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技術社區[雲棲]
曙光“數據中國”讓全社會共享數據價值
文章講的是曙光“數據中國”讓全社會共享數據價值,3月24日上午,曙光公司在北京舉辦了“曙光2015企業戰略發布會”,從德國漢諾威CeBIT2015電子展歸來不久的總裁曆軍與到場媒體分享曙光2015年最新的“數據中國”戰略:構建覆蓋全國的信息化、大數據管理服務網絡,讓全社會共享數據價值。曆軍介紹說,未來,曙光將在‘數據中國’戰略指導下,以城市雲和行業為結點,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等自主技術手段,借助與合作夥伴共同形成的應用生態係統,進一步推進信息化服務、構建中國‘數據平台',拉動行業創新,助力中國進入數據時代。
中國迎來成為“數據強國”曆史機遇
在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2015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一帶一路”、產業轉型、提升城鎮規劃水平等“新常態”發展下的重要舉措,其中有7大建設領域與信息產業密切相關,尤其是“互聯網+”行動的首次提出突顯出信息化在“新常態”下的重要作用。
曆軍認為,信息產業既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前沿行業,又是經濟結構優化、產業轉型的支撐,同時還將對其他行業加速創新起到極大牽引作用。而今天,在互聯網的驅動下,社會各類數據呈現爆發式增長,這些“數據”所隱含的價值正是未來信息化發展的核心驅動要素。在未來,“數據”必將超越能源等所有傳統資源,成為決定產業發展方向的決定性資源。
同時,中國在“數據”利用領域與國際處於同一起跑線,全球第一的數據資源與應用市場,讓中國迎來了彎道超車、成為世界“數據強國”的曆史機遇。
在此背景下,曙光提出“數據中國”不僅體現對產業趨勢,自身發展的深刻審視,更是將企業目標與國家戰略高度統一。多年來曙光本著一顆“匠心”細心耕耘,已完成從HPC到服務器、存儲,再到雲+大數據的三次轉型,實現了沿著4SP戰略由服務器供應商到服務供應商的跨越。而“情懷”促使著曙光向著“讓全社會共享數據價值”這一宏偉願景大踏步前進。曆軍強調,曙光將以“數據中國”戰略為導向,推動自身二次創業,由4SP向5SP轉變,從“服務供應商”向“數據服務供應商”轉變,助推國家全麵步入數據時代。
打造數據平台、布局百城百行,構建“中國信息神經係統”
曆軍指出,若將中國信息化網絡比喻成人體的經脈,那“數據中國”要構建的就是信息經脈中的“神經係統”,實現數據的感知、存儲、整合、分析,真正打破數據阻隔,實現數據互聯互通。而規模化城市級雲計算中心及行業私有雲布點就是全國信息神經係統中的“神經元”, 完成城市、行業的信息采集與整合。
眾所周知,目前曙光已經在無錫、南京、哈爾濱、成都、包頭等全國十餘個城市建設了雲計算中心,成功完成了數百個私有雲建設,積累了全國領先的“雲+大數據服務模式”實踐經驗。未來,曙光將加快“城市雲”結點建設,推廣成功模式,推進“織網”進度,在接下來的戰略周期內,加速部署百個城市雲計算中心,滲透百個國家重點行業,搭建覆蓋中國的“數據平台”。
曆軍說:曙光已經構建起從高性能計算、服務器、存儲、安全、雲計算、大數據六條覆蓋全流程的技術產品服務體係,不僅有能力降低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成本,更有實力提升行業及城市海量數據信息的匯聚、承載、融合、加工,讓全民享受到“數據”創造的價值。同時,曙光還將已自助可控技術產品為依托,積極參與國家各項標準製定工作中,進一步保障國家數據安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支持千家創企、帶動萬億產值彰顯曙光雄心
在發布會上,曆軍舉例說:德國的一家企業接受哈雷摩托車的定製化訂單,在完成線上支付後,24小時內一輛價值10萬美元的哈雷摩托就能配送到用戶家門口。而我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幾乎沒有一家摩托車企業能實現在線定製。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信息化與傳統行業的融合不夠。一旦結合起來,很快就能實現附加值增加,大大提升競爭力。“
曙光”數據中國“戰略就是要將”數據“的力量與城市管理、產業運營等各領域充分結合,切實提升政務管理效能、產業優化轉型,為國家戰略服務。曆軍強調,隨著”數據平台“的逐步構建,必將形成大量人才、資本資源匯集,曙光將利用平台的資源,為千家以數據為核心業務的創新型企業提供支持,驅動產業持續創新。
同時,曙光將全麵聯合產業鏈上下遊的優勢資源,以收購並購、戰略合作、產業聯盟等各種形式快速打造從數據采集、軟硬件技術研發到關鍵數據應用開發的完整生態圈,從而實現服務區域擴展與價值延伸,拉動行業萬億產值。
最後更新:2017-10-05 1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