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技術社區[雲棲]
他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阿裏雲與國家天文台成立跨界專家委員會
2017年4月26日雲棲大會・南京峰會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與阿裏雲宣布進一步加深合作,成立天文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科學技術指導委員會,阿裏雲總裁胡曉明與國家天文台副台長趙剛為首批17位專家頒發了聘書。
國家天文台與阿裏雲於去年10月達成戰略合作,並於今年1月成立了天文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新技術應用到天文科研及科普教育工作,共同開展跨領域的前沿科學研究和應用。
此次成立的科學技術指導委員會主席由國家天文台副台長趙剛及阿裏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共同擔任,首批受聘專家包括來自國家天文台的傑出科學家及來自阿裏雲的頂級技術專家,堪稱天文界最懂技術、技術界最懂天文的跨界組合。
趙剛主席在大會上表示:“互聯網+時代,跨界與融合是一種趨勢。天文科學大數據與阿裏雲豐富資源和深厚技術的跨界融合將激發全新思路。兩方專家組成的‘尖兵部隊’將互通有無、強強聯合深入宇宙探索前沿。”
過去短短數月時間雙方合作取得了階段成果,目前中國虛擬天文台主節點已成功遷移到阿裏雲,成為一個集成超過500TB科學數據、1.5PB存儲能力、700多Tflops計算能力和100多種軟件的天文數據庫與綜合服務門戶,其中包括我國自主研發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巡天數據,阿裏雲已成為天文科研和科普教育的重要支撐平台。
LAMOST是目前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天文望遠鏡,每晚巡天觀測可獲得上萬個天體的光譜,至今已經獲得了超過600萬條天體光譜,對天文研究與發現意義重大。近期美國天文學家就從LAMOST大質量恒星光譜中成功“算”出一顆超高速星,數據與算法為現代天文科研提供了全新思路。
“通過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技術,對浩瀚的數字宇宙進行深度挖掘,這將是一個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 阿裏雲總裁胡曉明表示,“我們希望將阿裏雲的海量存儲、計算能力、人工智能跟天文技術結合在一起,探索宇宙與生命起源的終極問題,並通過互聯網將中國科技能力普惠到全世界。”
據悉,遠程天文觀測和特色科普教育也是雙方合作的重要內容,雙方將通過建設互動式數字天象廳、天象直播平台等方式在我國乃至全球開展特色天文科普教育,提升全民科學素養。
原文轉載DOIT
最後更新:2017-05-09 1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