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84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央企混改大戲正輪番上演 三桶油混改:誰將成為下一個聯通

今年是央企混改試點的加速推進之年。當前,混改已成為加快推進改革,解決國有企業市場主體地位不明確、國有經濟布局過寬、效率低下等問題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關係國計民生和經濟安全的重要領域,將成為混改的重點。如今,隨著中國聯通混改落地,在國企改革和油氣改革的雙重“壓力”下,“三桶油”的混改也有望提速。

央企混改大戲正輪番上演。

9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以下簡稱“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國資委發布會上表示,十八大以來央企混改在穩妥推進。截至2016年底,央企集團及下屬企業中混合所有製企業占比達到68.9%。目前,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重點行業,已推動了兩批共19家央企開展混改試點,第三批試點企業正在研究確定中。

目前,第一批試點企業中的中國聯通已成為混改先鋒。外界普遍認為,“三桶油”很可能會成為央企混改的下一個試點。

根據中石油此前發布的消息,其公司製改製將於今年11月底前完成,此舉被外界認為是中石油在為下一步混改做鋪墊。此前,中石油就曾公布了油氣改革方案,並強調鼓勵油企發展股權多元化和多種形式的混合所有製。

此外,近期亦有消息稱,中海油正在研究製定相關方案,加快混改步伐,有望在年內正式出台混改相關方案。

金聯創市場分析師李楊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此前中石化和中石油已經在多個方麵展開混改試點,但由於此前混改多集中在單一領域或薄弱板塊,純粹引入資本,混改作用並未被完全激發;後期,混改將向著全產業鏈深入,是大勢所趨。

“三桶油”鋪路混改

“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推進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混合所有製改革試點,選擇19家企業開展了兩批試點。” 2017年8月,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就曾公開表示,目前混改的一大進展就是推動各項試點任務落地實施。

外界普遍猜測,繼中國聯通之後,將會在油氣領域開展混改試點。因為在今年5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曾印發《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製改革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中明確指出,體製改革將完善國有油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鼓勵具備條件的油氣企業發展股權多元化和多種形式的混合所有製。推進國有油氣企業專業化重組整合,支持工程技術、工程建設和裝備製造等業務進行專業化重組,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參與競爭。該《意見》也被解讀為油氣領域混改提速的信號。

緊隨其後,中石油在8月份召開了公司體製改革工作視頻會議,並下發了《關於集團公司公司製改製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並明確改製截止時間為2017年11月底。此舉被認為是中石油為下一步混改鋪路。

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中央企業公司製改製工作實施方案》強調,要在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涉及69家央企集團、8萬億集團總部資產。

中石油一位高層向記者表示,公司一直結合企業自身發展規律積極落實中央關於混合所有製改革的要求。截至目前,已經放開了上遊的勘探開采業務以及下遊銷售業務,並且在2015年底,對東部管道、管道聯合和西北管道三家公司進行整合。在整合完成後,成為一家注冊資本為800億元的管道公司。在其股權結構中,中國石油持股比例為72.26%,其餘九家股東均為非中石油的資本。這也就是說中石油已經全麵放開了上、中、下遊進行混改。

在李楊看來,“三桶油”混改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自身企業市場競爭活力,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下一步還會加大混改力度。

李楊認為,中海油的重點資產在海上,所以預計該領域是中海油後期“混改”的重點,但其銷售以及氣電板塊也或將同步進行;中石化的優質資產在終端零售,而此前已經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吸引民營資本加入,包括後期計劃整體銷售公司上市,以及在天然氣、地熱、管道等具體業務板塊或都將推進混合所有製改革;而中石油近年來著重推進公司內部改革,推動多項內部資源重組,11月底將完成公司製改革,為後期整體推進上下遊混改掃清障礙,除了引入社會資本和推動上市之外,包括建立股權投資基金、與私有資本合作參與到其他領域等也是有效的混改舉措。

民企或分享紅利

“‘三桶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代名詞,因為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當下,國內石油行業從上遊到下遊,從陸地到海上,基本都是‘三桶油’說了算。”山東地煉一位民營油企人士向記者表示,混改將打破“三桶油”原有壟斷地位,對於民營油企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然而,對於上述“三桶油”壟斷的觀點,中石油一位基層管理者並不認可,其向記者表示,在二十世紀90年代,我國就允許國內民間資本和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革,石油化工領域也不是鐵板一塊,除了眾所周知的山東地煉之外,在陝西有延長石油,在寧夏有寶塔石化等企業。因此,現在還說“三桶油”壟斷,有點牽強。該人士向記者表示,在中石油的上遊勘探開采板塊,民營經濟已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例如,在油井壓裂,維修方麵我們都交給了民營企業做,而且我們還將部分區塊拿出來與地方企業共同開發。”上述中石油人士向記者表示,中石油對待混改是有誠意的,並非是拿出一些邊緣資產敷衍混改。

記者注意到,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加快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之後,同年5月份,中石油就拋出千億管道資產混改方案;中石化也在銷售板塊大舉引入騰訊、人保、中金和工銀瑞信等社會資本。根據2014年9月12日簽署的增資協議,25家投資者已向中石化銷售公司繳納了相應的增資價款共計人民幣1050.44億元,完成率98.1%。

一位央企高層向記者表示,事實上,此前部分央企對混合所有製改革並沒有足夠的動力,即便是出台一些混改方案,大多是在子公司層麵或某個項目上,在集團公司層麵推行的幾乎沒有。油企亦如此。但是聯通公司的混改似乎給出了一個信號,央企混改將有可能觸及到集團公司層麵。

另外,中石油公司製改製的推行被解讀為,“是為下一步混改掃清障礙”,這也表明後期的混改將不僅僅限製某個分公司或者某個項目,而有可能是全產業鏈的混改。

卓創資訊分析師胡慧春認為,雖然“三桶油”混改的誠意滿滿,但是資本是趨利的,在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低位的當下,民營資本不願意介入上遊的開采業,因為該行業投資大,風險高,而且技術性強,但是對於終端銷售板塊,民營經濟進入的積極性就非常高,因為該領域投入之後,收益是立竿見影的。

至於上遊勘探板塊,隨著油價不斷回升,技術不斷革新,未來如果盈利明顯,民營經濟也會積極參與,分享政策帶來的紅利。

李楊認為, 通過此前多個行業混改經驗來看,混改能夠釋放國有資產活力,提高企業競爭力,有助於企業“走出去”。此前,國際油價低迷,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內幾大石油企業混改進度,不過隨著國際原油市場回暖,國內油企利潤回升,加上前期已經開展和理順了相關準備工作和具體環節改革,隨著後期混改進一步深入,油氣行業改革紅利也將逐步凸顯,同時也有助於推動後期成品油市場化改革。

(原標題:三桶油混改:誰將成為下一個聯通)

最後更新:2017-10-07 08:33:07

  上一篇:go 不動產登記製度將無死角 紙質信息年底前移交係統
  下一篇:go 134號文對保險銷售到底影響多大?新產品大賣正消除險企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