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9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王健林、馬未都、楊子…你和頂級收藏家,隻差了1200元!

日前,一則《廈門女子44年前存1200元,如今成功取出2684.04元》的新聞引起網友關注,網友紛紛留言:“44年前的1200元可是筆巨款啊!”

原來,陳女士拿著一張存有1200元的1973年老存單到銀行取錢。而曆經多次改革,各項業務分流,取錢並不容易,底單在銀行係統中多方查找才找到……

銀行相關負責人說,這筆存單的利息計算要涉及1972年、1980年、1993年的多次儲蓄管理製度變革、至少16次的利率調整,考慮到利息個人所得稅的多次變化。

經多方計算確認,在支取日這筆存單本息合計為2684.04元,利息1484.04元。

點擊播放 GIF/9K

網友們不淡定了,曆經44年,才得到1400餘元利息?

44年前1200元能買什麼?

上世紀70年代是計劃經濟,普通職工工資每月20多元錢。當年,好一點的大米約1角3分錢1斤,豬肉7角錢1斤。家裏若有12口人,一天隻需要1元錢左右的夥食費。

這1200元,在當年堪稱一筆"巨款","甚至可以蓋兩棟樓房",成為地產開發商。

隻可惜,44年的利息終究敵不過經濟發展和收入增長……如今,這2600多元隻相當於一名基層工人一個月的收入。

果然,每條新聞背後,最熱鬧的就是評論。

小編覺得,網友們雖然有些激憤,但有些話還有很有道理的。對文玩界人士來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正是文玩大眾化還未起步階段,遍地都是等待慧眼識別的文玩寶物,價格沒炒作起來,正是文玩收藏的黃金階段。

要是小編當時手裏有1200元,或許,家裏的文玩收藏早就頗有規模了,以藏養藏,發家致富還用靠在這裏碼字嗎?!

點擊播放 GIF/34K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討論一下,

假如40多年前你有1200元“巨款”,

你會像他們一樣成為文玩界收藏大家嗎?

古董收藏家 馬未都:混跡菜市場挑寶貝

馬未都趕上了收藏的好時候:在他開始收藏的時候,文物都不值錢,一個碗3塊錢,他寫一篇小說能掙好幾十塊錢,夠買好多碗了。

1976年,“文革”結束時馬未都21歲,從25歲到35歲是他狂收暴斂的10年。他在10年內以抄底的低價買進,得以成就批量收藏。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馬未都“浪跡”菜市場遍地找寶貝。當時正是中國藝術品最不值錢的時期,一些賣菜的農民到北京來賣菜,順便帶上家裏的老物件,引來識貨者的高價購買。

馬未都在閑逛中,淘來各種鼻煙壺、手爐、瓷罐、小玉牌等。至上世紀90年代,他的收藏已初具規模,擁有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不到30年,馬未都收集到了在常態下需幾代人的收藏量,其數量和質量不僅撐得起《百家講壇》的係列講座,還撐起了一個博物館。

1996年,馬未都創辦了觀複博物館,如今博物館中的書畫館500平方米、古代家具館450平方米、古代器物館350平方米,並在杭州、廈門等地建有分館。

在七八十年代拿著1200元,能在市場上淘出多少文物來呢?藏上40年,腰纏萬貫不是夢啊!

“紫檀大王” 陳麗華:收藏紫檀2億美元

2016年胡潤女富豪榜發布,北京“地產女王”75歲的陳麗華以505億元財富首居第1。而很多人認識她,源自她的紫檀收藏。

紫檀傲居珍木之首,可謂“寸檀寸金”。陳麗華祖上是滿清正黃旗人,從小在頤和園長大,家裏的陳設都是祖上留下來的紫檀、黃花梨家具。

父親常對她說,紫檀家具都是好東西,能攢起來就攢,不能攢起來哪怕掛在牆上也好。

80年代中期,陳麗華了解到北京龍順城中式家具廠有大量文革時的珍貴明清紫檀、金絲楠、黃花梨木家具,以低價購得其中一部分,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積累。

2002年,陳麗華投2億巨資,在北京北四環邊兒建了世界上唯一一座檀木博物館——中國檀木博物館。

30年間,陳麗華擁有了逾千紫檀精品,成為當今世界上不折不扣的“紫檀大王”。 館中藏品個個都是無價之寶,保守地估計那些紫檀家具至少值2億美元。

看看人家這眼光,佩服佩服!放在文革剛結束的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1200元雖然不多,或許也能檢漏來個大寶貝呢。

別說,還真有這麼一個人。

70年代初,北京人李博祥因父親是從事明清家具研究工作的專家,受其熏陶,他愛上了明清家具,有事沒事總喜歡到古玩店瞧瞧逛逛。一次,看中了一對炕桌,跟老板砍價,80元買了其中一件

2012年北京保利秋拍會上,一件紫檀嵌冰梅紋炕桌以684.25萬元的高價成交。而另一件就是李博祥手中的紫檀嵌冰梅紋炕桌,估計現在這一件紫檀嵌冰梅紋炕桌價值近千萬了。

看看,1200元放在那會兒,能買上多少件炕桌呢?!趕上運氣好,現在也能攢個億萬身家吧!

天珠收藏家 楊子:藏有中國一半的天珠

天珠是眾多寶石珠子中的“珠中之王”。有這樣一種說法:文玩收藏玩兒到頂就是涉足老貨古珠,而古珠中則奉天珠為上品。

中國巨力集團總裁楊子收藏天珠至今已經快有20年的時間,他每年都要入藏四五次,去尋找天珠。從一眼天珠到十二眼天珠、達洛天珠、天地天珠等所有種類楊子幾乎都有收藏。

在古代珠飾當中,天珠身價增長最為迅速。10年前,天珠價格一顆僅1萬元左右,現在品相好的天珠價格動輒在數十萬元一顆,有的高達幾千萬元。

楊子認為,天珠未來至少還有100倍的升值空間。天珠和玉、鑽石相比,天珠數量少了不止100倍。

天珠屬於中國古老智慧的結晶,梅爾吉布森、施瓦辛格等大導演、演員,國際上都在以能夠收藏到中國的一顆誌純的千年天珠為榮,他們很多盛會上也開始戴天珠了。

看小明哥和陳坤這些文玩愛好者達人,也對天珠癡迷不已。

上世紀80年代末期,在內地天珠還並不被收藏市場認可時,港台地區天珠的價格就已賣到上萬元。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不少人看到天珠在港台地區超高的市場價格,於是開始製造仿製老天珠。

如果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天珠還未被科普的時候,1200元至少能買十幾顆……存到現在,你就是大土豪!

字畫收藏家 王健林:投資字畫不眨眼

“先掙上1個億的小目標”讓王健林在網絡上火了一把,但很多人並不知道,他除了會賺錢,還熱愛收藏字畫。

1970年代還在部隊時,王健林在業餘時間開始研究字畫,慢慢著了迷。從1980年代開始,他開始玩收藏,最開始什麼都收,後來他聽從了朋友的建議,開始專注收藏近現代作品。

他收藏的許多國畫書畫,現在都已經升值數萬倍。有人估計,王健林現在收藏的畫作有幾十億了!

王健林2820萬美元買下畢加索的一幅名畫《兩個小孩》

王健林買畫,既懂藝術,更懂行情。

“做收藏非常考驗眼光,跟做生意一樣。”王健林說。1992年,傅抱石的家人找到王健林,想以800萬的價格出售傅先生的代表作《龍盤虎踞》。這是傅抱石60多歲時的作品,也是他創作時間最長的一幅畫,是他的一號代表作。

當時王健林用800萬都可以搞房地產了,但他知道這畫以後是絕對不可能再有了,當即決定下手,分四期兩年付款。

1993年,王健林以140萬元的價格買下了李苦禪的《五隻鷹》。幾年之後,賣家兩倍價格回購,王健林堅決不賣。

眼下,萬達在銀行租了一個幾百平方米的保險庫,畫都放在裏麵,有人估計僅這些畫作就價值幾十個億。

雖然一般人不能跟首富拚財力,但是小編覺得,如果在四十多年前有欣賞字畫的眼光,混跡於各字畫買賣場所,未嚐不能以千元價格入手精品字畫,哪怕是一幅呢,說不定留給子孫後代也是一筆財富呢。

不信?請接著看——

《萬山紅遍》

40年前,榮寶齋花了80元把李可染老先生這幅約3.1平尺的《萬山紅遍》收入囊中。

2015年,《萬山紅遍》 以5800萬元起拍,經多位買家數十輪的競奪,最終1.84億元成交。升值230萬倍!

當《廈門女子44年前存1200元,如今成功取出2684.04元》新聞一出,留言裏很多人都在遺憾,當時陳女士家裏應該多買房置地,而不是存銀行。

殊不知,若是當時買了古董文玩,比如上麵這動輒拍賣上億的,現在必定能富甲一方。

點擊播放 GIF/780K

各位看官們,如果40年前您手裏有1200元,會怎麼花呢?買房?還是買畫?還是文玩古董?

古玩界大咖都在關注

歡迎在下方留言,跟百萬藏友分享您的見解!

最後更新:2017-10-10 09:36:27

  上一篇:go 謝娜曬奚夢瑤送的禮物,網友:家裏的地板該擦一下了
  下一篇:go 楊冪把雙眼皮貼成四層臉部僵硬還睡不醒,為什麼很多女星是雙眼皮還要貼雙眼皮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