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78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電子圍欄落地最難點:共享單車企業不配合 獎懲機製待完善

通州自6月開始試點電子圍欄,這讓一直奔波在最前線、身經百戰的通州區公共自行車事務中心負責人郭峰深有感觸。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電子圍欄的施劃一直較為順利。截至8月底,通州已在有條件的區域施劃690個固定停車區域,計劃在明年底達到2000個。

不過,電子圍欄的真正落地,不僅需要企業配合政府,更需要企業配合製定相應有效的獎懲機製,引導消費者真正把車停進電子圍欄裏。而這兩個配合,目前都遇到了不小的尷尬。

落地最難點:企業不配合

企業的配合度,首先當然要從報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說起。

盡管通州區各職能管理部門已多次集體約談在通州區各共享自行車主要投放企業,要求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報備與管理。截至8月28日,郭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目前仍隻有ofo和酷騎完成了報備手續和係統接入監管平台,小藍和永安行正在對接中。而此時距離通州試點開始已2月有餘,距離試點結束正式進入最後兩天倒計時。

顯然,企業態度消極、動力不足的背後,必然受其相應利益驅動的影響。

比如,一方麵,電子圍欄通過對共享單車集中停放,讓企業運維人員不用再到小區樓道、公園內部等偏僻地方去找車,確實可以節約一部分調度運營成本;但另一方麵,嚴格規定企業按比例設立固定服務網點和固定服務人員;同時要求企業與銀行簽定專用資金帳戶監管協議、給投放車輛購買保險等,又增加了企業另一部分運營成本和限製,這對於目前仍處在粗放式增長和惡性競爭的企業運維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考驗。

國信證券在8月初的一份研報中就指出,《指導意見》更多關注的運營流程中的管控,比如電子圍欄等,將推高運營成本,隻有規模化企業才能消化。

對於企業的不配合,郭峰坦言,由於目前法律上的盲點,地方政府除了可以禁止其區域性投放,也並沒有其他更好的約束辦法。即便擁有執法權的城管,在麵對企業不配合運營管理、出現自行車亂停亂放等不規範情況時,除了清理共享自行車,也無法進一步向企業或消費者追責。

獎懲機製待完善

郭峰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通過政府前期的宣傳引導,不少市民也已經開始主動把單車停到電子圍欄裏,但普及速度仍然有些慢。“如果企業能夠配套采取適當的獎懲措施,引導作用會更快。”郭峰認為。

但郭峰同時也深深明白,目前的現狀是企業普遍敢獎不敢罰,尤其擔心懲罰會造成用戶的流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際體驗也發現,目前,企業對消費者停進電子圍欄普遍采取信用積分的獎勵和獲取參加優惠活動的權限等,但懲罰措施遠遠沒有跟上。

以ofo為例,當記者把ofo停放在電子圍欄區域外時,手機並沒有收到相應的信息提示,目前也並未受到什麼懲罰。同時,ofo似乎還不具備對電子圍欄的導航功能,隻是在手機地圖上劃定一個區域,電子圍欄附近也無明顯標識,隻能根據地圖推測大概的方位。

相比之下,摩拜雖然可以實現對電子圍欄的定位導航,但在電子圍欄附近同樣沒有明顯標識,記者也隻能根據地圖上標注的地點推測大概的停放位置。

顯然,目前市場兩大主要共享單車企業對電子圍欄的引導力度是遠遠不夠的。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目前位處第二梯隊的小鳴單車了解到,盡管小鳴單車對不按規則停放會采取一定罰款措施,比如,不停到停車區會開一張2元的罰單,出去運營圈開具5元罰單,罰單金額同時會按照距離追加。但也不是直接扣錢和押金,罰單隻在後台出現,如果用戶正確停放三次,罰單就會取消。也隻有等到退押金的時候,如果還有罰單,才會要求消費者先交罰單。足見企業在懲治製度的設計上還是十分小心翼翼。

“主要目的還是提醒”小鳴單車CEO陳宇瑩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至於懲罰措施究竟是否會造成客戶的流失,小鳴單車表示,一開始確實也會有擔心,但後來發現其實用戶也沒有特別抵觸,並且據他們統計發現,設置獎懲規定後,用戶違停的次數其實是慢慢減少的。這對行業或許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有效的獎懲機製仍有待完善。

郭峰則堅持認為,具體獎懲規則的設置,無論扣積分、扣錢,企業怎麼弄,政府都無法幹涉,但企業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提醒消費者。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盡管ofo最早完成了在通州運營的報備手續和係統接入,但ofo在用戶App上仍未要求承租人在施劃電子圍欄內停放。而通州給ofo留下的最後期限是在這個8月底。

(原標題:電子圍欄落地最難點:共享單車企業不配合 獎懲機製待完善)

最後更新:2017-08-29 01:17:20

  上一篇:go 多地銀監局重申支持實體經濟 金融信貸向“小微涉農”傾斜
  下一篇:go 中概股普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