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
技術社區[雲棲]
張亞勤:解讀“雲計算”& 微軟藍天的優勢。
一、解讀“雲計算”的功能特性
看似高深的“雲計算”理解起來並不難,其實就是把所有的計算應用和信息資源都用互聯網連接起來,供個人和企業用戶隨時訪問、分享,管理和使用——相關的應用和資源可以通過全球任何一個服務器和數據中心來獲取。
真正的“雲計算”平台應該能實現以下三方麵的功能。
1:提供“資源”——包括計算、存儲及網絡資源,這就需要服務提供者架設出規模巨大的全球化的數據庫及存儲中心,能夠實現“海量”的存儲、出色的安全性和高度的隱私性和可靠性——此外,它還應是高效的、低價的、節省能源的。
2:提供動態的數據服務。數據包括原始數據、半結構化數據和經過處理的結構化數據。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以數據為王的時代——一個好的雲計算架構一定要有提供大規模數據存儲、分享、管理、挖掘、搜索、分析和服務的智能。
3:提供雲計算平台——包括軟件開發API、環境和工具。隻有這樣,雲計算才能真正形成一個有生命力、有黏性、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係統”。我個人認為,這也是雲計算帶來最大的價值。
“雲計算”不應該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希望用戶一夜之間就從“端”全麵轉向“雲”是很天真的想法——用戶理應自主決定最符合其利益的資源部署方式,從而在“雲”和“端”之間實現難能可貴的平衡。隻有通過雲+端,雲端互動才能最大程度利用雲的功能實現最佳的用戶體驗。
二、“藍天”的優勢
微軟“藍天”的優勢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麵。
其一,技術領先——遍布全球的微軟GFS大型數據中心可以在確保雲服務基礎平台規模的同時,強化數據模塊組合的靈活性。
其二,平台開放——微軟歡迎各方夥伴接入“藍天”,與微軟並肩攜手造福用戶,並會幫助他們發掘自己的商業價值、開發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我們支持並鼓勵合作夥伴在“藍天”上用子件和第三方子件(甚至包括Linux在內)開發出自己的應用——甚至搭建出自己的雲計算服務平台,並且會為他們提供各種必要的幫助。開發者不但能從現有知識體係、生態係統和社區資源中獲得給養,還可在傳統服務器和Windows Azure環境之間自由遷徙。例如,開發人員之前為Windows Server寫的應用程序,隻需進行簡單的修改,即可用於Windows Azure。
其三,體驗兼容——微軟“藍天”服務平台是獨特的,我們尊重用戶選擇“雲”還是“端”的自主權,並確保了由“地麵”(PC端的應用軟件)向“雲”間延伸的體驗的一致性。用戶完全可以從“藍天”上繼續獲取他們對Windows、Office的熟悉體驗,而不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重新學習。
其四——投資較少,對企業客戶來說,微軟的雲服務平台與現有的IT架構並不衝突,所以客戶不需要投入巨大的投資,便可逐步實現信息係統的無縫切換。不過,盡管當前“雲計算”已取得了許多實質性的進展,但其真正為企業客戶和個人用戶所接受可能還需要兩年到五年的時間。畢竟,數據中心的建設、“雲計算”技術的全球化分布、計算資源由“端”向“雲”的流動都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工作。
三、“雲計算”的方向
眼下,數據、軟件、平台、基礎設施都已成為“雲計算”的戰略資源,而今後“雲計算”的發展則取決於上述戰略資源同“集中計算、按需應用”模式的整合與關聯的程度——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表達就是:
雲計算 =(數據+軟件+平台+基礎設施)* 服務
· 數據(Data):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數據就沒有應用、沒有服務。“以數據為中心的計算”(Data Centric Computing)將真正把用戶置於計算體驗的核心,也將決定“雲計算”模式的成敗。但要實現這一點,必須首先解決海量數據的智能化、結構化整理和數據間聯係的問題。
· 軟件(Software):軟件所起的作用其實是檢索、發現、關聯、處理和創造數據,而微軟之所以采用“軟件+服務”的模式,也正是希望整合最強大的軟件和實時更新的服務,為客戶創造跨設備的多元化體驗。
· 平台(Platform):Windows是PC時代應用最廣泛的平台,“雲計算”時代也會誕生自己的通用平台——或許是微軟的“藍天”,也可能是其他企業推出的、兼顧產業夥伴福祉和用戶體驗的新平台。
· 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決定了“雲服務”提供商的服務範圍與服務能力。“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研發資源投入,所以隻有實力強大的企業才能勝任;但“雲計算”的應用進程則會從個人和中小企業開始——他們希望把部分(而不會是全部)信息資源和應用委托給雲服務商來管理,這樣便可憑借更低的成本實現更簡單、更靈活的掌控。很顯然,這種狀況與上個世紀大型機崛起(發端於軍事、公共事物等領域)和PC走向主流時(由大型企業率先應用)完全不同。
最近,中國電子學會專門成立了雲計算專家委員會,一些企業也在開始建造自己的企業雲,這都說明雲計算在中國受到了很大關注,並已成為學術界和產業的一大熱點。這無疑值得欣慰——IT科技的演進從來都是無聲無息而又驚心動魄的。無論從曆史經驗還是從現實需求看,中國都應該及早投入“雲計算”的大潮,在全球計算和通信產業的新一輪風暴中搶占到有利於未來發展的製高點。
最後更新:2017-04-02 0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