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9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iPhone在中東歐失利,為何會被華為手機取代?

根據英國老牌IT行業分析公司Canalys近日給出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在中歐、東歐手機市場中華為手機的出貨量為180萬台,占據了12%的份額比例;而一直位居第二名的蘋果iPhone手機這次則被華為手機以微弱的優勢給取代,隻拿下了11%的份額占比。毫無疑問,在中東歐市場的暫時性成功也側麵說明了華為手機海外確實有所提升,但蘋果iPhone的暫時性失利也不代表沒有機會逆襲趕上。

來源:Canalys

所以,在我看來不管是華為手機2017年第二季度於中東歐市場取代蘋果iPhone也好,後者由於一係列因素導致失去了第二名的位置也罷。整體來講,華為手機和蘋果iPhone手機都是目前全球手機品牌中的佼佼者,同時在這些數據背後也說明了一些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具體探討一下。

問題一:華為手機在歐洲市場麵臨的局麵

正如上述統計數據報告顯示,華為手機今年第二季度雖然隻是以略高的出貨量反超蘋果iPhone,但是反映出華為手機在歐洲部分市場中的表現確實不從。關於這一點,我覺得沒有必要刻意去回避,畢竟國產智能手機經過各次換機潮後,逐漸變得強大起來是事實。

不過,華為手機的所處的火爆局麵除了得益於Canalys認為的部分機型加持外,還少不了華為手機在歐洲市場的種種營銷手段。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華為手機勢必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因此華為在歐洲讚助的球隊、包攬的電車廣告牌不能忽視;當然,我經常聊及的華為在歐洲市場的品牌知名度某種程度上給華為手機提供了不少後盾支持。

問題二:蘋果iPhone手機的價格稍貴

對於Canalys統計的數據,我從中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即是中東歐市場的用戶們不是很喜歡價格貴的高端機型,相反則是比較看重實用、外觀設計新穎的手機品牌。

譬如,三星手機A係列在中東歐市場裏特別受到人們的青睞,這也可能是三星手機長期位列第一名的因素之一;但像蘋果iPhone因為外觀設計三年不變一次,一定意義上遭到了用戶們的視覺疲勞排斥,且售價高、功能性不強,自然被華為手機、三星手機衝擊很大。所以,同樣是在中國市場碰見的問題足夠引起蘋果公司的重視。

問題三: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勢頭強勁

縱觀上述報告,不難發現國產智能手機品牌包攬了前五名中的三個名額,其中小米手機和聯想手機排行第四和第五。毋容置疑,表明以華為手機、小米手機為代表的一線手機廠商正在用強勁的勢頭跟國際玩家三星、蘋果爭奪市場份額和用戶量。

同時,結合近些年國產手機廠商們的技術實力、供應鏈把控度增強、質量水平升高,不僅在中國市場中形成了對三星蘋果的圍堵之勢,在包括印度市場在內的不少海外市場裏也對三星、蘋果造成了足夠大的衝擊力。

另外,專利數量方麵的沉澱也使得小米、華為進軍海外市場顯得穩重、踏實了許多。故而,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隨著智能手機品牌的集中度越來越高,最後剩餘的廠商勢必有限,那麼華為、小米目前在各個市場中取得的成績都將是三星、蘋果未來的壓力。

最後更新:2017-08-20 02:15:29

  上一篇:go 三星稱霸全球智能手機市場 iPhone7和7Plus最暢銷
  下一篇:go 小米手機一年多升至第四名,iPhone對歐洲用戶失去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