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2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靳東許知遠老師們認真裝有文化的樣子,真的很尷尬

特意查了下靳東老師的年紀,是1976年12月。40歲多一點。古人說四十而不惑,到了這個年紀,該知道的道理和常識已經知道,不再迷惑。可惜的是,沒有人告訴靳東老師,一個人真有文化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他認真賣“文化人設”的樣子,真的很尷尬。

從一個人的喜好,幾乎可以倒推一個人的文化水平。比如,覺得繁體字更加具有傳統文化美感,甚至追捧民國範,說那才是正統中文。基本上可以百分之百確定這個人沒啥文化。因為很多簡體字也是來源於於曆朝曆代的古字、俗體字、異體字、行書,還有草書的楷書化。簡化字一樣源遠流長,古色古香。還有一部分簡體字是現代改造的,也依從了語言文字的規律。

靳東老師之前這次引用梵高的句子。遺憾的是,梵高沒說過。靳東老師也不是孤獨的。金星老師上次引用魯迅說的格言,但魯迅沒說過。

我很喜歡金星的節目,對她的傳奇人生也極為敬佩。在我的書裏以非常讚揚的態度寫過她。但是娛樂圈明星名人們犯同樣的錯誤,很能說明問題。他們的文化資訊信息來源,不可能是原版的圖書,都是來自二手三手販子,網絡上直接找的。還有更早一些時候,井柏然同學手書楊絳的感言,最後網友和出版社編輯考證一番,發現楊絳也沒寫過那些話。

有文化是好事,誰都不希望被人說是沒文化。但是想有文化,比較辛苦,得認認真真讀了書,掌握一些基礎的文史知識。明星就跟大多數網友路人一樣,不具體閱讀專業文獻資料,查詢期刊,再區分判斷的能力。

所以,各位明星朋友們,真的有必要花點錢請作家或者編輯當文學顧問,方便你們隨時隨地“有文化”。沒時間讀書,分不清作家文風,裝文藝失敗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我在這兒隻是做一個推測,靳東老師有可能出現了自我認知偏差。他可能真的覺得自己是一個有文化的演員。他研讀諾貝爾數學獎,他說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西點軍校出的《沒有任何借口》”。不好意思,這本書是地道的偽書。

早在2004年,《中國青年報》就刊發了報道,戳穿了出版業做偽書的老底。這篇報道《最暢銷企業員工培訓讀本揭秘》:美國既沒有《No Excuse》(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沒有任何借口》標注的英文原名)這本書,也沒有“作者簡介”中號稱“曾任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指揮官,多家著名公司獨立董事和職業培訓專家”的凱普這個人。

且不說這是一本偽書,就算是真的外版書中文翻譯引進來,看這種書,也很沒有品位啊!很丟麵子的喲。至少像《人民的名義》裏,秀一秀《萬曆十五年》吧!

講真,自我認知偏差真的太常見了。我有一次在講座當中,做了小實驗。任意請一位參與者站出來,形容一下他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一位大哥站起來,他認為自己是個溫柔隨和的人。另外一位參與者直接說道,覺得這位大哥看起來很精明,不容易打交道。緊接著一個年輕女孩站起來說,覺得這大哥很像單位的領導,嚴肅會罵人。那位大哥相當尷尬。

一個人可能要看過一堆人對自己的匿名評價,才能清楚了解到,自己在他人眼裏實際上是什麼樣子,到底算不算有文化。同理,最近被群嘲的許知遠老師,也覺得自己是知識分子。

比如他早期寫的一堆看似有文化的文字,基本上都是一堆外國社科類的書引用句子,占了一篇文章八成篇幅,然後定個洋氣的歐美腔調句子當標題,文章就寫好了。

他早年主編的《大視野》,後期到《經濟觀察報》寫專欄。基本上都是這種文化隨筆的套路。當時看他在自己主編的雜誌上寫的文章,簡直想撕書,好端端的中文,用得那個別扭啊,完全不說人話!

比起靳東老師亂七八糟引用詩詞,這套路當然要高級很多。很多這種裝有文化的青年學者們,無非是找幾本小眾的外國圖書評論雜誌,然後從中摘抄書評。再匯總到自己文章裏,頓時貌似博覽群書。這種套路,在我一個老編輯看來,太常見了。

許老師一邊批判知識分子庸俗,一邊自己生意照做,名利照撈,文化圈照舊混著,一邊“代表”著知識分子良心,那是相當的精分。他的某個訪談裏,前麵還在說“我們在商業上越來越成功了。”後麵記者問這麼看新世相做的青春版“紅樓夢”“丟書大行動”怎麼看,許老師馬上說“沒怎麼看,商業行為,不太關注。”

我不是今天才諷刺許知遠,我是很多年前就反胃這種裝腔作勢的文風。2002年的時候,我就在《中國青年報》寫過諷刺他的文章:“許知遠《那些憂傷的年輕人》骨子裏的為賦新辭誰都聞得出來。他們憂傷什麼?憂傷今天為之寫詩的女生明天會不會到別人的懷抱裏,憂傷人文主義狗史努比在中國的命運,憂傷國家的前途命運,以及哲學的沒落道德的淪喪等。這些人在學校無聊,畢業了同樣無聊。”

並不是寫寫文章天天嚷嚷知識社會國家什麼的就是知識分子。寫文章出鏡拗姿態甩大詞動不動現代後現代主義這些玩意,也不等於堅守知識分子情懷。埋頭做事的人多得很,不像許知遠這麼愛掛在嘴巴上。馬東就算沒有做《奇葩說》,他也是個真正的知識分子,做了真正有意義的事情,而且沒那麼自戀,一天到晚嚷嚷。我推薦大家閱讀這篇文章:《我所知道的馬東:很理解同性戀,說有價值的實話》所以,許知遠哪配跟馬東比。

最後,再說一句大實話,寫不了什麼像樣文章的人,都特別喜歡密密麻麻地掉書袋。沒什麼真實水平的人,寫文章特別不愛說人話,裝神弄鬼的。這個小秘訣,大家可以拿去檢驗各路作家學者。

最後更新:2017-10-08 07:35:52

  上一篇:go 巴菲特選股經驗:周期性行業價值投資時機已到
  下一篇:go 娛訊:李易峰紫色西裝,霍建華捐款,胡彥斌回應,Mike偶遇張若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