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可穿戴醫療設備火爆背後的困境

目前在電商平台搜索可穿戴手表、手環等可穿戴產品,品牌不下百種。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發貨量達到1140萬部,同比增長200%,連續第八個季度實現增長。但是目前的可穿戴醫療設備基本停留在外圍領域的健康管理,想要突圍到更深層的的醫療診斷領域,還麵臨很多現實的困境。一方麵受限於可穿戴設備自身的技術瓶頸,另一方麵是技術突破之後如何進一步和醫院開展合作的問題。

可穿戴醫療設備

現在的可穿戴設備在精準度和臨床方麵還離得很遠。比如說運動手環,一般人可能會覺得能夠隨時檢測自己的身體狀況挺不錯,但是在專業的醫療人士看來,會覺得這種檢測非常籠統,不夠醫療化。即使現在穿戴醫療設備收集的健康信息很精確,最終要運用到臨床,也非常不容易。一方麵可穿戴設備公司要和醫院展開合作,另一方麵還要說服設備的使用者配合醫院。

在我國目前的醫療體製下,想要讓醫院使用可穿戴醫療設備收集來的信息是很不現實的。醫療數據的互通互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首先是醫療本身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醫院先進的醫療設備較之可穿戴設備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再者,如果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有些方麵能夠做到和醫院的醫療設備一樣的精確度,替代之後就會和醫院存在競爭關係, 目前現狀,在一家醫院做的檢查結果,到了另一家醫院可能就用不了,更何況是在醫院之外的非醫療條件下從可穿戴醫療設備采集來的數據,醫院更難以接受。

目前的可穿戴醫療設備實際上多數還隻是健康管家的角色,與智能醫療的概念相距甚遠;朗銳慧康(www.lrioh.com)認為,可穿戴設施已經有人先行了好幾年,但真正普及可能還要一段時間。未來如果打通醫療數據的互通互認,可穿戴醫療設備也許會迎來新的爆發點。

最後更新:2017-10-25 11:34:03

  上一篇:go  政府安全資訊精選 2017年第十二期 中國網絡安全漏洞披露平均效率遠超美國; 美國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指令,要求聯邦機構強化Web和電子郵件安全
  下一篇:go  便攜式可穿戴醫療電子市場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