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4
技術社區[雲棲]
深化大數據應用 升級“智慧禪城”
實施入學無紙化報名後,禪城家長們隻需在電腦屏幕前輕鬆操作,即可辦理子女入學登記手續,不再需要跑多個部門。這是禪城“一門式一網式”後台改革創新的最新成果,將在今年全麵鋪開。
1月6日,禪城舉行“一門式一網式”改革暨大數據應用巡檢活動,由區紀委副書記、區監察局局長馮翠紅牽頭組成巡檢組,對區發展規劃和統計局等多個部門後台改革創新項目進行巡查。
作為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禪城“一門式”改革去年邁入第三個年頭,進入以後台改革創新為核心的3.0版本,18個單位開展了11類創新試點,推出了31個創新項目。伴隨著本次巡檢的落幕,上述創新項目已基本完成,達到改革的預期效果。
禪城有關負責人表示,大數據應用推動禪城區朝著“智慧禪城”方向持續邁進,新的一年,各部門將繼續推進大數據應用,建立完善大數據庫,為政府創新管理與服務提供有力支撐,讓大數據成為政府促進區域發展的無形資產。
最新進展 刷身份證進入填表係統
6日上午,巡檢組一行首先來到祖廟街道行政服務中心,了解禪城區文體局“營業性演出內容核準”事項同城通辦、民政局業務部門專項係統對接、社保局即辦效果事項和祖廟街道行政服務中心大數據·微服務的應用情況。
有關負責人介紹,禪城社保去年9月首批上線了“居民醫療保險中途參保申報”等6個事項,第二批新增“申領穩定就業後一次性領取失業保險金”等9項即辦效果事項已作好上線準備,通過對接減少二次錄入係統,梳理優化後台經辦流程,社保事項實現對接上線後,可新增提升15項即辦效果事項,達50件,占社保“入門”事項總數的52%。
隨後,巡檢組又來了禪城區行政服務中心魁奇路大廳,檢查應急窗口及自助填表區建設情況。
有關人員介紹,應急窗口的設立,是為了解決市民合情合理但不符合綜合窗口標準辦理要求的疑難業務而專設的窗口,主要處理不規範、政策模煳、曆史遺留等疑難業務,同時為行動不便的老人等特殊群體開通綠色通道。
目前,禪城區級自然人“綜合大一門”設置了1個應急窗;公安“小一門”設置了2個應急窗;地稅“小一門”設置了1個應急窗。
同時,在一門式自助填表係統的支撐下,市民辦理業務也變得越來越快捷簡單。市民辦事隻需刷身份證,就能進入填表係統,輕鬆自助完成包括不動產等自然人業務的221張表格,有效免除多次重複填寫相同信息的麻煩。
此外,為方便群眾自助辦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禪城區行政服務中心24小時自助服務區新增車管業務自助服務終端,能辦理駕駛證期滿換證、駕駛證遺失補證等業務及駕駛人信息查詢、駕駛人扣分查詢等,還有自助拍照功能。優質的服務也讓禪城區行政服務中心從999家競榜單位中脫穎而出,繼2015年後再次榮獲佛山五區口碑分榜最佳口碑單位。
改革理念 把複雜留給信息技術
自助填表、同城通辦、應急服務隻是禪城“一門式一網式”後台改革優化的一個縮影。作為全國改革創新的典型案例,禪城“一門式一網式”改革一直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從市民的需求出發,不斷優化市民辦事體驗。
在邁入改革第三個年頭之際,禪城區委、區政府又提出“把自然人服務做到極致,把法人服務做到至簡”的目標。對此,去年4月,禪城舉行自然人一門式後台改革創新工作座談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前兩年,我們做到了把簡單帶給群眾,把複雜留給政府。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簡單帶給群眾和政府,把複雜留給信息技術。”
緊接著,禪城區18個單位提出11個大類、31個創新試點項目,內容包括自助服務、信用體係建設、無紙化報名、提升即辦件等。這些後台改革創新項目不僅要進一步減少群眾等候時間、減少攜帶材料,還要讓後台的工作人員減負,提升獲得感和成就感。
以係統對接為例。“過去,窗口工作人員不僅要在一門式係統錄入信息,還需跳轉至具體業務係統重新錄入。這既增加了工作量,又影響了辦事效率的進一步提升。”禪城區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當係統完成對接後,前台工作人員辦事時間減少了20%到30%。
在大力推進係統對接的同時,禪城自然人一門式也致力推動電子章應用改革,破解行政審批中線上和線下不對接的難題。目前,電子章在禪城轄區內的適用範圍不斷擴大,從政府內部公文處理到行政審批事項,村居、鎮街、區級跨層級均可使用。
持續深化 形成抓取數據規範製度
在後台運作持續優化的同時,禪城“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改革正朝著大數據應用的方向不斷深化。6日下午,巡檢組聽取了區發改、經科、教育、公資辦等四個部門匯報,了解大數據應用推進情況。
禪城區發展規劃和統計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局正推進產業經濟一張圖建設,以禪城規上企業為突破,結合GIS地圖,推動經濟數據和地理空間的結合,實現經濟狀況運行的精準分析和研判。目前已經搜集了554家規上企業的基本信息和工商、國稅、地稅、統計等數據,以及20個產業園區的基本信息。基於搜集到的數據,發改部門已建成信息管理平台,具有信息管理、綜合分析以及專題地圖三大功能。
禪城區教育局也推出了“教育一張圖”,通過數據對接區綜合治理雲平台的“一張圖”,呈現學校規模分布、各學校學位供給計劃數量、學位需求預警等信息。
在聽取匯報之前,巡檢組也在祖廟行政服務中心現場察看了大數據·微服務情況。據現場人員介紹,祖廟已推出家庭樹項目,隻要輸入用戶身份證號,大數據係統就會顯示該身份證主人在政府部門曾經登記的所有資料,還能生成與其相關的家庭關係圖。
“該係統實現了各部門數據的融合與互聯互通,摸清了轄區各部門的數據家庭,打破了業務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讓數據充分流動,解決了個係統數據碎片化的問題。”祖廟街道行政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不僅如此,該大數據係統還能通過對接一門式辦事數據庫,聯動查詢每個人在一門式係統中辦事的每一條記錄,並且根據個人的“性別”“年齡”“健康檔案”“辦事記錄”等屬性標簽,匹配出特定的優惠政策。根據這一匹配結果,政府可以主動將政策推送給個人,實現精準服務。
禪城區委、區政府辦公室主任餘乾波表示,大數據應用推動禪城區朝著“智慧禪城”方向持續邁進。據了解,禪城區各部門在新的一年將繼續推進大數據應用,建立完善大數據庫,為政府創新管理與服務提供有力支撐,讓大數據成為政府促進區域發展的無形資產。馮翠紅表示,各部門未來需加緊形成一套抓取數據的規範製度,進一步完善政務大數據框架。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07-20 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