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5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設立信披違法“黑名單” 可為投資者標注“信息雷區”

6月23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通報了2016年證券期貨市場的誠信情況,2016年度存在違法失信記錄的行為共2930起,其中,信息披露違法失信行為1265起,占比43.17%。對於這一比例,筆者初聞驚詫隨後卻又釋然,因為現實中信息披露確實是違法“重災區”。

該如何化解這個問題呢?筆者以為,目前的做法可以設立信披違法“黑名單”,為投資者標注“信息雷區”,這是治標,更進一步的做法則是全麵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準,是為治本。

眾所周知,信息披露製度是證券市場的基本製度之一。《證券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發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須真實、準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然而,現在的信披公告簡直比穿越劇還精彩,奇葩、奇詭、超現實,這些詞語都不足以形容這些上市公司的行為。比如1001項議案、中國好同學轉贈資產、一卡車財報被盜。最近的則要屬某公司發布的兜底式增持公告了,居然照抄其他上市公司的公告,甚至連公司名稱都不做更改,最後隻好再發更正公告。

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曆來都是監管層的重點工作之一。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出現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上市公司治理和自律的水平還有待提高。現行《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已經施行了十多年,其中有些內容顯然已經不符合時代要求。於是,監管層各個層麵都在推動這一準則的修訂。

去年9月份,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上市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上強調,中國是二十國集團(G20)/經合組織(OECD)《公司治理原則》的宣導國和支持國,要抓緊修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既要立足於中國現行的法律、法規等製度安排,又要對接國際新的原則與標準,通過行政監管、行業自律和公司自身努力來解決“形似而神非”的問題。要緊緊抓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與及時全麵。要全麵加強對上市公司董、監、高三個層麵人員的持續動態培訓。

這就是說,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僅是整治市場環境的需要,也事關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大局。隨後,在當年12月中旬,證監會上市部副主任曹勇透露,證監會目前正在持續推進對《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的修訂工作。

在今年4月8日召開的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劉士餘再次強調上市公司要準確完整披露信息。

他指出,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必須提高透明度。切實加強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的信息披露,保證各類股東公平、及時地獲得上市公司信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都要切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落實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保密等要求。

劉士餘特別強調,上市公司協會要從維護市場環境出發,抓好會員的自律管理,與滬深交易所緊密合作,出點實招。比如,設立上市公司“光榮榜”和“黑名單”。對表現好的上市公司要褒揚,給予正向激勵,對於幹了壞事的上市公司要打上記號,給點顏色。

今年6月初,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李小雪在由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與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舉辦的2017年第3期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研修班上指出,經過多年努力,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明顯提高,但治理問題依然普遍存在。目前,協會正在配合證監會開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的修訂工作。

證監會上市部副主任毛寒鬆在同一研修班上介紹2017年上市公司監管的總體思路時說,將繼續堅持“三個監管”的理念不動搖,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在穩和進兩方麵,重點做好五方麵工作,第一條就是牽頭組織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修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等文件,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從監管層以上有關推進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的工作動態來看,這項工作有望在今年實現突破。尤其是在7月1日《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之後,更增加了推動這項工作的緊迫性。

(原標題:設立信披違法“黑名單” 可為投資者標注“信息雷區”)

最後更新:2017-06-26 06:29:02

  上一篇:go MSCI首席執行官揭秘下一步計劃 未來可能納入195隻中盤股
  下一篇:go PPP資產證券化將迎快速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