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社科院發布政府資產負債表 我國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社科院發布政府資產負債表總負債五年間增長超七成
我國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專家:需警惕累積債務風險,對隱性債務也要保持監督高壓
24日,中國社科院對外發布的一份報告有力地駁斥了“中國經濟崩潰論”。當天由社科院財政稅收研究中心課題組發布的《中國政府資產負債表2017》顯示,2010年至2015年,即使計入社保基金缺口的參考值,我國政府淨資產(資產減負債)與GDP的比平均也在80%以上,波動區間為40萬億元至60萬億元之間。中國總資產完全可以覆蓋總負債且還有較大的空間。
報告顯示,政府資產方麵,2010年至2015年,中國政府總資產都在百萬億元以上的水平,其中,2015年中國政府總資產超過125萬億元,與當年中國GDP的比超過180%,平均來看,中國政府總資產大致1.8倍於當年GDP.2013年至2015年,中國政府總資產規模一直保持在110萬億元的較高水平,體現了政府資產長期穩定的發展趨勢。
政府負債方麵,2010年至2015年,如果計入社保基金缺口的參考值,政府總負債從約40萬億元增至約70萬億元;如果不計入社保基金缺口的參考值,政府總負債從約30萬億元增至約60萬億元,五年間分別增長了約70%和100%。說明政府負債規模增長較快。
在政府淨資產方麵,2010年至2015年,若計入社保基金缺口的參考值,政府淨資產規模的波動區間為40萬億元至50萬億元,與GDP的比平均在80%以上。
若不計入社保基金缺口的參考值,政府淨資產的規模區間為50萬億元至60萬億元,與GDP的比平均在100%左右,即大致與GDP持平。“這說明,中國總資產完全可以覆蓋總負債且還有較大的空間。”報告稱,與2010年至2012年相比,無論是否計入社保基金缺口的參考值,中國政府淨資產值的變化幅度均類似,這表明中國政府淨資產值有較強的靈活性。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報告估算結果均基於謹慎性原則得出。社科院財政稅收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湯林閩指出,例如,假設或有負債全部轉化為直接負債,現實中是不可能的,對社保基金缺口的處理選取了最大參考值,考慮了最大風險。研究成果中的中國政府負債應視為負債的最大可能值。
據了解,當前我國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已經取得很大成就,但仍存在廣闊研究空間,特別是在政府資產負債表方麵。社科院財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楊誌勇指出,政府資產負債表對中國意義重大。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政府已實施了多項措施並取得顯著成效,但大規模公共投資等措施也擴大了中國政府的財政風險,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是,中國政府資產的規模更為龐大,應對債務危機的能力相應較強,結合政府資產才能對中國政府的財政風險作全麵判斷。
對外經貿大學惠園特聘教授陳漢文表示,編製政府資產負債表,相比起一個家庭、一個企業的“摸家底”來說無疑更加困難,同時也具有重大意義。我國政府資產遠可以覆蓋負債,金融風險可控的結論有力駁斥了“中國經濟崩潰論”。此外,資產負債表編製本身,對於國家治理能力建設、治理體係現代化而言也有重要意義,決策需要強大的數據基礎,離不開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機製。
在債務風險方麵,報告提示說,與2010至2012年比,地方政府債務、外債中的或有負債和準公共部門發行債券增長較多,分別增長約90%、80%和50%,累積的債務風險需要警惕。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院長助理賈俊雪表示,分析債務問題,除了債務和資產規模之外,還需要關注債務的期限結構,這往往是金融風險發生的重要原因。“所以還要看期限結構,也就是資產的流動性的問題,一旦出現了外債衝擊,需要償還大規模短期債務的時候,能不能瞬間籌措到資源變現。”
隱性債務風險的問題已經引發了我國高層的高度關注。8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央企深化改革降低杠杆工作強調,與地方合作的項目要嚴防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王克冰日前表示:“對隱性債務,我們一定要保持監督高壓態勢。省級政府要建立嚴格的查處問責機製。要發揮跨部門的聯合監管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監管合力。”
財政部副部長劉偉介紹,到去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5.32萬億元,加上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債務餘額12.01萬億元,全國政府債務餘額27.33萬億元。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GDP初步核算數74.41萬億元計算,政府債務的負債率是36.7%。這低於歐盟60%的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平。
(原標題:我國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最後更新:2017-08-25 03: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