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马未都、杨子…你和顶级收藏家,只差了1200元!
日前,一则《厦门女子44年前存1200元,如今成功取出2684.04元》的新闻引起网友关注,网友纷纷留言:“44年前的1200元可是笔巨款啊!”
原来,陈女士拿着一张存有1200元的1973年老存单到银行取钱。而历经多次改革,各项业务分流,取钱并不容易,底单在银行系统中多方查找才找到……
银行相关负责人说,这笔存单的利息计算要涉及1972年、1980年、1993年的多次储蓄管理制度变革、至少16次的利率调整,考虑到利息个人所得税的多次变化。
经多方计算确认,在支取日这笔存单本息合计为2684.04元,利息1484.04元。
点击播放
GIF/9K
网友们不淡定了,历经44年,才得到1400余元利息?
44年前1200元能买什么?
上世纪70年代是计划经济,普通职工工资每月20多元钱。当年,好一点的大米约1角3分钱1斤,猪肉7角钱1斤。家里若有12口人,一天只需要1元钱左右的伙食费。
这1200元,在当年堪称一笔"巨款","甚至可以盖两栋楼房",成为地产开发商。
只可惜,44年的利息终究敌不过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如今,这2600多元只相当于一名基层工人一个月的收入。
果然,每条新闻背后,最热闹的就是评论。
小编觉得,网友们虽然有些激愤,但有些话还有很有道理的。对文玩界人士来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文玩大众化还未起步阶段,遍地都是等待慧眼识别的文玩宝物,价格没炒作起来,正是文玩收藏的黄金阶段。
要是小编当时手里有1200元,或许,家里的文玩收藏早就颇有规模了,以藏养藏,发家致富还用靠在这里码字吗?!
点击播放
GIF/34K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讨论一下,
假如40多年前你有1200元“巨款”,
你会像他们一样成为文玩界收藏大家吗?
古董收藏家 马未都:混迹菜市场挑宝贝
马未都赶上了收藏的好时候:在他开始收藏的时候,文物都不值钱,一个碗3块钱,他写一篇小说能挣好几十块钱,够买好多碗了。
1976年,“文革”结束时马未都21岁,从25岁到35岁是他狂收暴敛的10年。他在10年内以抄底的低价买进,得以成就批量收藏。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马未都“浪迹”菜市场遍地找宝贝。当时正是中国艺术品最不值钱的时期,一些卖菜的农民到北京来卖菜,顺便带上家里的老物件,引来识货者的高价购买。
马未都在闲逛中,淘来各种鼻烟壶、手炉、瓷罐、小玉牌等。至上世纪90年代,他的收藏已初具规模,拥有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不到30年,马未都收集到了在常态下需几代人的收藏量,其数量和质量不仅撑得起《百家讲坛》的系列讲座,还撑起了一个博物馆。
1996年,马未都创办了观复博物馆,如今博物馆中的书画馆500平方米、古代家具馆450平方米、古代器物馆350平方米,并在杭州、厦门等地建有分馆。
在七八十年代拿着1200元,能在市场上淘出多少文物来呢?藏上40年,腰缠万贯不是梦啊!
“紫檀大王” 陈丽华:收藏紫檀2亿美元
2016年胡润女富豪榜发布,北京“地产女王”75岁的陈丽华以505亿元财富首居第1。而很多人认识她,源自她的紫檀收藏。
紫檀傲居珍木之首,可谓“寸檀寸金”。陈丽华祖上是满清正黄旗人,从小在颐和园长大,家里的陈设都是祖上留下来的紫檀、黄花梨家具。
父亲常对她说,紫檀家具都是好东西,能攒起来就攒,不能攒起来哪怕挂在墙上也好。
80年代中期,陈丽华了解到北京龙顺城中式家具厂有大量文革时的珍贵明清紫檀、金丝楠、黄花梨木家具,以低价购得其中一部分,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
2002年,陈丽华投2亿巨资,在北京北四环边儿建了世界上唯一一座檀木博物馆——中国檀木博物馆。
30年间,陈丽华拥有了逾千紫檀精品,成为当今世界上不折不扣的“紫檀大王”。 馆中藏品个个都是无价之宝,保守地估计那些紫檀家具至少值2亿美元。
看看人家这眼光,佩服佩服!放在文革刚结束的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200元虽然不多,或许也能检漏来个大宝贝呢。
别说,还真有这么一个人。
70年代初,北京人李博祥因父亲是从事明清家具研究工作的专家,受其熏陶,他爱上了明清家具,有事没事总喜欢到古玩店瞧瞧逛逛。一次,看中了一对炕桌,跟老板砍价,80元买了其中一件。
2012年北京保利秋拍会上,一件紫檀嵌冰梅纹炕桌以684.25万元的高价成交。而另一件就是李博祥手中的紫檀嵌冰梅纹炕桌,估计现在这一件紫檀嵌冰梅纹炕桌价值近千万了。
看看,1200元放在那会儿,能买上多少件炕桌呢?!赶上运气好,现在也能攒个亿万身家吧!
天珠收藏家 杨子:藏有中国一半的天珠
天珠是众多宝石珠子中的“珠中之王”。有这样一种说法:文玩收藏玩儿到顶就是涉足老货古珠,而古珠中则奉天珠为上品。
中国巨力集团总裁杨子收藏天珠至今已经快有20年的时间,他每年都要入藏四五次,去寻找天珠。从一眼天珠到十二眼天珠、达洛天珠、天地天珠等所有种类杨子几乎都有收藏。
在古代珠饰当中,天珠身价增长最为迅速。10年前,天珠价格一颗仅1万元左右,现在品相好的天珠价格动辄在数十万元一颗,有的高达几千万元。
杨子认为,天珠未来至少还有100倍的升值空间。天珠和玉、钻石相比,天珠数量少了不止100倍。
天珠属于中国古老智慧的结晶,梅尔吉布森、施瓦辛格等大导演、演员,国际上都在以能够收藏到中国的一颗志纯的千年天珠为荣,他们很多盛会上也开始戴天珠了。
看小明哥和陈坤这些文玩爱好者达人,也对天珠痴迷不已。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内地天珠还并不被收藏市场认可时,港台地区天珠的价格就已卖到上万元。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不少人看到天珠在港台地区超高的市场价格,于是开始制造仿制老天珠。
如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珠还未被科普的时候,1200元至少能买十几颗……存到现在,你就是大土豪!
字画收藏家 王健林:投资字画不眨眼
“先挣上1个亿的小目标”让王健林在网络上火了一把,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他除了会赚钱,还热爱收藏字画。
1970年代还在部队时,王健林在业余时间开始研究字画,慢慢着了迷。从1980年代开始,他开始玩收藏,最开始什么都收,后来他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开始专注收藏近现代作品。
他收藏的许多国画书画,现在都已经升值数万倍。有人估计,王健林现在收藏的画作有几十亿了!
王健林2820万美元买下毕加索的一幅名画《两个小孩》
王健林买画,既懂艺术,更懂行情。
“做收藏非常考验眼光,跟做生意一样。”王健林说。1992年,傅抱石的家人找到王健林,想以800万的价格出售傅先生的代表作《龙盘虎踞》。这是傅抱石60多岁时的作品,也是他创作时间最长的一幅画,是他的一号代表作。
当时王健林用800万都可以搞房地产了,但他知道这画以后是绝对不可能再有了,当即决定下手,分四期两年付款。
1993年,王健林以14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李苦禅的《五只鹰》。几年之后,卖家两倍价格回购,王健林坚决不卖。
眼下,万达在银行租了一个几百平方米的保险库,画都放在里面,有人估计仅这些画作就价值几十个亿。
虽然一般人不能跟首富拼财力,但是小编觉得,如果在四十多年前有欣赏字画的眼光,混迹于各字画买卖场所,未尝不能以千元价格入手精品字画,哪怕是一幅呢,说不定留给子孙后代也是一笔财富呢。
不信?请接着看——
《万山红遍》
40年前,荣宝斋花了80元把李可染老先生这幅约3.1平尺的《万山红遍》收入囊中。
2015年,《万山红遍》 以5800万元起拍,经多位买家数十轮的竞夺,最终1.84亿元成交。升值230万倍!
当《厦门女子44年前存1200元,如今成功取出2684.04元》新闻一出,留言里很多人都在遗憾,当时陈女士家里应该多买房置地,而不是存银行。
殊不知,若是当时买了古董文玩,比如上面这动辄拍卖上亿的,现在必定能富甲一方。
点击播放
GIF/780K
各位看官们,如果40年前您手里有1200元,会怎么花呢?买房?还是买画?还是文玩古董?
古玩界大咖都在关注
欢迎在下方留言,跟百万藏友分享您的见解!
最后更新:2017-10-10 09:36:27
上一篇:
谢娜晒奚梦瑶送的礼物,网友:家里的地板该擦一下了
下一篇:
杨幂把双眼皮贴成四层脸部僵硬还睡不醒,为什么很多女星是双眼皮还要贴双眼皮贴?
汪涵介绍潘粤明,却遭沈梦辰抢话宣传新电影,汪涵直接怼她毫不留情
韩雪怒喷携程,没想到恰到好处,亲子园事件再次发酵!
周星驰成为票房冠军喜剧之王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却被讽刺人品差贪财
马云一出手网宿科技遭遇5年来大溃败 高管掀起减持比赛
马云越南煲鸡汤;搜狗昨晚纽交所上市;携程给家长两周带薪假
谢娜张杰深夜与友人聚会,娜姐孕期未改爱玩天性,准妈妈过渡期太过煎熬
与金马奖影后搭戏 吴昕评价他“有一颗老人的心” 如今终于火了
除了高晓松这些明星也晒早餐,吴昕爷们陈赫接地气最后一位才叫奢侈
谢娜怀孕3个月出门逛街,网友:和贾玲有的一拼!
就在刚才,马云哽咽了,今年这个双十一,估计他的梦想要破灭了,但叶县人民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