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5 返回首页    go 技术社区[云栖]


技术圈重磅!饿了么多活终于成功 实现首次多活生产环境全网切换

北京时间5月9日消息,饿了么CTO张雪峰,在朋友圈透露,饿了么多活(Multi-Active IDCs/Regions)终于取得成功,实现首次多活生产环境全网切换(灰度)。

这家外卖巨头的CTO回顾到:“自去年八月决定做多活,历经半年规划、调研、设计、协调,又经过三个月所有技术团队连续冲刺开发、改造及业务/产品/运营等兄弟团队的鼓励、支持甚至容忍,今晚,我们终于做到了!”

张雪峰称:“据我所知(如不准确,请指出并见谅),国内日均(非峰值或大促期间)订单100万以上的交易平台,除阿里巴巴(包括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网多活(不是双活),迄今为止应该还没有第二家可以完全做到。”

“有些公司或许正在规划中,有些团队或许正在改造中,还有些或许正在经历和饿了么已经历过的相似风雨与酸甜苦辣……”

对于中间历程,他说,确实有太多酸甜苦辣。“技术团队所有同学承担了‘不再尝试灾备过渡,直接进行多活改造’的巨大压力。好在,到今天为止,我们都挺过来了。”他认为,所有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所有经历的风雨,只为今后的长治久安――因为多活就是最好的灾备。

对于为什么要实施多活,2个月前,张雪峰在接受云栖社区采访时曾做过剖析:“主要是上云后发现,事情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IDC和云机房之间要拉光纤,很多事情需要配套。”在一次核心主备全挂后,张雪峰拍板,决定更进一步:实施多活。

据悉,饿了么只用了三个季度搞定多活,而当年的淘宝则用了三年时间。为此,在朋友圈,他除了列了一串名单感谢饿了么内部员工,他也特别感谢外部人员。包括阿里云(好多同学,不一一列举了)、毕玄(中国多活建设第一人)、阿里平台架构部、皓哥(左耳朵耗子,正是皓哥,让饿了么坚定了绕过灾备直接上多活的决心)等。张雪峰说:“没有大家,我们没那么快走到这一天!”

IMG_0303

对于昨晚今晨的首次多活生产环境全网切换(灰度),饿了么CTO张雪峰也表示,这只是一个开始,前方还有更难、更复杂的技术挑战。“多活切换只是技术10→100过程中的第一步,可能还会伴随局部抖动与新的坎坷。”他鼓励饿厂所有技术同学一起拼――for Making Everything 30’,for 下一个九年!

相关阅读:

  1. 饿了么四次技术进化的曲折路,记访谈张雪峰
  2. 饿了么运维负责人程炎岭分享:饿了么Redis Cluster集群化演进

最后更新:2017-05-09 12:02:12

  上一篇:go 阿里云启动天池电力AI大赛
  下一篇:go 阿里云天池电力AI大赛:智能供电促千万企业电力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