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
iPhone_iPad_Mac_手机_平板_苹果apple
20多家公司股东买壳浮亏成接盘侠 壳费首付分期付款无人问津
去年以来,多家杠杆买壳的买家陷入大面积被套之中。
实际上2016年以来实施大股东变更的50多家公司中(剔除国有股无偿划转),新任大股东出现账面浮亏的占半数,有超过10多家公司接盘方浮亏幅度超30%,此外由于监管趋严,杠杆买壳易主后实施重组的公司寥寥无几。
火山君在投行并购圈也发现,目前的卖壳信息中,卖壳条件越来越低,而且壳费也是一降再降,甚至还可以采取首付分期,但还是无人问津。
A股买壳接盘方大面积深套
由于监管趋严,大股东变更后实施重组的公司寥寥无几,而近期出台的减持新规,则使大股东股权的流动性趋于下降,同时2016年以来实施大股东变更的50多家公司中,新任大股东出现账面浮亏的占半数,有超过10多家公司接盘方浮亏幅度超30%,其中浔兴股份新任控股股东汇泽丰去年11月豪掷25亿元入主,收购成本27.93元/股,公司最新股价仅为14.09元/股,浮亏约50%。
实际上浮亏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收购人给予了超高溢价,就是业内所谓的“壳费”,日海通讯、深圳惠程等公司的收购溢价超100%,栋梁新材溢价则超过200%。而奥维通信在5月31日宣告易主并复牌,6月9日最新股价为11.77元,这宗16.77亿元的股权转让交易,折算单价约16.81元/股,比停牌前股价溢价68%,目前接盘方的账面浮亏约30%。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9月以来,重组新规实施,“类借壳”遭严管,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监管机构加大了对杠杆收购的监管力度,而今年以来,四川金顶、鑫科材料等公司陆续易主,溢价幅度都在10%以内。此外共达电声控股股东潍坊高科拟将潍坊高科100%股权作价5亿元转让给于荣强,同时承继2.91亿元的债务,折算股价为14.39元/股,几乎和当时市场价格相当,而公司目前的价格仅为9.19元,今年以来下跌34.45%;
对此宁波乔戈理资本牛晓涛告诉火山君,近半年中小创被持续杀估值,ST相关个股曾经的“壳价值”逐渐被扼杀,而IPO扩容又持续进行,加上价值股的崛起,投资逻辑已经彻底改变,“乌鸦变凤凰”的神话已经越来越难在A股上演。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股上市,一些ST壳股可能会慢慢成为“仙股”,这也倒逼壳股加快并购重组步伐,尤其是最近IPO发行数量减少,并购重组审核有放宽趋势,为壳股迎来了一些机会。
中介:壳股信息抛出久久无人问津
在IPO提速及重组新规抑制“炒壳”热情的背景下,“壳资源”股的地位大不如前,回顾A股“炒壳”历程,从早期的押注垃圾股重组,到反向收购“壳”公司曲线上市,再就是产业资本跨界并购及目前各路资本井喷式“囤壳”运动,“壳”生意已经成为A股市场参与主体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尤其是近几年,资本掮客是赚的盆满钵满。近期有私募在朋友圈表示,此前布局的一只“壳”股因为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但是在复牌后大跌,使得旗下产品净值出现大幅回撤。
同时火山君在一个投行并购重组群也发现,有投行人士发布“卖壳”信息来看,中小板,大股东25%的股份卖18亿,2017年利润超2亿,而且还可以分期,这个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告诉火山君,随着壳股热度降温,收购溢价也开始下降,不少壳股在转让后,复牌股价不涨反跌,此外壳交易的成交数量明显较少了,壳费也在下降,买方更多选择了观望,在前几个月发布了几条卖壳信息,至今无人问津。火山君也发现,部分壳公司的报价甚至比高峰时减了一半,目前和市场价格差不多,而且条件也不再那么苛刻。
而一位资深投行人士也告诉火山君,他们之前做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当时可以提供配资、高管过度、以及市值管理,在运作之后都是市场的大牛股,但是现在由于壳股价格降得厉害,手里有几个壳公司到现在都无人问津;以前“壳费”在行情好的时候都是按亿计算,而现在“卖壳”的条件一再降低,还是无人问津;此外火山君也从近期市场几起大股东转让股权案例来看,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溢价了,而市场对此基本没有反应。
不过广东辰阳投资告诉火山君,壳公司估值随着IPO进度快慢,再融资难易和限售松紧等政策变化而波动,核心在于上市公司地位带来的再融资能力。我们认为当下是监管收紧,叠加行情低迷下的悲观预期,而非市场所预期的原约束条件被颠覆,后期随着监管态度进一步明朗,市场情绪得到进一步修复后,壳公司价值有望得到修正。
(原标题:买壳!20多家公司股东浮亏成接盘侠,壳费首付分期付款,也没人理!)
最后更新:2017-06-18 0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