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南方洪災對CPI影響有限 貨幣政策或將維持相機抉擇
“我們家種的是中稻,由於苗剛出來,影響不大,但早稻被洪災浸泡後會減產。”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壩塘鎮一位村民王明7月12日如此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進入汛期之後,南方多地暴雨成災。在水稻主產區的湖南省,根據湖南省官方統計,這次導致直接經濟損失381.5億元人民幣。 其中寧鄉縣作為此次湖南受災較嚴重的地區,遭遇了60年來最大一次洪災,造成經濟損失達90多億元。
長江中下遊區域是洪澇災害集中區,但同時也是中國主要的蔬菜、生豬供應源頭。極端天氣的影響未來會否推漲物價成為關注的焦點。
但從目前監測的數據看, 似乎還並不需要擔心。7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CPI同比上漲1.5%,漲幅與5月持平。其中,豬肉和蛋價格下降較多,降幅分別為16.7%和9.3%,合計影響CPI下降0.56個百分點;鮮果和鮮菜因去年同月基數相對較低,價格分別上漲9.9%和5.8%,合計影響CPI上漲0.28個百分點。
據測算,在6月份1.5%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1.2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0.3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看來,在6月份1.5%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1.2個百分點。
受訪專家表示,短期洪災對CPI走勢影響或不大,年內通脹不會對央行的貨幣政策取向構成影響性因素。未來在中性貨幣政策的大框架下,央行政策可能維持相機抉擇立場來維持金融去杠杆和穩增長之間的平衡,並確保在海外央行政策轉向的背景下,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下半年通脹壓力趨升
“6月份南方水稻主產區湖南持續強降雨不斷,對當時正處於孕穗至灌漿期的早秈稻生長帶來較大負麵影響。”卓創資訊分析師陳曉珊對記者表示。
據卓創調研,湖南益陽、常德地區受災麵積達25%~40%,湘潭、長沙、衡陽等地也存在5%~10%的受災區域。陳曉珊進一步表示,“此次持續強降雨天氣造成早秈稻空癟率提升、多地水稻被衝淹,減產、質降明顯。據估算,湖南受災產區平均畝產或下滑200~300斤。”
這由此或導致水稻價格走高:截至7月12日,零星上市的新早秈稻上市主流價格1.18~1.30元/斤,按水分、質量定價,開秤價高過市場預期。
“今年新季早秈稻麵臨種植麵積下滑、受災減產及國家最低收購價格下調的多因素製衡,我們預計新季早秈稻價格或總體呈現平開高走,‘優質優價’特征明顯。”陳曉珊對記者分析。
在CPI中占有重要權重的生豬價格短期內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這主要是由於運輸受阻,從整體看由於今年夏季普遍高溫,削弱了豬肉消費需求的同時,養殖戶為避免養殖風險也傾向於快速出欄。
顯然,短期看洪災的影響並不顯著,但在卓創資訊生豬行業分析師姬光欣看來,下半年尤其四季度,隨著豬肉需求量增加,豬價將會麵臨上漲壓力,也會令CPI承壓。長江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債券研究員趙偉也表示,考慮到近期部分地區水災對物價的潛在影響,預計7月 CPI同比增速或回升至1.6%左右;全年來看,CPI同比增速將逐季抬升,下半年通脹壓力高於上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核心CPI其實同比上漲2.2%,漲幅比5月擴大0.1個百分點。
“這顯示了基數效應和非食品價格支撐CPI持平。”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預計,下半年豬肉價格雖有恢複性上漲但力度偏弱,鮮菜鮮果供應充足價格在低位季節性波動,考慮到基數原因和價格傳導時滯,CPI將在8月創下年內第二高位後回落;同時,由於原油價格料將低迷壓製PPI等原因,下半年PPI繼續下行。
“鑒於CPI和PPI在下半年都麵臨翹尾因素的持續下降,即便環比增速平穩,未來同比增速也可能會隨之放緩。”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記者表示。
貨幣政策或將維持相機抉擇
“年內通脹不會對央行的貨幣政策取向構成影響性因素。市場平穩渡過MPA年中考核節點,最近12天內央行暫停逆回購,回籠資金的意圖明顯。”章俊告訴記者。
在章俊看來,在中性貨幣政策的大框架下,央行政策維持相機抉擇立場來維持金融去杠杆和穩增長之間的平衡,並確保在海外央行政策轉向的背景下,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一般情況下,相機抉擇即根據貨幣政策多重目標在不同時期重要性的不同所體現出的靈活態度。
6月21日以來,央行連續多個交易日淨回籠資金。直到7月11日,當日央行進行了3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10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由於當日有400億元逆回購到期,總量上並未有增加。
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認為,此前央行的措辭從流動性處於“較高水平”轉為“適中”,這或意味著流動性最為寬鬆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但7月資金麵會有較大的壓力。
因為在7月中下旬市場中的流動性將麵臨諸多不利因素:一是7月繳稅繳財政存款,過去三年均值大約在5000億元左右;二是海外分紅對外匯占款構成拖累;三是央行過去OMO與MLF還有6350億元到期;四是6月發行的跨季短期存單也有近2000億元的到期額。
7月13日,央行還進行了1年期MLF操作,放量3600億元,利率為3.2%,與上期持平,同日還有1795億元MLF與600億元逆回購到期。在李奇霖看來,央行無“放水寬鬆”之意,此次之所以超額放量,主要是因為7月資金麵不利因素較多,缺口確實較大,需要適當補水。這次的放量可能就意味著,接下來央行的投放策略要麼是OMO(公開市場操作)續作量少,要麼是7月接下來到期的1950億元MLF不續,3600億元或是一次性續作整個7月到期量的行為。
央行的謹慎行為顯示了對目前所處的國內外環境的審慎應對。李奇霖指出,國內經濟尚有韌性,金融去杠杆周期仍在持續,M2增速雖降至10%以下,但金融對實體的支撐並未降低,內部沒有“放鬆”的理由;對外,英日歐等主要央行出現緊縮傾向,短期內央行難獨善其身,貨幣政策仍會是一個中性的態度。
近期在歐元區、英國和加拿大三大央行同時釋放緊縮信號。尤其加拿大央行已經7年來首次加息加息25個基點至0.75%。業界預計未來可能有更多國家開啟QE退出大幕,這將會導致全球流動性收縮。
在國內,截至6月末,M2同比增長9.4%,增速分別比5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2.4個百分點,再創曆史新低。“雖然影響M2增長的外匯占款、信貸、財政存款等因素在6月份有所改善,但在加強金融監管的背景下,從5月份開始,隨著銀行表外業務和同業業務增速放緩甚至收縮,致使同業業務存款派生效應進一步減弱,下一階段將繼續成為壓製M2回升的因素。”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解釋稱。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7.97萬億元,同比多增4362億元,6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54萬億元,連增三個月。溫彬認為,以今年M2和社融分別增長12%的目標看,出現了“緊信用+寬社融”的搭配,這種組合一方麵可以確保金融部門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另一方麵又可以防範金融體係風險。
對於貨幣政策,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監管協調2.0”背景下,金融部門同業空轉去杠杆取得明顯成效,央行貨幣政策將維持“不鬆不緊”,央行政策從“去杠杆”到“穩杠杆”換擋。一方麵,M2增速顯著放緩表明金融部門“去杠杆”已經取得成效,另一方麵,央行維穩信貸和對實體經濟融資的態度也表明,央行沒有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的意圖。
對於未來貨幣政策走向,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也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
(原標題:南方洪災對CPI影響有限貨幣政策或將維持相機抉擇)
最後更新:2017-07-16 06: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