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M2增速創新低 不是貨幣政策寬鬆時
8月M2增速放緩並不可怕,不能因為一時之需輕易調整貨幣政策。按照經濟現狀和市場預期,目前並沒有進入可以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時期。眼下最急需的是穩定,包括政策穩定、市場穩定和信心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9月15日公布數據顯示,8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64.52萬億元,同比增長8.9%,創下新低,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2.5個百分點。相關專家認為,當前人民幣升值預期強化,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不僅有空間,也有必要。
近年來,每當出現M2增速放緩的現象,就會出現要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聲音,就有人認為M2增速放緩可能造成市場流動性緊張,給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帶來影響。從理論上講,這樣的分析和擔憂不無道理,因為M2增速放慢,確實可能是市場流動性趨緊的表現,可能給實體經濟發展帶來傷害;不過從當前的情況判斷,M2增速放慢未必會導致市場流動性趨緊,也未必會影響實體經濟發展。
當前M2增速之所以放慢,一方麵主要是金融企業去杠杆導致派生存款減少,尤其是金融機構同業業務引發的派生存款減少,另一方麵則是去年同期M2增速過高,導致今年出現了“基數式”增速放慢。去年同期M2增速高達11.4%,比前一月提升了整整1.2個百分點,如果去年同期的增速低一些,應當不會形成如此大的反差。
從M2與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增長的關係來看,M2增速能夠達到8.9%,已遠高於GDP增速,也高於居民收入增速。M2增速並不是越快越好,目前市場的流動性並不緊張,問題的關鍵在於,資金的分布結構不合理,金融“脫實向虛”問題尚未有明顯改善,更多情況下,金融機構仍然把支持的重點放在非實體經濟方麵。近段時間少數地方出現“消費貸”轉房貸問題,主要就是一些金融機構缺乏“脫虛向實”意識的表現,是過度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短期利益的結果。
從信貸政策的作用效率來看,決策層一再強調,金融機構必須加強對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服務力度。管理層也在政策設計和調整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銀行向實體經濟傾斜,如定向降準、給相關金融機構專項資金支持等,以鼓勵金融機構多向實體經濟提供信貸資金。另一方麵,近年來管理層給金融機構提供的信貸資源,相當部分被一些金融機構轉移到非實體領域,特別是在去年,新增貸款的主角是房貸,可見一些金融機構仍然死死抓住房地產等領域不放。鑒於此,現在即便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也很難保證金融機構一定把新增資金用於實體經濟。
從政策的穩定性來看,雖然M2增速出現了放慢現象,人民幣也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升值,但總體上市場比較穩定,有利於貨幣政策的穩定運行,何必出台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打破既有的平衡格局呢?一旦平衡格局被打破,所帶來的就不隻是降準或降息的問題,而是市場的波動問題;除非市場出現不穩定因素,否則貨幣政策不宜輕易調整,即便要調整,也可以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要手段,保持市場的平穩和貨幣政策的穩定。
從市場預期來看,由於對房地產市場實施了嚴厲調控,對虛擬貨幣等也加強了監管,尤其是對破壞金融市場秩序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加上股市沒有出現大幅波動現象,因市場預期比較平穩而理性,沒有對貨幣政策寬鬆產生太大的期望。目前我國經濟正處於企穩向好格局,沒有必要通過調整貨幣政策去刺激市場、刺激預期,否則可能產生相反的作用與效果。
現在最需要做的是,通過改善市場環境,尤其是優化股市生態環境、規範債市市場秩序,穩步增加直接融資數量、提升直接融資比重。建議設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債券發行平台,讓更多實體企業通過債券市場獲得直接融資,以緩解間接融資難度大、成本高的矛盾。
總之,8月M2增速放緩並不可怕,不能因為一時之需輕易調整貨幣政策。按照經濟現狀和市場預期,目前並沒有進入可以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時期。眼下最急需的是穩定,包括政策穩定、市場穩定和信心穩定。
最後更新:2017-09-17 07: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