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2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霍建華杜鵑不得不看的‘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魅力何在?

藝術家和明星藝人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兩類人群同在藝術領域卻做著不同的藝術創作,前者是將自己的思想轉化為實質,後者則是向大眾展現他們想表達的一麵。很多人會覺得明星和藝術家並不沾邊,甚至更不會有交集。

點擊播放 GIF/1172K

但就在昨晚,高端奢侈品市場領導者之一HUGO BOSS集團與上海外灘美術館(RAM)聯合舉辦的第三屆“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在上海舉辦入圍作品展,各路明星們都變成了新銳藝術家們的擁躉者,品牌大使霍建華、國際超模杜鵑、實力演員齊溪經超郭京飛等,都本著支持亞洲藝術的初衷出席了開幕酒會。

酒會現場

“老幹部”霍建華雖然壓軸出現,但人氣確是最高的!一走上紅毯,粉絲嘉賓們把通道堵的水泄不通,小Ni想去個衛生間壓根沒擠過去。。。

杜鵑真人“仙氣十足”,從我身邊走過,氣場太強沒人敢靠近!

經超

郭京飛

齊溪

wuli暉姐

點擊播放 GIF/529K

吧台上懸掛的燈光裝飾側麵看著藝術感更強烈~

他們 & 她們

在街拍攝影師藍獻輝的鏡頭中,每一位藝人嘉賓在黑白光影的映襯下都褪去了明星往常的光環,今夜他們跟我們一樣,抱著好奇心,與三五老友相約來逛藝術展。

霍建華

在這裏不得不多聊兩句我們的“霍藝術家”,談及拍戲的初衷以及這些年來專心低調拍戲,拒絕炒作,霍建華表示:“我拍戲是因為喜歡演戲的過程,又不是想要成為明星” 。

霍建華有個外號叫“老幹部”,是因為他生活淡薄,有一種拒絕陷入流行風潮的成熟感。霍建華並不熱衷回應“老幹部”這個問題,甚至並不願意談自己的私生活。他給自己的定義是演員,演員就是需要在鏡頭前敬業愛崗做好演出工作,而不是一個24小時無法脫下光環,需要別人追捧的明星。

杜鵑

近年來杜鵑也漸漸的從超模成功轉型為大熒幕演員,對每一個角色負責、踏踏實實的演戲,她付出的努力、前進的腳印,都被我們看在眼裏。經曆歲月的沉澱與演技的積累,“藝術家超模”的稱號對於杜鵑來說隻是時間問題。

齊溪

齊溪、李暉、杜鵑,仨人一聊起來就收不住,聊到興起必須碰一杯~

欣賞完了男神女神們的美圖,我們還是要回到這次聚會的初衷——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

“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自2013年創辦以來,已成為最具權威的亞洲當代藝術獎項之一。2017年“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經過提名人的推薦,評委會委員的斟酌評選,入圍的亞洲新銳藝術家是李明(中國)、陶輝(中國)、於吉(中國)、趙仁輝(新加坡),最終獲獎者將於2017年11月23日公布。

作為本屆大獎最值得期待的看點,從2017年10月27日至2018年2月11日,四位入圍藝術家的作品展將在上海外灘美術館對公眾開放。本次展覽中將展出每位藝術家代表性的作品,也將呈現其全新委托創作的作品,觀眾們可以由此發現藝術家們所標記的當代藝術發展的潛力與新動向。

入圍藝術家展覽作品

李明

1986年出生於湖南沅江,2008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現在居住並工作於杭州。

錄像、錄像裝置的運用深深植根於李明的日常創作中,他的作品往往始於一個引發了他個人興趣的圖像、詞語、動作或是氛圍,並延續了他敏感、細膩、直覺、幽默的特點,關注點從個人、攝像機與觀眾意識上互動,延展到著重探討空間、邊界與出口等社會語境。《一次成功的失敗》,單頻道高清錄像,1分03秒,2015年

他的作品視野以此為基礎構思出無聊甚至荒誕的不同情景,對抗無聊的衝動、關於意義的不安探索直至曆史和人文層麵上的諷刺,並沿著它不斷地向下深入,最終為消磨時光的多元化嚐試。

《ME I WE》,混合材料,2015年

《屏幕幽魂》,風箏骨架、金屬支架、愛普生噴墨印刷,油畫布,2016年

《一次性打火機——蘋果》,9通道高清錄像,彩色,有聲,牆紙、iPad、吊裝支架、音響、一次性打火機碎殼,尺寸可變,2014-2016年

《直線,風景》,26通道高清錄像,彩色,有聲,尺寸可變,2014-2016年

陶輝

1987出生於重慶雲陽,2010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係,獲學士學位,現工作生活於北京。

陶輝的創作形式以影像及影像裝置為主,拍攝素材往往與他的個人經曆密切相關——其中既有由國產肥皂劇、電視綜藝節目的戲劇性時刻所固化的群體性觀看經驗,亦包括市井新聞,流傳於民間的傳說,以及藝術家所親睹的人物命運。

《談身體》,單通道高清錄像,彩色,有聲,3分45秒,2013年

《德黑蘭德黃昏》,單通道高清錄像,彩色,有聲,4分14秒,2014年

《多餘的》,單頻道高清影像,彩色,有聲,透明播放顯示器、矽膠、鐵、木頭,19分32秒,112×59.8×30厘米,2015年

陶輝以其獨特的敘事性影像創作,以一種不動聲色的幽默詮釋社會結構,每個個體在其中的處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彼此互動。

《我們共同的形象》,單通道彩色超清錄像,彩色,有聲,13分55秒,2016

《演技教程》,單頻道高清錄像,彩色,有聲,16分43秒,2014年

趙仁輝

1983年生於新加坡,2005年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坎伯韋爾藝術學院,2011年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倫敦傳播學院,獲碩士學位。

趙仁輝的創作工作介於紀實和科幻之間,擅長通過觀察與想象力結合來創造不可見的物質。

《方蘋果》,2013年

“批判性動物學家研究所”(ICZ)是他五年來致力於自然曆史、視覺藝術和生態環境的虛構科學組織和項目,借由構建科學話語和圖像來進入藝術,以此表現出的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關切,也關注人類的態度和觀點如何影響我們對大自然的認知。

《世界金魚皇後》,2013年

《聖誕島,自然的》,多媒體裝置,尺寸可變,2016年

《紅蟹遷徙》,2016年

《磷礦開采》,2016年

《猴子公園》,日本,2017年

於吉

1985出生於上海,2011年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雕塑係,獲碩士學位,目前主要生活工作於上海。

雕塑和裝置是於吉的主要創作方式,亦涉及行為及影像,其近階段的創作伴隨雕塑一同出場的現場行為猶如精心處理過的“勞動現場”。

《綠毛怪》,2016年,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委任項目,展覽現場

“黑山”,展覽現場,2016

這些作品以不同的創作方向將於吉的工作實踐延展出更為立體的維度,通過對經典雕塑脈絡的解構與重構展現藝術家對於傳統、環境、與自身和藝術的多重思考。

《奧利弗,奧利弗!》,2017年,裝置與行為表演。“不安與珍貴的集合”,巴黎東京宮與FLUXM項目,雅典

為了進一步發掘本次獎項的學術和社會價值,美術館將構想一個全麵的公共教育和學術研究規劃,以探討當前亞洲當代藝術的挑戰,並特別聚焦於本屆評獎過程中所凸現的議題。教育活動作為“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中與展覽並行的平台,補充並豐富了大獎所持續關注的話題和領域,致力於探索和展現亞洲當代藝術所麵臨的多項挑戰,從而激活更多的話題和語境。

一起期待下11月23日,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花落誰家”吧!

點擊播放 GIF/141K

現場攝影師 / 藍獻輝

編輯 / Nic

最後更新:2017-10-27 20:53:39

  上一篇:go 馬雲又要搞事了!開“生鮮便利店”!爭奪最後一公裏,他能贏嗎?
  下一篇:go 馬雲帶著錢跑菲律賓了!這是要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