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23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京东做便利店的痛点没有解决

(图自刘强东个人头条号)

文:至樽宝

4月10日)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对外宣布:未来五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据称,还有一个线下线上融合的项目暂时保密……

电商做便利店,京东这是要放大招了。可是,一家发轫于互联网、以互联网为主阵地的电商,却转回头做线下实体店,虽然刘强东的宣言豪情万丈,但是听众仔细品味一下,仍然能品出些许无奈的滋味。

近几年,随着资本大量涌入,国内的便利店市场已经是竞争激烈的红海了。

年初,一家名为“便利蜂”的便利店在北京中关村附近密集出现,五店同开。便利蜂的招聘内容中明确写到,“完成天使轮融资”。在武汉、长沙这样的中部城市,便利店也在不断抢滩登陆,资本闻声而来。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5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5.12%,门店数同比增长21.96%,而百货和超市业态的增幅仅为个位数。

京东也许是看到了这个市场机会,因而决定投资介入便利店。不过,笔者分析,更大的可能是,投资线下便利店,是京东在互联网迭代之际遭遇电商发展困局的一种战略突围。

或许有人问,京东发展得红红火火的,平台体量也很大,哪里来的困局呢?有的。

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是互联网在PC阶段的产物,其基本商业模式是基于以物为本的商品交易;然而,在现在的移动互联时代,商业企业的理想商业模式,应该是先有以人为本的交际,在线上聚合人的基础上,获取订单,再完成价值的创造、创新。然而,缺乏便捷强大的社交功能及在此基础上的线上线下完美结合,是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的软肋。这方面,基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微商甚至更有优势。

从这个意义上讲,京东开线下便利店,不能说就一定会失败,也不能说就是一种逆互联网潮流而上的倒退。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做好,恐怕先要解决自身真正的痛点,即弥补平台缺失的社交聚合功能。不解决这个痛点,在线下做便利店,就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

未来便利店行业的趋势,必将是以社交平台先聚合人,再整合线下的商业和门店。如果仍以工业化时代传统思维经营门店生意,即使短期会赚钱,也就是多了一家传统的商业企业,并不能把握未来趋势或为行业实现价值创新。

这不是京东一家平台面临的问题,而是淘宝、天猫等传统电商平台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未来,随着移动互联时代走向纵深,人际社交在商业交易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突出,而这些电商平台的软肋会越来越突出。

企业要用未来的眼光思考未来的布局,而不是用现在甚至是过去的经验指导未来。

最后更新:2017-10-08 01:17:00

  上一篇:go 万客来农家乐,京东大峡谷住宿游玩首选
  下一篇:go 京东第二季度财报932亿元,净利润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