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09 返回首页    go iPhone_iPad_Mac_手机_平板_苹果apple


破解通胀的八个秘密:为何全球央妈都紧盯它?

摘要

现在全球失业率下降,通胀率就成为最热门的指标。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几年里,经济学家们对失业统计数据上的每一个闪光点都进行了分析,寻找经济完全恢复的迹象。现在全球失业率下降,通胀率就成为最热门的指标。汇通网为您梳理了关于通胀的八个秘密:

  1、为何衡量通胀率有多个指标?

  它们测量的对象不同。从美联储关注的数据开始,美联储关注美国商务部报告的个人消费支出指标PCE数据,该指数追踪那些美国人消费的商品,包括那些他们不直接支付的,比如医疗保健。CPI数据则跟踪城市居民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美联储观察人士仍在密切关注CPI,因为它较早公布,对PCE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商务部的PCE评估中,约有70%的项目类别是用劳工CPI数据进行价格调整的。

  2、欧洲和日本央行关注什么指标?

  欧洲央行的目标是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同比增幅进行调整,而日本央行则密切关注自己的CPI数据(不包括新鲜食品)。不过,两家央行均表示,他们会观察各种指标,甚至是工资增速,以了解通胀的趋势。

  3、核心通胀数据和总体通胀数据有何不同?

  总体通货膨胀,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而核心通货膨胀将这些项目排除掉,因为它们容易出现短期的峰值。美联储尽管关注总体通胀数据,但更加密切关注的是核心数据。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核心通胀给出了一种更好的趋势感。

  4、通胀数据最令人困惑的是什么?

  大多数主要央行目标是稳定的通胀率达到或接近2%。然而实际上,美国2017年初以来,价格上涨已经减速,欧洲也是如此。通胀率一直难以稳步回升有点让人吃惊。

  5、为什么达不到2%的目标令人吃惊?

  因为没有“按照剧本来”。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一直相信失业与通胀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基本的想法是,随着失业率下降,雇主必须提供更好的工资来吸引工人。然后,随着企业试图通过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以及家庭支出更高的工资,增加需求,价格应该会上涨。尽管发达国家失业率不断下降,但各项通胀指标却一直“半死不活”。

  6、消费者如何看待通胀数据?

  消费者几乎总是觉得通胀比数据显示的要高。在德国有“感知通胀”的说法,经济学教授Hans Wolfgang Brachinger在几年前提出了一个想法,即人们对商品的价格变化更敏感,因此对通胀趋势有一种扭曲的看法。在美国和欧洲,消费者一直高估了调查的价格涨幅。

  7、央行政策制定者关心消费者的想法吗?

  关注。因为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引领现实,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者密切关注市场和消费者的通胀前景。通过研究盈亏平衡可以了解市场预期(一种普通的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与通胀挂钩的相同期限的债券之间的区别)。欧洲央行(ECB)密切关注盈亏平衡,以预测从现在起5年开始的通胀预期。美联储也关注类似的指标,以及密歇根大学和纽约联储的消费者调查预期。

  8、通胀的月度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导致变化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虽然不可能确定月度变化变成一种趋势,但潜在的细节提供了一些线索。最近的医疗保健价格和住房成本下降等变化,更加值得担忧,因其可能表明较弱的通胀不只是暂时的。

(原标题:破解关于通胀的八个秘密:为何全球央妈都紧盯它?)

(责任编辑:DF307)

最后更新:2017-08-14 14:37:44

  上一篇:go 日本二季度GDP超预期劲增4% 惊艳表现背后水分多多
  下一篇:go 巴克莱:若风险情绪反转 日元叉盘恐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