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貨幣基金被踩急刹:或需293億準備金 存款搬家難逆轉
“根據《新規》的41條,實際繳納是按照20%的比例計提風險準備金,就是按照20%的月度基金管理費收入,要遠遠小於70億這個數字,公司可以完全承受。”天弘基金有關人士表示。據悉,餘額寶今年上半年管理費為16.93億元,以新規口徑計算,半年度的風險準備金不到3.4億。
瘋狂擴張的貨幣基金被踩下“急刹車”,《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下稱“新規”)即將在10月1日起施行。
相比征求意見稿,新規中專門針對貨幣基金製定了特別規定。根據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7月底,貨幣基金總規模達5.86萬億元,再創曆史新高,這一數據環比6月底大增7516.87億元,已實現連續6個月淨增長。
與貨幣基金勐增對應的是,活期存款的快速減少。央行最新發布的7月份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過去半年,個人活期存款和流通中貨幣(現金)合計大幅減少3萬多億元。
貨基或需293億風險準備金
新規要求,同一管理人所管理的采用攤餘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基金,月末資產淨值合計不超過風險準備金月末餘額的200倍,對於管理人風險準備金不符合要求的,不僅要求不得新設貨幣基金和理財基金,還增加了將管理人風險準備金計提比例提升至20%以上的規定。
這一規定成為了貨幣基金規模的“天花板”。根據新規,基金公司所能管理的貨幣基金規模受限於該公司風險準備金賬戶的餘額。例如,基金公司的風險準備金賬戶月末餘額為1億元,其發行的貨幣基金最大能發展到200億元。如果超過200倍,則要計提更多的風險準備金,新規第41條規定將“計提比例提高至20%以上”,而目前公募基金風險準備金的計提比例為管理費的10%。
風險準備金主要用於彌補因基金管理人或托管人違法違規、違反基金合同、操作錯誤或因技術故障等原因給基金財產或基金份額持有人造成的損失,以及證監會規定的其他用途。風險準備金不足以賠償上述損失的,基金管理人與托管人應當使用其他自有財產進行賠償。
中金的研究報告指出,《新規》一出,貨幣基金在嚴要求、限規模、降收益的背景下,將告別高速擴張時代。
擁有規模最大貨幣基金餘額寶的天弘基金,無疑成為《新規》出台後最受關注的公司。餘額寶在今年4月突破萬億元大關後,6月底再次刷新規模記錄,半年報顯示其資產淨值已增至1.43萬億元,比去年底的0.8萬億元,激增了近80%,環比2017年一季度末的1.14萬億元,增加了近3000億元。
“新規的出台將有利於基金管理人進一步完善流動性風險管控機製、強化自我風險管控能力;亦將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有利於保護投資者權益。在貨幣基金的管理過程中,天弘基金將按照相關規定貫徹落實,一如既往地把流動性管理放在最首要的位置。”天弘基金有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以來,天弘基金已連續兩次下調餘額寶的投資額度限製。5月27日,餘額寶將個人交易賬戶持有額度由100萬調整為25萬;8月14日,又調整為10萬。
“對於行業的影響其實挺大的,特別是靠貨幣基金撐規模或者沒有風險準備金積累的新公司,10月以後的日子可能不好過。此外靠貨幣基金衝規模的做法也可能成為曆史。”華南一家基金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按照新規計算,目前貨幣基金規模是5.86萬億,這就意味著全行業需要293億風險準備金。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新規》有很多量化的標準,可操作性很強。對於餘額寶,王群航認為要特事特辦,餘額寶是規模最大的貨幣基金,同時也是戶均規模最小的。根據該基金最新中報,截至2017年6月30日,其戶均規模為3885.14元。
目前,餘額寶規模已達1.43萬億元,若按照規模的風險準備金200倍來計算,其風險準備金或需71.5億元。
“沒有那麼誇張,根據《新規》的41條,實際繳納是按照20%的比例計提風險準備金,就是按照20%的月度基金管理費收入,要遠遠小於70億這個數字,公司可以完全承受。”天弘基金有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據悉,餘額寶今年上半年管理費為16.93億元,以新規口徑計算,半年度的風險準備金不到3.4億。
“存款搬家”趨勢難逆轉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研究員溫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以餘額寶為代表的寶寶類貨幣基金,對銀行的負債產生了一定替代和分流作用。但當市場利率走高或麵臨大規模贖回時,可能產生巨大的流動性風險,新規中風險準備金和對規模增長的限製,一定程度上是防範其流動性風險。
溫斌指出,部分貨幣基金背後存在的監管套利不容忽視。有一些貨幣基金的資金來源是銀行,銀行用一些負債去購買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又購買銀行的同業存單,在這種循環中實際導致了資金脫實向虛。近期監管政策的出台,本質上都是杜絕監管套利,讓錢真正流向實體經濟。此外,新規一定程度上對貨幣基金的規範將減輕部分銀行負債端和流動性風險的壓力。
西班牙對外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夏樂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對貨幣基金的監管新規落地後,不一定完全能夠阻止目前“存款搬家”的趨勢。原因在於,用戶選擇餘額寶不僅是因為利率,更因為支付寶這種支付工具。目前“無現金社會”的發展步伐越來越快,貨幣基金的規模可能仍會不斷壯大,對銀行的衝擊也更多顯現。
夏樂進一步指出,貨幣基金推動了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這意味著如果想拿到流動性,需要付出更符合市場的代價。在監管新規下,貨幣基金需上繳更多準備金,且投資方向有了更多限製,體現的是成本的提高。如果用戶在支付路徑的依賴下,依然選擇餘額寶等貨幣基金,那麼貨幣基金依然掌握著與銀行的議價權,可能導致銀行的負債成本進一步提高。
隨著利率市場化發展,及貨幣基金對居民存款的替代作用,銀行的利差不斷收窄,銀行業正麵臨著巨大的轉型挑戰。對於未來銀行業的前景與轉型方向,溫斌指出,利差收窄是利率市場化的必經之路。麵對負債成本的剛性上升,一方麵,銀行需要增加非利息收入以彌補利差收窄的影響;另一方麵,需要提升自身風險管理水平。高收益對應高風險,要求銀行對高風險資產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進行合理投資布局,其中一個重要轉型方向就是中小企業貸款。
【延伸閱讀】
新規念“緊箍咒” 貨幣基金麵臨四大變局
近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近10萬億元規模的開放式基金將受新規影響,產品設計、投資限製、申贖管理、估值與信息披露等方麵受到係統規範和風控管理。
新規針對公募產品規模最大的貨幣基金的流動性風險管控做出了專門規定,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基金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規的出台或讓貨幣基金市場醞釀四大變局,貨幣基金規模或告別高增長時代,貨幣基金將告別相對較高收益,類貨幣基金產品將崛起,高流動性證券資產將受到市場追捧。
貨幣基金規模告別高增長時代
貨幣基金規模在近兩年均保持高速增長勢頭。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貨幣基金規模從2014年底的1.96萬億元,攀升至今年7月末的5.86萬億元,貨幣基金規模在公募總規模中占比也升至54.86%。
占據公募基金“半壁江山”的貨幣基金規模持續攀升,引發市場對貨幣基金流動性的擔憂,尤其是2016年末一些貨幣基金大額贖回一度引發市場恐慌,而新規對貨幣基金資產配置、風險準備金和基金公司風控責任的強化,也有助於貨幣基金紮緊流動性安全的“籬笆”,提高貨幣基金運作的透明性和安全性。
北京一位次新公募基金公司研究員認為,新規將對貨幣基金規模過快增長產生遏製效應,約束力量主要來自三大因素:一是新規要求貨幣基金規模與風險準備金掛鉤,而目前市場上存續基金有相當比例不達標,必須在規模增長與風險準備金之間抉擇,部分基金公司可能主動限製申購,控製規模增長甚至是主動降規模;二是目前市場上存在大量機構持有人占比較高的貨幣基金,按照新規必須縮短組合剩餘期限,提高流動性好且收益率偏低的利率債券配置,對機構投資者的吸引力下降,或導致貨幣基金的被動贖回;三是新規對貨幣基金持有同業存單和銀行存款等資產做出限製性規定,部分超大規模貨幣基金投資難度增加,也將導致管理人必須主動降規模。
北京一中型公募基金公司研究部總監表示,新規主要針對超大規模貨幣基金(500億以上受影響較大),預計餘額寶受衝擊最大。中長期看,貨幣基金規模的整體增速將持續下滑。
北京一家券商的債券研究員也稱,當前貨幣基金對投資人來說是無風險的,對基金公司來說則是無限風險的。規模越大,意味著基金公司麵臨的風險越大。新規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貨幣基金規模發展,但實質上幫助基金公司規避了更大的流動性風險,從而保障了持有人利益。
貨幣基金將告別相對高收益時代
業內人士稱,新規要求降低貨幣基金資產配置的集中度,限製低評級資產的占比及持倉久期,預計貨幣基金未來收益率將會下行,告別相對高收益時代。
上述北京中型公募基金研究部總監表示,貨幣基金為了滿足流動性需求,收益水平會受到一定損失,通過犧牲收益率的方式是可以實現平穩過渡的,但總體看影響不大,特別是規模較小的基金。
機構持有人占比較高的貨幣基金收益率下行趨勢或將更加明顯。滬上一位公募基金監察稽核部人士表示,前十大持有人持有份額占比與貨幣基金久期一一對應,這一條對貨幣基金影響最大。新規規定,當貨幣基金前十大份額持有人持有份額合計超過基金總份額的50%時,貨幣基金投資組合的平均剩餘期限不得超過60天,平均剩餘存續期不得超過120天。考慮到目前機構在貨幣基金中占比很高,未來貨幣基金久期將縮短很多,收益率下行將會很明顯。
該人士稱,新規對貨幣基金在投資層麵的一些限製性指標,主要是讓貨幣基金投資高信用等級資產和縮短投資久期,這些要求都會導致貨幣基金收益率告別相對高收益時代。
類貨幣基金產品或崛起
在貨幣基金收益下行預期下,多位業內人士預計,貨幣基金作為流動性管理工具的屬性會更加突出,但收益率下行到一定階段,將利好銀行理財和券商資管所發行的類貨幣基金產品。
上述北京中型公募基金研究部總監坦言,貨幣基金收益率下行將導致貨幣基金吸引力減弱,與理財產品(目前收益率仍能做到4%~5%)如果拉開兩個點左右的收益差的話,預計產生較大的資金轉移現象,貨幣基金在資管產品中的占比會明顯下滑。
北京一大型公募的固收類基金經理也認為,如果貨幣基金因受新規約束而收益走低,與銀行理財等產品有較大的利差,可能會出現貨幣基金資金分流,導致規模下降。
該基金經理稱,“如果市場上有類似的產品,投資者就去比較,權衡收益率和流動性。如果有流動性相對較好,收益率卻明顯超過貨幣基金的產品出現,會引發貨幣基金規模下滑,也將有利於其他類貨幣基金產品的崛起。”
高流動性證券資產受追捧
談及新規對開放式基金倉位和資產配置的要求,多位業內人士稱,在新規下,有些基金需要強製降杠杆和降倉位,利率債、高等級債券及高流動的資產將受到市場追捧。
上述北京中型公募基金研究部總監認為,新規對資產配置和流動性做出了要求,預計貨幣基金資產中,利率債等高流動性證券的配置價值將明顯提升。
北京一小型公募投資經理也認為,新規一定程度利好固收投資中的其他券種選擇,低評級的債券流動性會更差,信用利差也會更大。然而,評級機構可能會調高一些債券的評級,畢竟AA評級的債券需求量還是很大。
事實上,在金融危機後,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發達國家對公募基金監管規則做出較大調整,不斷提升貨幣基金透明度,增強貨幣基金流動性和提高擠兌性贖回成本。
業內人士稱,主要發達國家針對貨幣基金監管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重點圍繞貨幣基金進行監管改革,大幅提高風控要求,使貨幣基金具有更高的抗風險能力,防控大規模集中贖回引致的係統性風險隱患;二是在基金管理人內控層麵完善流動性風險管控要求。鑒於基金流動性風險的複雜性,最新改革趨勢均更強調基金管理人的自我管控與約束,強調壓力測試及應急預案的製定。(來源:中國基金報)
相關報道>>>
貨幣基金規模受限部分產品11月起計提20%準備金
上半年股基混基合計利潤逾千億元 貨幣基金機構持有比例明顯下降
機構觀點>>>
興全貨幣基金基金經理謝芝蘭:貨幣基金仍具配置價值
(原標題:貨基告別高速擴張時代 “存款搬家”趨勢或不可逆轉)
最後更新:2017-09-05 1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