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國金證券定增告吹 券商定增再融資熱情不減

作為市場中堅的券商也開始遭遇定增執行的難題。
國金證券日前公告,其定增計劃因批複到期而失效。這成為短短一年內,第二例券商定增到期失效的案例。去年11月3日,申萬宏源也曾公布類似公告。
分析人士認為,國金證券的定增到期或與其定增價與市價倒掛有關。而從申萬宏源的案例看,券商目前的再融資需求仍然很大,預計券商通過定增方式的再融資熱情仍不會減退。
定增告吹或因價格倒掛
10日晚間,國金證券公告表示,由於公司未能在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批複有效期內(即2017年7月10日前)完成相關發行事宜,因此,證監會的相關批複到期自動失效。
上證報記者梳理材料發現,國金證券此次非公開發行預案最早發布於2015年6月,最初方案為擬募資總額不超過150億,發行價不低於26.85元/股。同年11月,國金證券的定增方案調整為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8億元,發行價不低於 14.38元/股。在2015年和2016年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實施後,非公開發行價最終調整為14.25元/股。而7月11日收盤,國金證券收於11.25元/股。
“國金證券定增方案拿到批文的時候再融資新規還沒開始實施,由於新規實行新老劃斷,其定增定價方式等並不受到新規影響。”滬上某券商分析師表示:“(定增)做不成應該還是因為定增價超過市價較多。”
其實,國金證券定增告吹並非孤例。半年前,申萬宏源也公告了類似案例。
在去年11月3日,申萬宏源發布“關於非公開發行股票批複到期失效”的公告。公告措辭與國金證券相似:“在取得上述批複後,公司一直努力推進發行事宜,但由於資本市場的變化,公司未能在核準批複文件規定的6個月有效期內完成本次非公開發行……批複到期自動失效。”
有意思的是,申萬宏源在公告定增失效兩個多月後,再次展開定增步伐。今年1月25日,申萬宏源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新一輪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議案,擬籌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90億元。
券商定增熱情不減
國金和申萬的案例印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一邊不斷有券商因發行價倒掛而不得不讓定增計劃“暫停”,另一邊則是券商持續推出定增預案進行再融資的熱情依舊不減。
據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2016年5月份至今,共有國元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證券和華泰證券4家券商先後發布了定增預案,募資規模分別不超過42億元、120億元、120億元和260億元。除了國元證券定增預案已獲經發審委批準之外,東方證券和申萬宏源的定增申請均已經獲得證監會受理,而華泰證券的預案則已獲股東大會批準。
一家券商的非銀金融分析師認為,這源於當下券商通過再融資補充資金的願望非常強烈。資金需求主要來自兩融和股票質押兩方麵。“尤其是股票質押,(業務量)一直在增長”。
盡管如此,批複到期失效的公司若想通過定增再融資的話,需按照新規的相關要求和流程來進行。
前述分析師指出,新規對於券商再融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發行規模和間隔時間兩方麵,新規要求發行規模不得超過發行前總股本的20%,且董事會決議日距離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日原則上不得少於18個月。這就意味著,往後定增“規模不能太大,次數無法頻繁”。
不過,這並不會影響券商持續推出定增計劃的意願,前述分析師表示,如果券商想通過再融資補充資本金的話,或會繼續傾向於通過定增的方式。因為,“與債券相比,定增資金成本較低。”
(原標題:國金證券定增告吹 券商定增再融資熱情不減)
最後更新:2017-07-12 08: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