑的站在你麵前,甚至因為電影中女兒的死有些步履蹣跚。

即使你明白這隻是一部電影,你也忍不住動容。

當這樣的一個形象,為了自己女兒奮不顧身前去複仇——

這樣的對比,使影片具有強大的張力。

不信?你看電影預告片裏,成龍抱著已死去的女兒時,無助又彷徨的眼神。

這是希望被打碎的絕望。

失去女兒後一夜憔悴,皺紋更深、白發更白。

你可以看得到他內心的五味雜陳,酸鹹苦辣,唯獨沒有甜。

“英雄遲暮仍是英雄。”

成龍飾演的父親,在備受打擊後仍然會為了討回女兒的公道,深陷敵人內部。

這樣的成龍,你可見過?

實質上,這部電影,從預告片就開始大爆。

48小時內,打敗了《敦刻爾克》《猩球崛起3》等等超級大片,登頂IMDB最熱預告片第一。

Facebook播放量超過5千萬,微博轉發數上萬條,B站播放量破十萬。

想嚐鮮的小夥伴可點擊預告片,先睹為快

這樣不一樣的成龍,你還喜歡否?

《英倫對決》裏,成龍與導演馬丁·坎貝爾的最新“博弈”,誰輸誰贏?

最後更新:2017-10-09 02:01:32

  上一篇:go 心疼,易烊千璽說過的那些發自內心的話,不經意間,眼睛就潮濕
  下一篇:go 易烊千璽當公益形象大使 穿西裝弄側分發型 帥到爆了 網友很有大佬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