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部分上市公司環境信披報喜不報憂 兩部委將提高“要求”
8月22日,環保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表示,目前,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中進行環境信息披露取得一些進展。
別濤舉例說,在滬深3000多家上市公司當中,屬於環保部確定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上市公司有160多家,這些公司近九成以上披露了環境信息,總體情況比較好。
他指出,下一步,環保部將會同證監會,努力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規範性、全麵性、可讀性、完整性、有用性,以便於股民、公眾準確判斷上市公司環境風險。對於未及時按規定披露環境信息的,要依法依規督促、追責,並采取必要的處罰措施。
有的公司披露信息報喜不報憂
關於上市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環保部已經推動了10年左右。今年6月,環保部與證監會簽署《關於共同開展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年度報告中披露環境信息。
環境信息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和指標?業內人士認為,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汙水等主要排放物情況,企業環保投入及因汙染造成的環境負債,企業運行中的能源消耗、環境管理及績效、環保事故、環保處罰等信息,都應如實向公眾披露。
別濤在介紹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總體情況較好之後,也指出一些問題。譬如,有一些公司沒有按照規定的要求來披露管理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不夠全麵、不夠規範,也有報喜不報憂,說得不夠詳細的。環保部正在會同證監會,采取措施不斷進行規範。
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製度在逐步完善,但環境信息披露情況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近日,複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指數(2017中期綜合報告)》顯示,170家上市公司樣本企業中,環境信息披露的平均分為39.67,未達到及格線。
“重點監控”的子公司也應披露
按照環保法等法律法規,公開環境信息,是企業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體現了諸多積極作用。
據別濤介紹,前述160多家公司經營狀況良好,經濟總量大,環境影響大。如果這一部分公司通過信息披露接受公眾監督,並以此為契機提高環境績效,對總體環境的改善有積極作用。
多位專家學者均曾唿籲,應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推動企業如實公開環境信息。就在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公開指出,可以強製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
別濤強調,按照證券監管部門規定,進入9月前,上市公司要披露2017年半年度報告,環保部將會同證監會分析公司披露環境信息的情況是不是全麵、準確、完整。除了年度報告、半年度報告等定期報告,還有臨時報告,例如因為環境違法受到重大處罰,麵臨新的法律風險,應該及時向股民、社會披露。
別濤透露,屬於省和市級環保部門確定的重點監控企業的上市公司,根據要求也應當披露環境信息,相關上市公司的名單正在核實之中。至少有一家主要子公司屬於各級環保部門確定的重點監控企業,作為母公司的上市公司也要披露這些子公司的環境信息。由於在滬深兩地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有7萬家左右,環保部正在組織逐一比對、核實。
(原標題:部分上市公司環境信披報喜不報憂 兩部委將提高“要求”)
最後更新:2017-08-23 05: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