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37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小米手機一年多升至第四名,iPhone對歐洲用戶失去吸引力?

昨天,雷軍在個人微博上發布了一則消息。大致意思是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的報告顯示,在今年第二季度的中東歐市場裏小米手機才進入一年多時間,就已經拿下了第四名的成績;從字裏行間,不難看得出雷軍當時興奮的心情及對小米手機目前的種種表現很是滿意。當然,小米手機出貨量遇冷後回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今天在雷軍親述小米如何成功逆轉一文中也做出了詳細的回答,想必不少人已經了解,這裏我不再贅述。

但是,在當前格局較為穩定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裏,小米手機等國產廠商的上升意味著其他手機品牌的下降。譬如,蘋果iPhone原本第二名的位置由於華為手機微弱的優勢而被取代,落至第三名。究其原因,按照Canalys的分析及我個人的判斷,主要有下麵三點理由。

理由一:蘋果iPhone讓中東歐用戶失去了興趣

事實上,這並不是蘋果iPhone第一次遇到的問題。早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手機市場裏,蘋果iPhone的出貨量就已經遭遇到了來自華為、小米、OPPO、VIVO的衝擊,導致連續下滑;當然,還有庫克所講到的因為iPhone8即將發布,中國消費者喜新厭舊的心理引起了像iPhone7/7P老機型的銷售不力。

但放到中東歐市場來看,之所以也出現類似的情況,很大程度上源自蘋果iPhone的價格過高,並且在性能方麵與小米、華為等手機相差不大;所以麵對中東歐用戶需求衡定的現象,蘋果iPhone首先在售價上讓他們不再青睞,其次一個設計用三年的策略遭遇某些排斥。

理由二:蘋果公司高估了中東歐用戶實際需求

眾所周知,除了iPhoneSE小屏幕機型外,蘋果公司沒有推出過配置稍微低一點的iPhone機型。或許長期在全球高端機型市場的占比,致使蘋果公司高估了中東歐用戶的實際需求,畢竟若從經濟收入水平來看,歐洲地區要比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許多地方高不少,理所當然會對高端機型進行喜歡。

殊不知,這些消費者已經不再青睞依靠每年變化不大卻得到高昂利潤的手機品牌。換言之,中東歐用戶不會像部分市場的用戶一樣,盲目跟隨入手iPhone;反而會根據自己情況和實用性來選擇。

來源:Canalys

理由三:小米手機等機型符合用戶心理訴求

自2011年小米手機誕生到現在,一直走的是高性價比路線,甚至雷軍說性價比是小米公司的價值觀。因為這樣的理念,小米手機憑借著MIUI係統的人性化操作及性價比俘獲了不少消費者的追捧;同時,這種所謂的策略在印度市場也得到了驗證。很顯然,全球手機市場裏的用戶思維都不會差異太大,便宜好用是根本。

蘋果iPhone手機上季度失利,也側麵說明了隻顧埋頭常規性的升級自家產品,久而久之會受到用戶的“白眼”,嚴重點講還會對好不容易打造的品牌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歸納起來做手機需要遵從用戶的角度思考,否則結果勢必出人意料。

不過,如果蘋果iPhone8在9月份準時麵世的話,目前遇到的情況或許會得到部分改觀:一是iPhone8較比之前的舊機型有大幅度的變化,果粉用戶們很是期待;二是iOS11係統的新功能加持,iPhone8增加了VR等新鮮玩法;三是根據我的觀察,中東歐消費者對外觀設計新穎、價格略微便宜的手機品牌興趣大。

因此,作為國產智能手機在今年下半年仍舊需要堅持不懈,而蘋果iPhone8也勢必對他們造成巨大衝擊。

最後更新:2017-08-20 02:15:27

  上一篇:go iPhone在中東歐失利,為何會被華為手機取代?
  下一篇:go iPhone手機上三個功能,大多數安卓用戶很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