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技術社區[雲棲]
我在華為的半打歲月
聽公司員工保障部說,有可能將依據法律解除我的勞動合同,打算以上海平均工資 4000 元的 80%(病假期間 80% 為最上限已經是最照顧我的條件了)給我N+1 補償。好吧,我的智商隻值 3200 元,生活來源、治病救命、養兒養老、都將斷絕,以後我就隻有靠這點被你們褒獎透了的智商了。對於我這樣一個已經一條腿截肢、說不定哪天就會離開人世的絕症患者來說,該是時候對我這幾年來的工作做點總結,萬一哪天死了,算最後一段工作經曆對自己對公司的一個交代吧。
2006 年 6 月 30 日,從倫敦踏上徹底回國工作的飛機,人生在於闖蕩,我不安於在 British Telecom CTO office 的安逸平靜,打算回到這片升騰的熱土隨著每一個分子一起跳動,也許這就是男兒的本性吧。雖然後來英語也夠得上遇到個警察也要辯三分的水平,誰讓我生於這片寫方塊字的土地呢?起初,我存在些許民族主義色彩在潛意識中,選擇“中華有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於是飛機上經過被壓縮了的兩三小時的暫短夜晚,7 月 1 日,我回到闊別已久的北京;也未回新疆探望家人,7 日,提上多年來孑然一身的唯一一隻箱子,來到南方這個火熱的高科技都市,深圳。
坦白的說,當時我打算從技術換到市場行當,自認為雖是技術科班出身,博士到工作期間在 ACM/IEEE 等數得著的雜誌期刊上發表過些許論文,也在當時 information filtering / recommender system / agents / auction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這個學術圈子裏有了固定的雜誌期刊的 connections 和審稿互約,但終究覺得不是自己靈魂的鍾愛,所以打算換換行當。恰好,華為給了我跨行業跨工種的嚐試機會。非常感謝當時歐洲A總、國內B總兩位領導的信任,給我這樣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本文不便透露每一位領導的具體姓名,凡用英文字母代替姓名的領導,都是統領幾千上萬人馬的一級主管以上的領導,因為他們對我的評價足夠參考意義,也足夠分量,本文不打誆語也絕無任何誇大。關於待遇麵談,那位大領導給我說了個數,我沒有還一次價就一口答應了,我看得出來那位領導有點疑惑為什麼我答應得如此爽快,當時我對他說的原話如下,我幹一年,您看我幹得如何,不好我自己走人,好的話,如果現在給少了,我相信您們以後會給我補上來。
到華為做無線通信的 marketing,跨專業、跨行業、跨工種,跨度算不小,但我的直覺告訴自己,我能幹好。這就如同得道者從一個領域換到另一個毫不相幹的領域做個雙料博士並不是什麼難事。但僅憑信心並不管用,還是要用硬性的業績說了算。初到無線,麵對許多基本概念,我隻算小學生,最初的幾周,很多時候不太懂大家在說什麼。但我相信 marketing 做的不是純技術,不是糾纏於盒子裏麵到底是什麼,而是整個盒子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的一門哲學藝術。經過近 3 個月的入職培訓,9 月,我進入部門接觸業務,最初在市場分析部,10 月底部門同事建議我做 WiMAX 市場分析,於是我就從 WiMAX 開始入手學電信。12 月底我寫的第一份 WiMAX 全球市場報告,得到從研發到銷售的一致好評。當時的 WiMAX 產品管理部長周劍、市場分析部長劉春強,給我一串名單,建議我把報告發給公司一級的領導包括徐直軍、胡厚昆等(文中提到的領導和前輩的名字我不再加“總” 字,我首先在此表示對這些領導和前輩們的尊重和敬意),我有些犯嘀咕,發給這樣的大領導可能會被罵得狗血淋頭。出乎意料的是,徐直軍把那份報告轉發給當時四大產品線的主要一二級主管,並附言"市場報告要象這樣寫"。過了年,我被調到 WiMAX 產品管理部。
華為叫產品管理,外麵叫產品規劃,濃縮成兩個詞就是,the size of business 和 profit。用更多一些詞來表示,還有 why, when, how, competence,站在更高一些的層麵上看,還有行業、技術、生命周期、產業鏈、競爭對手間的博弈、品牌、民俗文化需求,等等等等。所以,無線/通信 /營銷,不僅僅是無線電技術本身,那麼,我做 marketing 的總體優劣勢中,無線技術劣勢的分量就不那麼重了。
07 年 3 月,隨同楊光照到四川去做項目和市場考察,在老楊和黎旭的指導下,給省電信、省移動、達州電信講了一係列 WiMAX 市場、技術、應用報告。難忘成都和達州的涼粉、各式川菜,難忘達州代表處的辦公宿舍一體化環境,難忘同住一屋的司機小夥子徹夜鼾聲雷動,難忘我那張下一半坍塌在地上的壞床,難忘窗外河畔第一次親眼見到的成隊的纖夫,我的祖國我的同胞,不管你是哪一省的兄弟,我都熱愛你們。因為我也是一個從普普通通的勞動人民的家中走出來的人,勤勞樸實也是我的本色。詩人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中總是充滿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我的第一次市場調研之行未結束之際,智利代表處客戶經理文睿(幾年前已經接替當時的陳誌博做了國家代表,若幹年後每次巴展相遇,必然直接找我約時間見客戶,當然類似這樣的其他國家地區部的工作交情和友誼,我都有求必應)對 WiMAX 產品管理部的邀請已經頻頻發來,我也非常佩服華為的效率,給我申請簽證之快,在我兩手空空之際讓我買了從深圳到北京的機票,說下了飛機到北京代表處自然有人把護照簽證交到我手裏,第二天就可以準時登上提前幾天就已訂好的北京飛往聖地亞哥的航班,而幾天前出機票的時候並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拿到簽證,以及簽證會否延誤。於是 07 年我的生日前一天到生日當天,我在 30 多小時的連續飛行中,愉快的看了好幾部電影,包括休·格蘭特的《Music and Lyrics》,裏麵那首溫婉深情又不乏熱情奔放的《back into love》至今仍常常回蕩耳際,我把對工作的熱情和喜悅記錄在了博文“在路上”中。類似的博文還有很多。智利之行我快速提高了市場調研的能力,除了見過不少客戶、電信部,城市、居民、文化,處處都與產品規劃相關,與客戶、本地員工、客戶經理談天說地,網絡、書籍中搜尋蛛絲馬跡,每天白天都在輸出市場調研文字數據,每個晚上 8 點到 12 點看好是國內上午上班時間,看好充分利用起來做前後方交流,以備次日的客戶交流和調研。當時 WiMAX 產品線公認的大拿、公司總裁獎獲得者施輝武每天都在關注我的調研報告,並給以反饋和指導,我逐漸對市場有了感覺。
6 月末,智利行程告一段落,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BT)WiMAX 項目開始召喚,於是曆經 40 個小時的聖地亞哥-巴黎-北京-深圳的連續飛行,到家拿上以前老護照中從前英國的簽證,馬不停蹄的又踏上香港到倫敦的十幾個小時的航班,迎著朝陽,我對自己說,英國,我又來了。從機場到 Ipswich 的 100 多公裏的路程,我對哪個路口有測速那個路口有廁所,我比本地的出租司機更熟悉這段路,因為 Ipswich 正是我從前工作的 BT CTO office 所在地。到達駐地就高燒三天沒下床,難忘當時剛畢業不久的小兄弟劉晨曦天天給我煮麵吃,龔劍、陳鐵的熱情招待,還有王占強從國內給我帶來退燒藥。
之後的近兩年時間,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 BT WiMAX 項目上。我始終認為隻有 BT 才是真正推動 WiMAX 的第一大運營商,別看美國 Clearwire 叫得響,跟美國人一個德行---他隻負責喊號子、但不負責劃槳,Clearwire 之於 WiMAX 其實是個皮包公司,搞不搞 WiMAX 他都不會死,反正拿著頻譜就是錢,何患無食;而 BT 這個固網運營商不發展移動新業務,他就得在移動和百花齊放的 OTT 的夾擊中等死!正是這個項目,鍛煉了我比較完整的產品規劃的業務能力。非常感謝從前的三任主管周劍、王占強、馬福林給我機會對口歐洲市場,特別是老馬讓我擔綱 BT WiMAX 項目,從市場調研、產品選型、立項、引導標書、答標、標書陳述澄清,這一套完整的市場打法,老馬充分信任並給予我各種必要的幫助。難忘 08 年底標書澄清的強大陣容,難忘項目組的市場、技術專家的通力合作,難忘在最終兩天的標書澄清中,老馬給我現場總指揮協調、現場拍板權力的充分信任。可以這麼說,對產品規劃到底要做什麼,老馬給了我最大的學習空間和平台支持,再次由衷感謝老馬!最後一天澄清結束回來的路上,距離最終結果揭曉還需一個多月之久,胡克儉對老馬信心十足的說,"大獲全勝、魏延政首功!"難忘項目前前後後通力合作的基站架構的周健博士、趙其勇、胡鴻傑、徐熒、毛天羽博士、張聰靈、趙振龍等等專家,名字不一一列舉了。
這是我在華為的第一段崢嶸歲月。項目過程中,除了公司已有的分布式基站,對應英國法規、人文環境、BT 站點租用、維護費用等等約束,我調研並引導立項的 WiMAX 街邊櫃基站,成為我有他無的一個決定性競爭砝碼,並且在 08 年國慶節的淩晨 2 點,為配合當時的歐洲區老大餘承東和 BT CTO Matt Bross 次日的交流,我準備了 4 頁草稿,第一頁說 what 和 why,第二頁說 business size,第三頁說給客戶能在多大幅度上節省多少 money,第四頁說關鍵技術的 how。Matt Bross 說我的這四頁膠片證實了他腦海中兩年以來一直想推動的一個設想的可行性;餘承東將這四頁膠片發給四大產品線的所有主要一二級主管,附言"項目策劃就應該象這樣寫"。
後來無線 marketing 大比武,本來是鼓勵部門新秀參與,但我部門的王駿在決賽前一天下午因妻子突然惡疾飛離深圳,於是在比賽前一天下班時受命,接替王駿抽簽得到的第二天一早第一個上場的時間段,臨時基於上述四頁膠片,又擴充了幾頁。第二天一早,我隻是把平日裏做的事情用 20 分鍾把關鍵亮點陳述出來,最終我得了第一,我相信這並不出大家所料,之後又代表無線參加公司營銷體係的大比武,得了產品規劃類的第一。那份材料進入公司案例庫,我一直留意過,接下來的幾年裏,這份十幾頁的材料一直是案例庫裏唯一的一個 Golden Standard 材料。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代表無線參加公司營銷體係的大比武了,相信我在無線甚至別的產品線應該是樹立了口碑的。我相信曾經常常陪同做公司級相關交流的領導們,H總、C總、T總、S總、Z總、Z總、Y總,等等,對我善挖需求、善推產品和解決方案這些方麵的素質應該是非常認可的。
在 BT WiMAX 最終勝出這件事分兩麵看。第一,成績當然不是我一個人的,是大家的,是整個 WiMAX 產品線平台的,我隻是把別人很難在歐美環境發揮出作用、很難把技術和市場各項散亂的因素綜合起來這些方麵做了一個總分析、偶有突破設想的角色,我隻是把別人不善於的來自各個渠道的技術的、經濟的、人文的、法規的、七零八落的需求信息用客戶最能接受的亮點方式直觀的呈現給他們,更重要的,我隻是幫助我們這些樸實無華的兄弟姐妹們、把我們中國人不善於表達出來的儒雅實力和辛勤勞作按照本應具有的等量價值、用西方人的語言和方式恰如其分的展示給他們;雖然整個平台的每個不同部門的重要性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換一個人來做我這個角色,是否能做得比我好,就很難說了。第二,BT WiMAX 最終沒有上馬,甚至整個 WiMAX 產業在 09 年後衰落,這不取決於華為 WiMAX 產品線的能力,而是取決於整體電信行業的大氣候,取決於 WiMAX 和 LTE 產業鏈的博弈,取決於 WiMAX 陣營老大 Intel 是否爭氣。Intel 之於 WiMAX,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但我既然在公司的 WiMAX 產品線上,我就應該為這支隊伍盡力而為,即便明知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先期抵禦都是當炮灰的權宜砝碼,但這個砝碼在全局中的使命必須有始有終的完成它。換用北大老校長胡適對某屆畢業生的贈言,"成功不必在我,但功力必不唐捐!"
Phoenix Nirvana
09 年 7 月,我調往 LTE 營銷團隊,來到上海。經曆了一個產業 WiMAX 從朝陽到日暮的完整周期,這是行業經曆的一筆寶貴財富,我對電信、營銷的理解的深入,比起苦心鑽研"需求"的階段,已有了質的飛躍,我涉獵的範疇開始變廣了,不再僅僅局限於產品規劃,但每逢發現項目中有規劃類的需求,必定送給相關的部門或同事。來到 LTE 後,開始涉獵產品上市、市場拓展、品牌等的營銷資料,當然還有產品線的中期戰略規劃、短期業務規劃的市場格局分析。我寫的全球市場格局分析和產品線戰略框架圖的材料也在產品線給小徐總(直軍)的匯報中得到過幾次表揚,在當時的產品線大會小會上大家應該常常見到,隻是小徐總和大家都不知道那些框圖和膠片的原始作者是誰罷了,但我們部門的同事對這些往事應該都記憶猶新。
所謂營銷,簡單說主要是在產品沒有 General Available 以前就開始“經營”銷售和利潤,並保障未來能夠“贏”銷並且“盈”利,“營”= 打贏對方 + 豐盈自己!我發現自己真的喜歡 marketing 這個行當。於是,世界最大的每年一度的巴塞羅那通訊展,也是華為現在唯一的集公司全年智慧、半年功力備戰的展會,LTE 的巴展主打膠片,自此,每年我都主動拿下,用同事們的話說,當仁不讓。09 年底,我聽說前一年的主打膠片把整個部門所有人鬧騰了兩個月,人仰馬翻。於是我默默的獨自一人潛心寫了一個多星期,第一稿完成伊始,W總和Y總看到後當即回信非常高興,W總僅僅提了修改一個圖標的意見。LTE 產品線的各領導也第一次有了耳目一新的感受,紛紛給予很好的評價,甚至後續各種討論、匯報材料常常主動邀請我參與。我當然不可能用一份材料讓所有不同利益的部門全都滿意,但能第一次一個人完成產品線巴展主打膠片就得到這樣多的中高層領導的讚許,已屬不易。順帶說一句,我的每一份材料,我擔保每一頁,每句話每個字,幾乎每一幅圖(除非產品或技術架構不得不來自技術部門),均出自我原創。
在公司工作,除了收入,別的我什麼也不為,隻為我喜歡這份事情。所以,我寫營銷資料,必定保持我在英國做學術時的良性風格,尊重署名權、知識產權,決不抄襲挪用別人的成果,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帶動大家創造新的價值;否則,大家都圖省事,等著抄別人的成果、拿去給自己報功,一旦形成大的風氣,費那麼大勁搞創新的積極性就被喪失殆盡,這個公司黃攤也就指日可待了。西方人這一點上大大優於中國人,這也是西方超越中國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一個人有多大的倡導能量,我不管也管不了,但我保證自己堅守這樣的原則,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吧。相信與我共過事的同事和領導都絕不會懷疑我這樣言行的真實性。我現在是個行之將死的人,說說這些心裏話,相信對得起為之奮鬥了半打歲月的老東家,也對得起我曾經那麼點民族主義的熱情,我希望“中華有為”這個公司裏的每個人都能摒棄中國人一些不良的"拿來"習慣,否則,我們大可不必去嘲笑別人是“二流”公司。到了現在這個份上,我已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我,也許有很多人笑話我的笨和傻吧,我自有我的道理。在這裏,給公司所有高中基層主管們一個建議,如果大家都隻在乎隻要有材料最終呈現在你麵前就行,而不在乎這些成果究竟出自誰、怎麼來的,我能預見的是這個團隊後續的思想和成果將會很快枯竭。
接下來 2010 年 2 月的巴展,我陪同Y總在第一天早上做了第一場交流之後,Y總即說接下來一周的每一場交流我最好都在。那套膠片是按照 1 小時的分量寫的。某日,NTT DoCoMo 來了一批高層客戶,雙方各自 15 分鍾,陳述僅 5 分鍾,這是我沒有時間把 1 小時分量壓縮成 5 分鍾來幾次 rehearsal 的情況下,直接進行的一錘子買賣,但按照我博士三年頻繁麵對世界各地的教授博士們講解辯論各種題目早已練就的基本素質,我相信 5 分鍾一錘子買賣根本算不上問題。每頁膠片僅用兩三句話提綱挈領,當我進行到第 4 分鍾的時候,日本代表Y總本來緊張的神情舒展開來並對我豎了豎大拇指。5 分鍾結束後,日本客戶經理主動要我名片,並說 4 月份 NTT DoCoMo 老大會訪問上海,要求我到時一定主講。類似這樣的客戶本人或客戶經理直接點名要求我在各大展會、公司總部或項目一線交流需求和解決方案的例子,舉不勝舉,這些年與我打過交道的 LTE、WiMAX、UMTS、CDMA 的同事或領導們,我用英語對媒體對世界級大公司的總裁/CEO/CTO 論道個把小時從來不需要打草稿、我寫文章/膠片(除必須按領導的個人習慣修改)從來一氣嗬成不作第二遍大改(包括這篇文章),這樣的例子、這樣的素質,我相信在您們的印象中應該是有口皆碑的。
不幸的事情在 11 年 2 月發生了,那年巴展回來後,我的腳部確診一種極其罕見的惡性腫瘤,腳部切除一塊休假幾個月之後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接下來的半年時間應該算是我在華為的第二段崢嶸歲月,雖所做事情並不比以前多什麼,但用我的瑞典籍主管 Lars 對我的評價來說,從 11 年 9 月我為 Global MBB Forum (MBB: mobile broadband) 寫的無線主打膠片起始,我為華為的無線主打膠片開創了一種風格,不僅僅是講技術和市場,也融入了藝術。我一個行之將死的人,無意吹捧自己,我不僅僅聽到 Lars 一個人這樣評價,很多同事告訴我,我 12 年 3 月病情擴散住院治療以來,各大展會的無線主打膠片一直在延續我 09 年底開始的風格。當然我相信同事們一定會比我做得更好,當然我仍然不能讓所有不同立場的部門或個人對我的材料全都滿意,但至少我寫主打膠片以及其它關鍵營銷資料的風格和質量,在那段時間和產品線當時的水平上,是得到了大多數人認可的。
為了避免我的病情對年歲已高的父母造成打擊,為了不走漏風聲,我把病情消息控製在僅僅四個相關領導的範圍裏,直到第二年擴散。即便如此,擔心兒時朋友走漏風聲,我對所有中小學同學甚至和父母同住一起的親姐姐,我把病情又隱瞞了一年,直到化療結束,才回到父母身邊麵對麵的告知他們病情,因為看到我穿著假腿還能動彈,他們雖巨大悲痛,但接受了這個事實。
去年的手術、放療、化療、恢複,耗時較長,非常非常感謝無線產品線領導和同事一直以來對我的關照和幫助。這篇文章暫不封稿、未完待續。
以下補充一句:公司買的大病商業保險 20 萬一次性去年就賠了。家裏有癌症病人、手術、放療、化療一通下來,你們就會清楚 20 萬夠多大點屁用!我的惡性腫瘤是肉瘤裏最罕見也惡性最強的,現有的化療藥對我根本不起作用。3200×(N+1),確實夠買那麼一兩包沒啥用處的藥水的。也能買那麼幾包奶粉。
最後更新:2017-04-03 19: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