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医疗设备火爆背后的困境
目前在电商平台搜索可穿戴手表、手环等可穿戴产品,品牌不下百种。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发货量达到1140万部,同比增长200%,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增长。但是目前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基本停留在外围领域的健康管理,想要突围到更深层的的医疗诊断领域,还面临很多现实的困境。一方面受限于可穿戴设备自身的技术瓶颈,另一方面是技术突破之后如何进一步和医院开展合作的问题。
可穿戴医疗设备
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在精准度和临床方面还离得很远。比如说运动手环,一般人可能会觉得能够随时检测自己的身体状况挺不错,但是在专业的医疗人士看来,会觉得这种检测非常笼统,不够医疗化。即使现在穿戴医疗设备收集的健康信息很精确,最终要运用到临床,也非常不容易。一方面可穿戴设备公司要和医院展开合作,另一方面还要说服设备的使用者配合医院。
在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下,想要让医院使用可穿戴医疗设备收集来的信息是很不现实的。医疗数据的互通互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首先是医疗本身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较之可穿戴设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再者,如果可穿戴医疗设备在有些方面能够做到和医院的医疗设备一样的精确度,替代之后就会和医院存在竞争关系, 目前现状,在一家医院做的检查结果,到了另一家医院可能就用不了,更何况是在医院之外的非医疗条件下从可穿戴医疗设备采集来的数据,医院更难以接受。
目前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实际上多数还只是健康管家的角色,与智能医疗的概念相距甚远;朗锐慧康(www.lrioh.com)认为,可穿戴设施已经有人先行了好几年,但真正普及可能还要一段时间。未来如果打通医疗数据的互通互认,可穿戴医疗设备也许会迎来新的爆发点。
最后更新:2017-10-25 11:34:03
上一篇:
政府安全资讯精选 2017年第十二期 中国网络安全漏洞披露平均效率远超美国; 美国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指令,要求联邦机构强化Web和电子邮件安全
下一篇:
便携式可穿戴医疗电子市场现状分析
实例:Netty 基于Http协议下的数据传输Demo
对西部数据 My Passport Wireless 移动存储进行 Linux 魔改
Gridview后台添加滑动效果
阿里云智能软件机器人码栈,提高数千万人工作效率
clj.monitor : monitoring applications in clojure based on SSH
hgeSprite类
使用inotify实现实时文件同步shell脚本
如何精确地测量java对象的大小-底层instrument API
Android开发退出提醒窗口
51-android.rules -- 一个文件搞定Ubuntu上Eclipse不识别Android手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