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技術社區[雲棲]
工業物聯網的發展機器視覺功不可沒
18世紀末期,工業1.0以蒸汽動力驅動機械生產。20世紀初期,電力促使邁向工業2.0,進行大量生產。1970年代電子結合IT促成自動化生產,亦即持續至今的工業3.0。接下來是工業物聯網和工業4.0,以網絡係統來監控、分析並改善製造營運。網絡係統是未來智能工廠的基礎,但成敗取決於數據收集、處理和分析能力,這就是機器視覺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工業物聯網機器視覺.jpg
智能工廠內部的機器會利用自我優化、自我設置和人工智能(AI)來完成複雜任務,一來符合成本效益,二來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隨著機器視覺的成本逐漸降低,有更多的方案、更強大的硬件、更聰明的算法出現,再加上物聯網連接所有裝置,機器視覺將成為絕佳的數據收集工具。
相機體積變得更小且價格更低,在物聯網計劃廣泛使用,機器人、3D成像、機器學習日益熱門。除了顯示成像方案,非顯示成像例如多光譜和紅外線也日益普及。
機器視覺產業也逐漸跟嵌入式計算機視覺(ECV)整合,隨著工業環境取得低廉的嵌入式圖像處理器,可望出現全新的整合自動化方案,例如搭載多個嵌入式成像儀的機械臂。
工業物聯網的任務正是要監控和分析,最重要的是,從全球各地控製工廠營運,因此帶寬和延遲性攸關成敗。當有越來越多裝置連接網絡,網絡安全不得不慎,市調機構MarketsandMarkets表示,2020年資安市場可望成長至1,700億美元,2017~2020年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達到9.8%。
市調機構Accenture表示,未來15年工業物聯網將為世界經濟帶來近15兆美元經濟效益。未來5年,全球機器人產業每年會成長10%,美國、中國、墨西哥等主要市場,將會多家投資自動化,帶動機器視覺、馬達、動氣控製器等市場。
IHS則預測,2019年工業行動應用將成長4倍,達到2億美元,包括以手機∕平板計算機進行監控和可視化、管理工作流程、維護機具和整合係統。管理者無論身處何地,皆可從智能型手機監控機器視覺係統的影像,進而依照應用程序(App)和軟件的通知迅速應變。
工業物聯網可望提升全球工廠的效率和生產力,網絡係統是智能工廠的生力軍,機器視覺將負責提供珍貴數據給決策者。朗銳智科(www.lrist.com)認為未來不會再有無預警停機,隻會有更平價的產品,這個未來比想象更快實現。工業物聯網(IIoT)正在實現這個未來,同時打破關於製造業的想法。
最後更新:2017-09-14 1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