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3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京東新通路為啥能讓小店利潤翻倍?你真的看懂了嗎?

戲言戲語:

牛X了!京東新通路幾招下去,就讓小店利潤翻倍!

利潤翻倍的小店

花姐是河北第一家京東便利店的老板,這個店是三個月前從一個夫妻老婆店升級為京東便利店的,這三個月最大的感受就是:利潤翻倍了!

跟600萬夫妻老婆店談什麼新科技新零售,都不如用一句“賺錢翻倍”來表達更紮實!

你可能會以為第一家店是樣板工程,有沒有可複製性呢?

有!山東臨沂也有一家改造後的京東便利店,在不增加營業麵積的情況下,月收入增加上萬元。

什麼情況?難道翻個牌子,就能讓流水嘩嘩上漲?就算給供貨,利差也沒有這麼大吧?

讓夫妻老婆店精細化運營

零售是一門精細活,所有做過零售的人都知道這一點,但是,中國600萬夫妻老婆店的經營不要說精細,恐怕連用心也算不上,基本是擺個貨架就開張了,關聯陳列、品類組合、品牌更迭、動線規劃、終端生動化、促銷多樣化,恐怕連一個都做不到精細運營。

這兩年火熱的B2B,一直都盯著進貨,用價格戰甚至補貼來圈小店數量,剛才提到的精細化運營,極少有平台去做。

但京東新通路嚐試一番之後,效果簡直不要太好!

以開頭提到的臨沂小店為例,僅通過品類擴充和優化陳列,他們的客單價就由14元提升至19元,日銷售額從6000元上升到10000元,增長了67%。

原來商品數量有1100個,現在上升級到2300多個,同時門店按品類進行分類陳列,並建立商品之間的關聯性,比如把泡麵和火腿腸、肉類小食陳列在一起,引導顧客做關聯性消費。

客單價提升,還不夠,還要提高利潤率,但利潤率的提升,不能指望普通商品,必須建立商品差異化,便利店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差異化選品,但這種能力,不是夫妻老婆店能做到的,他們原來的供貨渠道大同小異,就算有意識要進一些特別的商品,也很難找到渠道,就算找到渠道,也因為訂貨量太小而成本高昂。

京東有上千萬SKU,所以,在幫助小店建立差異化方麵有優勢,他們幫江蘇鹽城一位店主增加了進口商品、母嬰用品、寵物用品等,這些商品整體毛利率較高,約高出傳統品類12%,個別商品能達到60%甚至更高。這位店主通過不斷培養和固化自己的母嬰客戶群,月純收入增加了1萬元上下。

“突破格局,小店升級”京東便利店招商大會現場

當然,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調整,背後一方麵是大數據在支撐,比如什麼位置的店鋪適合上母嬰和寵物食品,京東是有大數據做參考的;另一方麵,小店主也可以收集用戶需求,如果不斷有人谘詢有沒有奶嘴,自然就會有很多母嬰群體在這個小區。

而如果是學校尤其是中學,則可以考慮一些進口食品和文化用品。

所以,便利店的精細化運營這件事,既要看覺悟,又要看能力,還得看數據,相比較那些在收銀台看電視劇的夫妻老婆店,京東新通路這種初級的精細化,都已經讓銷售額提升翻倍了,更有意義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店了,這代表了店鋪的魅力在提升。

不過,這才是初級精細化了,莫非還有高級精細化?

如何讓店鋪賺外快?

所謂高級精細化,也並不神秘,但是需要依靠資源,平台獨有的資源。

比如,你要有能爭取到品牌方的促銷資源。調戲電商一個月以前,剛報道過寶潔通過京東新通路的“行者”平台招募店主做促銷的例子,在傳統渠道需要一個月完成的事情,在“行者”平台上三天完成了,無非就是拿出了一些正常範疇內的促銷支持,而這些促銷支持,恰恰讓小店每個月多收入1000元左右,這還不算助銷物料帶來的銷售增量。這些促銷支持,以前都被經銷商截流了,品牌商隻是把原本就屬於小店的終端支持直接通過“行者”平台給他們而已。

除此這些,還有很多產品,也讓小店“獲益匪淺”。比如,小店可以代理中國移動的電話卡,他們可以免費拿來賣,售價70,賣出去之後,還能得到京東返還的50元京豆的獎勵,有的小店,光賣電話卡,一個月最高收入5000多,純利!平均下來,每個小店也能每月收入2000左右,這可是沒有任何投入的。

如果小店主善於社交,還可以代理理財、保險、旅行等產品,店主均可以獲得相應傭金。

在廣大的縣鄉鎮裏,理財、保險之類的商品,廣告的作用微乎其微,基本都是靠熟人才能做得下去,金錢往來,要是沒有高度的信任,是做不了的,小店主往往有資產、有人脈、有頭腦,很適合做這種生意。

除了實物、虛擬商品,還有服務,小店還可以通過接入京東的服務係統來賺錢,比如便民自提點,隻需要店主提供一到兩節貨架或一平米左右的閑置空間,就可以產生每月400元左右的收入。還可以接入京東維修,顧客將要維修的3C、家電類商品送到門店,店主錄入信息,京東物流統一取走維修,無需額外投入就可以賺取每單7-10元傭金。通過培養客群,這項業務在半年後的月均收益在1000元上下。

其實,這些服務的接入,往往可以帶來很多客流,拿包裹的時候,順手買點東西,太常見了。

京東商城新通路事業部市場營銷部總經理王征講解京東便利店的創新模式

B2B是服務平台,不是供應鏈

當我們總結這一係列組合拳的時候,我們發現,京東新通路其實是一個小店的開放平台,而不是一個供貨B2B,他們是圍繞小店提供所有能提供的服務,你需要進貨,我供貨;你需要店鋪管理係統,我提供;你需要陳列指導和動銷支持,我提供;你需要數據分析,我提供;你需要其他盈利項目,我也有;你想不到的服務類項目,我也可以給你做;甚至,如果你在南方容易發生洪澇災害,我還能給你提供保險服務,每年投入500塊起,受災最高賠償高達數十萬!

你發現這個小店隻需要提供一個空間,其餘所有事項都可以接入一個龐大而完整的係統,既包括IT係統,也包括運營管理體係,甚至還有保障體係。

都說這幾年B2B雖然火,但是活的慘不忍睹,那是因為他們都把自己當做了供貨商,而不是服務平台,想到的是自己的鋪貨量,而不是小店的利潤增量,沒有建立一個小店整體的升級解決方案。

一旦建立了這套整體方案,無論是消費升級,還是技術革命,曾經孤零零的小店,再也不用擔心被時代淘汰了,甚至,可以不斷引領當地的潮流。

零售是一個城市的根基,零售的先進程度,基本反映了這個城市的發展程度。當最落後的小店都已經最現代化的時候,一個從城市,還能不繁榮嗎?

最後更新:2017-10-08 08:04:01

  上一篇:go 重磅!京東集團攜手濱海新區要搞大事情!
  下一篇:go 京東便利店怎麼開百萬家 合作細節首次係統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