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66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10億美元換來控訴、罰單 跑到美國的曹德旺攤上事了?

10億美元換來控訴、罰單…… 跑到美國的曹德旺這次攤上事了?

2016年,中國企業在美國直接投資達到了創紀錄的465億美元,是2015年的三倍水平。在這波轟轟烈烈的赴美投資浪潮裏, “玻璃大王”福耀玻璃的曹德旺無疑是最吸引眼球的人物。

2016年10月,福耀集團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的莫雷恩工廠隆重開工,這也是世界最大的單體汽車玻璃工廠。據路透社報道,福耀集團在美國的總投資在2017年將達到10億美元。

開工不到一年時間,這個舉世矚目的工廠就已經經曆了太多的起伏,中美雙方也都在互相磨合,適應對方的文化。在“蜜月期”中,給當地帶去2000個工作崗位的福耀集團曾被美國媒體稱為“受歡迎的存在”。與此同時,廠方管理層也承受著員工的訴訟和美國政府部門的罰款,美國汽車業強大的工會組織也讓福耀集團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新鮮挑戰。

10億美元換來控訴、罰單 跑到美國的曹德旺攤上事了?

用廠房所在地媒體《代頓日報》的話來講,這一切都是福耀集團“成長的煩惱”。

每經小編注意到,因為文化衝突而在海外投資遭遇困境的案例數不勝數,這也絕不僅是曹德旺一個人的煩惱。

互惠互利,福耀牽手“鐵鏽帶”小鎮

位於代頓市的莫雷恩原本是個典型的美國“鐵鏽帶”城鎮。2008年,通用電氣關閉了這裏的工廠。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甚至將莫雷恩稱作一個“令人痛心的過時象征”,直到2014年,福耀集團買下原通用電氣廠房,並投入重金改建成全球最大的單體汽車玻璃工廠。

據路透社報道,福耀集團為莫雷恩廠投資了大約5億美元,雇傭2000名左右的員工,並預計在2017年底之前將員工數量提高到2500人。

從產業經濟的角度分析,福耀集團與代頓市,本來應該是一場互惠互利的完美“結合”。

CNBC分析道,雖然美國的人工成本仍遠貴於中國,但是考慮到燃料、水電、運輸和稅收負擔等因素後,福耀玻璃在美國設廠具有成本優勢。更何況對於生產汽車玻璃的福耀集團來講,俄亥俄州距離通用總部所在的五大湖區很近,區位優勢非常明顯。

每經小編在地圖上看到,福耀玻璃廠地址設在莫雷恩的福耀大道第800號,緊鄰美國75號國道,交通便利。該廠距離五大湖區的底特律、克利夫蘭等汽車製造業城市不遠,且有高速公路直通。

路透社援引曹德旺的發言說,“我們的顧客希望我們的廠址離他們更近一些,這樣才能保證供應鏈穩定。”如果從中國運輸的話,海上的風暴或者貨運方的延遲都會帶來損失。

福耀集團目前在中國市場占據70%的份額,但在美國的市場份額隻有12%。路透社估計,莫雷恩工廠如果運轉順利,可以使福耀在美國的市場份額提高一倍。

而代頓市這個製造業曾經衰落的地方,因為福耀玻璃的大手筆投資又開始重現生機。根據美國勞工部數據,2016年全美製造業工人占總人口比例下滑了0.4個百分點,但莫雷恩工廠所在的俄亥俄州“逆勢上揚”,增加了0.1個百分點。代頓日報將福耀玻璃的這筆投資,形容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獎品”。

根據中國日報報道,俄亥俄州長卡西奇在莫雷恩工廠剪彩儀式上說,“得益於我的好朋友曹主席的遠大視野和大力投資,現在有2000個本地家庭的生活即將得到極大改善。”

卡西奇州長還對中國日報記者表示,“我們一直在和福耀一起工作,他們是非常棒的合作夥伴。”當地老工人也表示,為福耀選擇了代頓感到自豪。

據福耀美方高管對代頓日報記者表示,福耀的到來使得這座工廠的生產效率大概提高一倍左右,很多美國員工也對中國同事的敬業精神和工作強度表示敬佩。

蜜月期結束,美國人“怨聲載道”

每經小編注意到,這個本該雙贏的投資,卻因為中美雙方在職場文化、經營理念和監管政策方麵的分歧,使雙方產生了很多齟齬。

對於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來說,在考慮了區位因素、燃料原料和生產成本之後,千算萬算卻沒想到因為對美國法規的不熟悉,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6月10日,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中國工廠的文化衝突》,文中列舉了福耀莫雷恩工廠開工以來遭到的監管和投訴:

一位名叫麗莎·康諾利的員工抱怨說,如果沒有足夠早地提前申請帶薪假,福耀就會以曠工為由對工人進行紀律處分。

一個名叫詹姆斯·馬丁的前雇員表示,他在工作時暴露在刺鼻的化學物質中,使得他的雙臂起皰,肺活量變小了。

2016年11月,聯邦職業安全與衛生署(OSHA)對福耀的一些違規行為處以逾22.5萬美元的罰款,比如缺乏完善的鎖定防護機製,以確保工人修理或保養設備時機器電源是關閉的。OSHA前負責人戴維·邁克爾斯教授表示,這種失誤在競爭激烈的汽車零部件行業中很常見,它很容易導致斷肢甚至死亡事故。福耀在今年3月與OSHA達成協議,將罰金降至10萬美元。

代頓日報6月5日報道,一位前員工斯塔格斯代表自己和其他“境遇相似”的前同事們,在聯邦法院對福耀玻璃發起了集體訴訟,指控福耀經常讓自己加班,卻沒有足額發放1.5倍的加班工資。

代頓日報另一則報道還指出,莫雷恩工廠員工還抱怨一些安全標簽都是用中文寫成的,他們也必須依賴穀歌翻譯軟件才能和中方管理人員溝通,並且員工手冊上的考勤規定經常修改。

美國強大的汽車工會,更是福耀集團遭遇的新鮮挑戰。

全美汽車工人協會(UAW)在美國具有強大的動員能力,1979年該協會擁有150萬成員,而如今隻剩下40.8萬人。這和美國製造業衰落的大趨勢相吻合。根據美國製造業協會的數據,1994年全美共有1680萬個製造業崗位,如今隻剩下1230萬個,金融危機時期甚至更低。

據代頓日報報道,從今年起,UAW工會一直在福耀員工中征集簽名支持。根據規定,隻要有超過30%的員工簽名支持,UAW工會就可以在美國勞動關係委員會的監督下發起全廠員工投票,以決定莫雷恩工廠的員工是否要整體加入工會。

UAW工會的俄亥俄領導人肯洛茲拒絕透露目前已經征集的簽名人數,代頓日報根據相關人士的說法,估計已經簽名支持的員工最多隻占6%左右。

代頓地區商務部副主席克什納就對此點評到,“我認為簽名的數字很能說明問題,有94%的福耀員工還是對雇主滿意的。”

每經小編注意到,今年4月,福耀集團給莫雷恩工廠的員工增加了每小時2美元的時薪,讓很多員工感到滿意。另據路透社報道,福耀集團在2014年收購了芒山工廠後,管理層也和當地鋼鐵工會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關係。

針對外媒對福耀玻璃的上述報道,每日經濟新聞努力向福耀玻璃公司進行求證,希望獲得回複。但截至發稿,未能獲得公司回應。

文化差異大,海外投資“碰壁”實屬正常

企業“出海”投資或並購,文化差異將是麵臨的一個重大障礙,這個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因為把握不準東道國產業環境、當地文化和政策法規而吃虧“碰壁”的,絕不僅隻有福耀玻璃一家。

奔馳的母公司,德國戴姆勒汽車公司在1998年收購了美國三大汽車廠商之一的克萊斯勒公司。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也在當時被稱作汽車界的“天作之合”。

然而由於雙方企業文化的巨大衝突導致管理效率低下,新成立的集團第二年就宣告巨虧,這段“聯姻”也維持了不到十年時間。2007年,戴姆勒出售了克萊斯勒集團股份,兩家公司正式宣告“分道揚鑣”。

人力資源網站Global Forced的案例分析顯示,德國和美國車企在服從權威的文化、生產運營流程以及工資津貼的發放模式等方麵都存在著顯著區別。在一番內部爭鬥之後,德國式企業文化在合並後的新集團內占據了絕對上風。

原克萊斯勒集團的美國員工編了一個笑話:請問“戴姆勒-克萊斯勒”該怎麼念?正確答案是念戴-姆-勒,因為克萊斯勒是沉默的(不發聲的).

這樣的分歧也導致合並後的新集團內耗嚴重,最終走向了分手的命運。

根據研究機構Rhodium Group的數據,2016年中國公司在美國的投資總額為465億美元,為2015年水平的三倍,很多公司也是頭一遭走出國門。這些出海投資的中國企業還需要學習適應東道國的政策法規和文化環境,補上缺失的一課。

10億美元換來控訴、罰單 跑到美國的曹德旺攤上事了?

▲Rhodium Group報告截圖

由於海外投資經驗的缺乏,中國和日本等國企業在國外投資的成功率要低於對此駕輕就熟的西方企業。谘詢機構Baker&McKenzie集團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歐美企業對外投資的成功率在64%左右,日本企業則隻有52%的成功率。

這份報告還指出,“文化上的差異可以是一把雙刃劍。有些情況下雇主和雇員之間可以因此而擦出花火,但有時候這種差異可以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舉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歐美的企業習慣於盡快推出新項目,在項目上線後對暴露的問題快速修正;而中國和日本等東方國家的企業更喜歡精心規劃,從開工前就設計好整套藍圖。

一位駐紮在上海的金融業內人士司克德對南華早報表示,“中國企業不喜歡花錢購買谘詢報告這樣的虛擬服務,他們希望把錢投在廠房等實體資產上。”

另外,由於文化差異,中國公司做決定的時間往往是歐洲企業的兩倍,因為中國商人更習慣於在事前做足調查工作,以至於常常因此錯過稍縱即逝的商機。

10億美元換來控訴、罰單 跑到美國的曹德旺攤上事了?

最後更新:2017-06-18 08:34:39

  上一篇:go 最新股市投資日曆:英國退歐談判即將啟動(附解禁股名單)
  下一篇:go 一個車位518萬港元!比樓市更瘋狂的是香港的車位